系列方1641
内分泌失调三大调理方法
内分泌失调是很常见的妇科疾病,此种疾病对女人的身体影响很大。比如说女人内分泌失调问题不及时改善的话,会导致月经和排卵问题,导致女人们皮肤变差,很容易长痘,皮肤也会变得非常粗糙。时间长了,还可能诱发不孕症。因此,为了健康需要尽快调理疾病,那么内分泌失调该如何调理呢?下面将和大家分享几个女人调理内分泌的技巧,想了解清楚,务必来看看。
内分泌失调该如何调理
一、多吃黄豆
黄豆对女人来说,这是非常不错的食物,其含有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补充这种激素有助调节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而内分泌失调的女人们,往往体内雌激素水平存在异常,所以日常应该吃些黄豆改善问题。对此,建议内分泌失调患者,应该养成早上喝豆浆的习惯。日常还可以多用黄豆炖汤喝,可以搭配排骨、猪瘦肉、猪脚等炖汤,好吃又营养。
二、及时释放压力
压力过大会导致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将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出现失调问题。为了调理内分泌问题,建议女人们要及时释放压力,让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比如说每次紧张、焦虑的时候,可以做深呼吸动作,有助快速平复情绪。偶尔出门旅游,或者说自己一个人走走,避免把自己关在狭小的空间里,这样子只会导致压力感增加,不利于调理内分泌。
三、补充养分
生活中有不少女人喜欢节食,觉得少吃点身体就会不发胖了,可实际上节食虽然让体重下降了,但是非常容易反弹,而且对身体损伤极大。长时间节食会导致体内营养缺乏,导致各大身体器官无法正常运转,时间长了则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为了改善此种情况,女人们要按时进食,而且每餐要定量吃。同时要记住每餐要荤素合理搭配,确保营养摄入均衡。
当归芍药散4
【处方】 当归、白芍、川芎、茯苓、泽泻、陈皮、砂仁、白术、甘草、香附、木香、乌药、紫苏、葱白。
【功能主治】 妊娠因宿冷在于上、中二焦,或脏气虚,新触风寒,邪正相搏,心腹俱痛,痛伤胞络,必致胎动不安。
【各家论述】 是方陈、术、砂、附、乌药祛心腹上下之宿冷客寒,葱、苏、芎、苓兼能解达寒邪,归、芍、白术自能保护胎气,微嫌泽泻一味为不可解也。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当归芍药散3
【别名】 当归芍药汤、当归茯苓散
【处方】 当归3两,芍药1斤,茯苓4两,白术4两,泽泻半斤,芎半斤(1作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头晕心悸,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者。现用于纠正胎位。
【用法用量】 当归芍药汤(《济生》卷九)、当归茯苓散(《普济方》卷三三九)。本方改为丸剂,名“六气经纬丸”(见《元和纪用经》)。改为片剂,名“当归芍药片”(见《重庆市中药成方制剂标准》)。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此与胞阻痛不同,因脾土为木邪所g,谷气不举,浊淫下流,以塞搏阴血而痛也。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利阴塞,以与芎、归补血止痛;又佐茯苓渗湿以降于小便也;白术益脾燥湿,茯、泽行其所积,从小便出。盖内伤六淫,皆能伤胎成痛,不但湿而已也。
2.《金匮要略论注》:(??)痛者,绵绵而痛,不若寒疝之绞痛,血气之刺痛也。正气乃不足,使阴得乘阳,而水气胜土,脾郁不伸,郁而求伸,土气不调,则痛绵绵矣。故以归、芍养血,苓、术扶脾,泽泻泻其余之蓄水,芎畅其欲遂之血气。不用黄芩,(??)痛因虚,则稍挟寒也。然不用热药,原非大寒,正气充则微寒自去耳。
【临床应用】 1.纠正胎位:用当归芍药散纠正妊娠七个月以上胎位不正者100例,复查87例,胎位转正者78例,未转正者9例。对63例(其余尚未分娩)追踪观察结果,分娩时头位56例,足位3例,臀位2例,横位2例。说明对妊娠七个月以上胎位异常者,本方能促进胎位转为正常。但在分娩时,发现少数产妇又转为异常胎位,提示胎位还会反复变动。
2.经后腹痛:郑某,女,30岁。患经后腹痛已半年,近月加剧,前来诊治。体矮小、孱弱,年幼多疾,初潮后月经不调,经期尚准,经后下腹拘急胀痛,时痛时止,时喜按,时按之反剧。舌苔薄腻,脉小弦。此肝肾不足,气滞湿阻之腹痛。治以当归芍药散合枳实芍药散加味。处方:茯苓、全当归各12g,白芍、白术、川芎各9g,枳实6g,菟丝子、丹参各18g,川断、桑寄生各15g。服五剂后,腹痛已除,腰酸已愈,精神亦振,并嘱下次月经后再服此方。隔二月后随访,经后下腹已无痛感。
【摘录】 《金匮》卷下
当归芍药散2
【别名】 六气经纬丸(《元和纪用经》)。
【处方】 当归9克 芍药18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川芎9克
【制法】 上六味,杵为散。
【药理作用】 抗贫血作用 《中药通报>1957(1):42,本方有明显治疗贫血作用,各组成生药及混合制剂中均含有叶酸、复合叶酸、烟酸碱和维生素H等抗贫血成分,其中以当归、川芎、芍药含量最高。
【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备注】 本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敛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
据《元和纪用经》所载,本方原用于养生,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寒邪、温瘴、时气。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下
谈淡凭脉用药
脉诊仅是四诊之一,但历代名医莫不更重视脉诊。唐代孙思邈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明代徐春甫进一步分析说:“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可以措治。医惟明脉,则诚为良医;诊候不明,则为庸妄。”清代吴鞠通更是一语中的:“四诊之法,惟脉最难,亦惟脉最可凭也。”
笔者行医几十年,只有面对病人亲自诊脉,不管其他三诊得来多少症象,只有脉诊清楚了,才觉眼前一亮,处方用药也才有了针对性,应手取效者不知凡几。今不揣陋昧,略举凭脉用药数例以说明之。
症同脉不同凭脉用药
临床上遇到最多的是病相同,或者症相同,而脉不同,此时应凭脉用药,才能取得疗效,而不致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
有两位男性脑血栓患者,一为卢姓,一为李姓,年皆80多岁。皆为舌僵硬、言语不清、右侧身不用,叠经西医输溶栓药月余,皆不效。诊卢姓左寸关脉浮而略数,浮者风也,师小续命汤意,以风药为主,徐徐以进,3剂而愈,观察1年多未复发。而诊李姓患者脉沉弱,右手脉尤甚,此气虚重症,治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用至150g,亦3剂而效,又服3剂以巩固,观察2年未复发。若遇脑血栓患者,只知用活血化瘀套方,不知凭脉用药,取效殊难。
又有李姓患者,男,60岁。去年夏季因食不洁之物,患上吐下泻,诊之右手关脉濡稍数大,知为内伤湿浊,令服藿香正气散,一日病退,二日而愈。今夏此人又因食不洁之物,上吐下泻之症复作,根据去年的经验,自服藿香正气散及西药氟哌酸等消炎药,连服4日无效,每日呕吐、腹泻七八次,胃中疼痛不适,时时恶心,身疲乏力,卧床难起,家人虑其脱水,欲送其去医院输液,患者执意邀我诊治。观其面色苍白、消瘦,声低息微,诊其脉右关沉缓而虚。证属虚寒,遂令其立服附子理中汤(加减)1剂,患者胃痛安,恶心除,面色转亮,2剂起床活动已如常人,上吐下泻之证顿除。世人皆知上吐下泻之霍乱症应用藿香正气散,而不知需用附子理中汤者亦复不少,此皆疏于凭脉用药之故也。
症不同脉同凭脉用药
有是证、用是药,其实这“证”字里边包含着脉,也可以说有是脉、用是药,尽管疾病的症象变化百端,只要认准脉,就可操之在我。
孙某,女,41岁。20年来总是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恶风恶寒。手足冰凉,虽夏月也得着复衣,时轻时重,未有间断。诊见脉弦而虚,右尺尤不足,予桂附地黄汤加减,连服3个月结束20年之感冒。
张某,女,42岁。近几年来,稍一受凉即咳嗽不停,每年至少有5~6次。诊见脉缓右尺尤显不足,予桂附地黄汤加减20剂,今年欣喜来告:“自服药后已1年多,至今尚未患咳嗽。”
刘某,男,62岁。花剥苔已有3年之久,诊见舌中心部有2个如1分钱硬币大小的无舌苔圆圈,身体无异常,惟夏季因怕冷,从不敢穿短袖衫,脉见六部如常惟右尺不足,令服桂附地黄汤加减1个月后,舌苔正常,去年夏季专门穿短袖衫来让我一见。
王某,女,32岁。脊背怕冷,伴月经推迟量少,脉缓右尺显不足。予桂附地黄汤加减,服15剂,脊背已不怕冷,月经准时量多,面色亦较前红润。
董某,男,63岁。胃口隐痛有年,稍吃一点水果或其他冷食即疼痛不已,面黄体瘦。服各种治胃药皆未见效。脉弦细而缓,右尺尤显不足,知病在胃、根在肾,予桂附地黄汤加减20剂。数月前邂逅街头,言自服药后3年来胃病始终未犯,不仅食量明显增加,而且能吃各种水果,观其面色红润,与初诊时判若两人。
以上信手拈来的几个病例,皆是右尺不足,由肾阳虚、命门火衰而变生诸症,异病同治,一药而愈,皆缘乎脉也。
症有假象凭脉用药
疾病表现各种各样,有时症状与疾病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有时又会有相反的现象。求诸脉诊,始得其真。
宋某,男,43岁。从小特易上火起口疮,近3年来则一直生口疮,遍服清火、消炎药,迁延不愈。诊见舌质红,舌边及口腔黏膜处有多个黄色溃疡面,从望诊、问诊来看似火症无疑,然切其脉则沉迟而缓,乃知证属虚寒,令服附子理中汤加减,1剂即效,10剂痊愈。
靳某,男,74岁。近3年来每晚口渴引饮,至少得喝水1暖水瓶。来诊时首先提醒我:“我这个人虽然体虚,但从不敢吃补药,一吃就上火。”证属消渴无疑,但其脉却六部虚缓,右尺为甚。乃知其口渴似热实寒,为虚阳上越,当引火归原,为疏桂附地黄加减,连服1个月,口渴终于解除,至今1年多迄未再犯。
怪病难辨凭脉用药
临床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怪病,任你如何分析也难明病机,无从措手。此时如果注重脉诊,就会得见端倪。
陈某,男,44岁。自诉每日夜间睡眠时,往左侧睡即右侧出汗,往右侧睡即左侧出汗,每晚睡时擦汗不止,如是已3年。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两尺尤甚,纵病机不明,姑从肾阳虚治,服桂附地黄汤加减12剂怪疾得愈。
田某,女,31岁。近4年来,每到夏季,一吃西瓜即起口疮,不吃西瓜就不生口疮。诊见舌质略红少苔,左尺沉细而数,亦属病机难明,然从脉象看应属阴虚,令服六味地黄汤15剂,脉转正常。数年后因其他病来诊,诉自从服完药后,夏天吃西瓜从未再生口疮。
无证可辨凭脉用药
虽全身无不适,但用现代仪器检测有异常,应该说还是有病。但中医讲辨证论治,遇到这种“外无六经之形证,无便尿之阻隔”,无证可辨,该如何是好。其实无证可辨亦不是绝对的,若是仔细寻查脉象,有时会发现蛛丝马迹,寻找到治病的切入点。
徐某,男,42岁。近4年来,每次化验小便都有少量蛋白,虽全身无不适,但心中不踏实。诊见面色口舌均正常,亦无腰酸腿软的肾虚症状,但“有诸内必形诸外”,遂诊脉反复认真推寻,终于发现两尺脉稍有芤象。《医学正传》说:“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鬼交。”遂以益肾添精为治,又考虑诸益肾添精药惟肉苁蓉稍显平和,令其每日煎服肉苁蓉15g。1个月后患者欣喜来告,尿检未见蛋白,且较前精力充沛,以后连续5年尿检均未见蛋白。
张元素用药制方理论
张元素,字洁古,易水学派开创者,早年为儒生,后因科举不利而潜心医学。弃儒从医的人生经历、同期著名医家的医学思想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均对张元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宋代盛行的理学和运气学说。他借鉴宋代理学思辨成果,“援易入医”,对传统的制方用药理论进行了重构,经数十年努力,张元素独树一帜,在脏腑辨证、制方遣药等方面自成一家,按照药物的“气”“味”对药物性用、制方进行分类整理,并引入“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开创了独特的易水学派制方用药理论。本文试对张元素制方用药理论进行剖析,以期能提纲挈领地把握易水学派用药心法。药性 气味厚薄别,升降五类分张元素将药物自身的气、味属性看作药物功效之本,并认为正是药物气味厚薄的不同导致了药物之间功效互有差异,因此将药物气味的厚、薄作为分类依据,构建出独特的药性体系,即药类法象。依据《黄帝内经》中“阳为气,阴为味”的观点,张元素提出“气为阳,味为阴”,并按照药物气味的不同,详细划分为味厚(纯阴)、味薄(阴中之阳)、气厚(纯阳)、气薄(阳中之阴)四类。根据《黄帝内经》中相关运气理论和理学“天人观”,张元素将木、火、土、金、水五行与自然界中风、暑、湿、燥、寒五气相对应,与气机升降交变中生、长、化、收、藏、升、浮、降、沉进行匹配,最终把常用的药物按照气味厚薄、五行属性、气机升降特性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中央、燥降收、寒沉藏。张元素认为,风升生类药物属于“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如防风、羌活等;热浮长类药物属于“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如附子、干姜等;湿化成中央类药物属于“气平,味淡,兼气温凉寒热,兼味辛甘咸苦”,如黄芪、人参、半夏、白术等;燥降收类药物属于“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如茯苓、泽泻等;寒沉藏类药物属于“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如大黄、石膏等。这五类药物共同组成“制方之阶”,在六气和脏腑病机的指导下,灵活用于临床制方遣药的过程中。制方气味有性用,五行本克生根据张元素组方思路对制方方法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气味制方法”,另一类为“五行生克制方法”,两种制方法均涉及气味用药。气味制方法是对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提及的“制方法”的概括,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药物气味性用使用经验,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等。基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进一步总结为“辛能散结润燥,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酸能收缓,甘能缓急,淡能利窍”,极大地扩展了药物气味性用使用依据。药物的气味性用结合四时气交、五脏生理病理特性演变为“升降浮沉补泻法”和“脏气法时补泻法”。医家学者通常所讲的“五脏苦欲补泻法”实为“脏气法时补泻法”的主体内容。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气味制方法的具体操作为:识其病之标本脏腑,寒热虚实,微甚缓急,而用其药之气味,随其证而制其方也,是故方有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大小反正逆从之制也。以张元素自创的当归拈痛汤为例,该方用于治疗湿热病,以“湿淫于内,治以苦温”为治则。在药物选择方面,以辛能散、苦能燥湿,选用羌活、防风为君药,透散关节经络之湿;升麻、葛根苦辛平,白术、苍术苦甘温,升麻、葛根味薄可引清气上行,白术苦能除湿,甘能和中,苍术体轻气壮可祛皮肤腠理之湿;当归身辛温可活血散瘀,人参、甘草甘温可补脾养气,亦能制苦药伤胃之弊;湿热相和,苦以泄之,故用苦参、黄芩、知母、茵陈;治湿须利小便,淡能利窍,故用猪苓、泽泻。本方在治法治则的确立以及药物的选取上均以药物气味性用为根据,充分体现了张元素气味制方法的组方思路。五行生克制方法以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依据,以风、暑、湿、燥、寒五气为纲,细分为五类制方法,风制方、暑制法、湿制法、燥制法、寒制方。例如,风的五行属性为木、在脏为肝,辛的五行属性为金、在脏为肺,“风制方”中以“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为治则,从五行、五味、五脏的归属关系来理解为“风淫于内,即是肝木失常也,火随而炽,治以辛凉,是为辛金克其木,凉水沃其火”(《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风淫于内为木、火失常,可用金克木、水克火。五行生克制方理论是将五行与五淫、五脏、五味相串联,先对辨证结果进行归纳,以五淫中某一邪统之,即气化或抽象化辨证结果,其后根据五淫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处方遣药。可见张元素组方思路以气味制方法和五行生克制方法为主,前者多宗药物气味性用使用经验,后者多本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气味用药依旧处于两种制方法的核心环节。理论性用本气味,脏腑重气化对《黄帝内经》中运气学的研究热潮同样对张元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元素认识到人体脏腑、五运、六气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五行的重要性,将六气中“少阴君火(热)”与“少阳相火(暑)”纳入五行“火”的范畴,化裁“六气”为“五气”,并将五行与五气、脏腑、经络、用药、制方相串联,构建出系统的“五行-五脏-五气-药类法象-制方法”理论模型,并用以指导医学实践。如《医学启源》篇首的“天地六位脏象图”中,六气中“相火主极热”和“君火主热”均与五行之中的“火”进行配属;《医学启源·用药备旨》“药类法象”中分列风、热、湿、燥、寒五类,“五行制方生克法”中亦为五类制法。“五行-五脏-五气-药类法象-制方法”理论模型将脏腑病机与六气病机相融合,如“木-肝-风”“金-肺-燥”之类;将五行元素与气的相关属性配属于脏腑,改善了传统脏腑辨证理论中对病位概念的过分强调,同时更加重视病机转变的多样性,开创独特的易水学派医学理论。张元素制方用药理论的构建并未舍弃历代积累的药物功效精华,而是将药物的独特功效和特殊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分类汇总于《医学启源》诸篇中,如“随证治病用药”“去脏腑之火”“各经引用”等。这些理论对后世本草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
千年经方阹病痛
耄耋之年的黄女士患有“不宁腿综合征”,双下肢夜间抽筋十余年,服用美多芭、卡马西平等西药,无明显疗效。中医师根据《伤寒论》第29条,予以芍药甘草汤治疗,一周后复诊告知未再发作。
刚过而立之年的陈老师产后3天出现狂躁、失眠、胸闷心烦等产后血虚多郁的表现,中医师结合《伤寒论》第107条,给予患者柴胡加龙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疗,两个月后痊愈。
以上两则病例都运用了“经方”而收获良好的效果。“经方”特指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子,具有药味简单,价格低,注重方证对应,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等特点,经过千年积淀和传承,成为中医学的精华部分和核心内容。《伤寒论》中有113方,《金匮要略》有262方,除去重复的,两本书的方子加起来一共178个。使用药物151味,药物7味以下的方子接近90%,5味以下的占总数70%,都是“小方儿”,用的是平常的草药,每服药经常在几元钱左右。“经方”强调“有是证,用是方”,也就是有相应的表现就用相应的方子,如没有就不能用这个方子。
目前临床中医师应用“经方”者较少,大部分应用的是“时方”。“时方”是宋朝以后的方子,其中一部分是在“经方”的基础上变化来的,更多的则是后世医生自己创制的。“时方”的发展是当时社会必然的选择结果。与“经方”相比,“时方”一般方子大,十几味药是常见的,甚至二十几味或更多。
很多医生习惯了用药套路,气虚就是黄芪党参,血虚就是当归熟地,却不用精准高效的“经方”。首先“经方”方小价廉,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是不敢用,“经方”常用药如附子、干姜、桂枝等,有“轻微毒性”,令人望而生畏,一些没有实践经验的医生不敢用;再者是不会用,“经方”的应用需要有师傅带教,这是中医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师承,“经方”应用方面的师承教育尤为重要,由于缺少中医经典培训,不少中医师不太会用“经方”。
“经方”与“时方”各有千秋。若能在临床上灵活应用“经方”,“经方”的疗效是相当显著的。在专科诊疗、疑难杂病、危急重症抢救等领域,“经方”的优势明显,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肾着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白术茯苓汤、桂枝茯苓丸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取得了“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的美誉。
当归芍药散1
【处方】 当归、茯苓(去皮)、白术,各二两;川芎、泽泻,各四两;白芍药八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痢,并宜服之。
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当归芍药和疟汤
【处方】 全当归1两(酒洗),白芍1两(酒炒),益母草3钱,炮差1钱5分,青皮1钱5分,柴胡8分(炒),草蔻仁1钱(研),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补血和解。主产后疟疾,夹痰夹滞,寒热不止。
【用法用量】 河、井水各半煎,露1宿,早服。3服全愈。
如腹痛积瘀,恶露未清,加炒山楂3钱,酒炒元胡索3钱;如恶心,加灶心土5钱;如头痛,加川芎2钱;如大便结,加桃仁泥3钱,酒洗红花3钱;如作泻,加车前子3钱;如胸口饱胀,加炒枳壳1钱5分;加热盛,加青蒿3钱;如寒多,加入煨姜3钱、大枣3枚。
【摘录】 《慈航集》卷下
当归散207
【别名】 芍药汤
【处方】 当归1斤,黄芩1斤,芍药1斤,芎1斤,白术半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主孕妇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有堕胎之患;月经不调,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 芍药汤(《永类钤方》卷十八)。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胎丸”(见《回春》)、“五味安胎丸”(见《东医宝鉴·杂病篇》)。《鸡峰》本方用法:用温童便或酒调下二钱。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厥阴,冲任药也。冲任血盛,则能养胎而胎安。芎、归、芍药能养血而益冲任;又怀妊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黄芩养阴退阳,能除胃热,白术补脾燥湿,亦除胃热;脾胃健则能运化精微,取汁为血以养胎,自无恶阻呕逆之患矣。
2.《金匮要略心典》:妊娠之后,最虑湿热伤动胎气,故于芎、归、芍药养血之中,用白术除湿,黄芩除热。丹溪称黄芩、白术为安胎之圣药。夫芩、术非能安胎者,去其湿热而胎自安耳。
3.《金匮要略方义》:本方用药,具安胎之常法。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益阴;配以川芎,又可调肝和血,使肝血充盈,肝气条达;复以黄芩清热,白术去湿,使湿去热清、血气调和,则胎元自安,母体无恙;且胎系于脾,白术更有健脾益胃之功,既实脾气以固胎,又助后天以培本,俾胎得其养。孕妇体壮,非但胎前安然,即产后亦少生诸疾。
【临床应用】 堕胎《古今医案按》:一妇年三十余,或经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堕。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气实,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气化胎,反食气伤精故也。因令住经第二月,用黄芩、白术、当归、甘草,服至三月尽,止药,后生一子。
【摘录】 《金匮》卷下
湿从哪里来的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一、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二、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三、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小心爱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些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
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补脾祛湿的药
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几乎所有健脾补气的药都能间接地祛湿。三伏天是排寒化湿最好的季节,温灸拔罐可很快袪除以前堆积的寒湿。
讲述理中汤本位的意义
我们首先看理中汤的组成有白术,干姜,人参,甘草。这个方子的作用是什么呢?
它治的是夏月的霍乱,上吐下泻,也就是治疗里虚寒的一首方,因为里面有干姜。
古代所说的霍乱和我们现在西医的霍乱不一样,古代的霍乱实际上就是中焦脾胃,中土之气出现了大的混乱,不能运转了,就好像我们车轮的轴心不转了,导致这个圆运动崩溃了,这样就会危及到生命了。
所以我们古人把这个脾胃病的治疗非常重视,非常看重。
理中汤治疗的是上吐下泻,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们人体上下左右都病的时候,这个中间就是他的核心,这个时候不治疗上下左右,只治疗他的中间,这就是中气之之法来运轴复轮的方法。
脾胃居于中焦,在中焦的时候脾应该升,胃应该降,这样才会产生了中气。
如果脾不升,气就下陷,就会出现腹泻,胃气应该往下降,如果胃气不降,就会逆而上冲,这样状态他就会呕吐。
我们的脾胃,也叫中土,这个土的全名叫做太阴土湿,我们知道火可以生土,也就是相火生脾土,如果这个土得不到火来生,那么这个脾土就会生寒,所以我们这个理中汤中用了干姜来温中焦的寒。这个干姜它是温中的,它是针对脾胃的寒。
我们知道土主运化,土能运化则生气血,土能不够运化则生湿,所以方中用白术来除湿。
白术它健脾除湿,白术就像一捧肥波的土壤,如果这个地方太干燥的时候,把这个土培上之后还能够厚土,把原来这个土变得更敦厚了,这个时候它就能够长草,就能够长植物。
所以白术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非常肥沃的土壤,这个肥沃的土壤当然也是湿润的土壤,而不是沙漠一样干燥。
所以白术就是一个大补中土,又能除湿的一个作用。
我们的脾胃本身也会有运化不及的病,运化不及就是脾胃运化无力,这个时候就会表现为虚,所以方中用了甘草来补这个土的虚。
这个甘草是守而不走的,这个时候它就是守在中土,它没有行走的这种力量,而且它有一个调和诸药的力量,让药物在脾胃这,被我们的脾胃能够接纳。
所以这个理中汤有三个点,那就是寒、湿、虚。捉住这三个点我们用理中汤就有着落了。
方中还有一味人参,人参补五脏,这个时候也是帮助这个甘草来补脾胃之虚,也就是中土之气的虚。
人参很多认为是热药,认真一吃就会上火,实际它的性味并不是热的,人参是甘,微寒之品,也就是它秉受的是这个寒凉的这个气。
之所以吃了人参会上火,是因为他补益的力量非常大,补进去之后,如果人体内的经络、气血、脉络堵塞不通,这种能量就会聚集,郁而发热,产生出来上火的现象。
人参还能够定魂魄,肺藏魂,肝藏魄,如果肝和肺出现了问题,运转不好,这个时候人魂不守舍,这种精神方面的症状出现以后,我们也可以用人参来定他的魂魄,还可以止惊悸。所以它还有个功效就是让人开心、明目、益智。这些都是通过补五脏来实现的。
理中汤还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能够治疗头痛呢?
理中汤治的是中焦,就是五行圆运动系统中间那个轴的不转了,它的轴不转以后,他的四维,上下左右的这个轮也不转了。这个时候左就不能升,右就不能降。
左边不能升,气就上不来,气下陷了,这个时候这个人就没有劲,就会感觉无力。
如果左边能转上来,但是右边降不下去,这个气转到上面之后,停在上面,下不去,聚集在头部,这个时候他就会出现头痛现象。
理中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证就脉虚大,或微小。虚大是因为他中气虚了,不能够填充脉这个部位。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转轮行,轮运轴灵,这是中医系统的治疗方法。这个理中汤就是通过运轴来行轮的方法。
健脾祛湿第一方——苓桂术甘汤
世上流传祛湿的方子很多,但是最经典的还要说张仲景的苓桂术甘汤,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浮有沉,有升有降,有补有泄。
组方:茯苓40克、桂枝30克、白术20克、炙甘草20克;做法:上述药方是一天的量,一次性煎好后,分早中晚三次服下。
方解:茯苓不温不燥,不寒不热,药性平和,药性下行,水湿从二便排出;桂枝发汗解表、散寒止痛,如阳光一样,气化水湿;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甘草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强了补中益气的效果。如此一来,就能方便的除掉身体内的湿气。
慢性疲劳综合症
四仙汤
(药物组成:熟地15克、生晒参10克、炙甘草6克、仙茅10克、仙灵脾20克、仙鹤草20克 + 威灵仙15克、麻黄5克。
功能:补益气精、振奋肝阳。
主治:全身乏力、嗜睡、懒言外,突出特点是:四肢特别软弱无力,甚至软得近乎疼痛,不想动作,伴以畏寒、神怯,面色苍暗,爪甲无华,舌质淡,脉弱。
禁忌:高血压、阳热体质。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验方“四仙汤(药物组成:仙茅、仙灵脾、仙鹤草、威灵仙、生晒参、熟地、麻黄、炙甘草)”方中仙茅、仙灵脾、温命门之火以壮肝阳;威灵仙宣通经络、麻黄升发阳气;人参、熟地益气补精。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有强壮之效,本方升阳力强,如肝阳亢旺,血压高者则不宜使用。社会医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由于工作节奏快,效率高,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证实,许多滋补性药物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如所含的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内电解质平衡,提高细胞氧含量,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慢性疲劳综合症与中医所说劳倦内伤所致之劳发证类似。中医对于疲劳病因的认识 ,历代医家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损伤正气,劳累过度,情致失调及饮食不节所致脏腑不合、气血失调。《内经》云 :“精气夺则虚”,《金匮要略》提出食伤、忧伤、饮伤、房劳伤、饥伤、劳伤等均可引起“诸不足”。《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如劳倦太过,气精暗耗,肝阳亏损,阳刚之气升发不足,不能充精以任劳,则怠惰乏力,其临床表现,除全身乏力、嗜睡、懒言外,突出特点是:四肢特别软弱无力,甚至软得近乎疼痛,不想动作,伴以畏寒、神怯,面色苍暗,爪甲无华,舌质淡,脉弱。当振奋肝阳,补益气精。
临床观察运用国医大师郭子光的效验方四仙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有明显疗效。因此,四仙汤加减能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一个治疣方,只需四味药,解决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组成】马齿苋60g,败酱草15g,紫草10g,大青叶15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祛瘀。
【主治】疣目,扁瘊,鼠乳,属热壅血滞者。症见皮肤生赘生物,多无自觉症状。发生于手指、手背、头皮等处者,称疣目;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皮损中央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剂为1疗程,至多服用3个疗程,不效则宜停服。
【方解】马齿苋、败酱草、紫草、大青叶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败酱草、紫草又可凉血祛瘀,消散瘀结。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
妇人腹痛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古代治疗妇人腹痛专方,具有抗炎,止痛,改善微循环,安胎等作用。临床以少腹中拘急,绵绵作痛,眩晕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细弦或滑为使用要点。
【推荐配方】当归12川芎10白芍20茯苓15泽泻15白术15
【病机】肝脾两虚,血瘀水滞。
【主证】腹痛绵绵,带下清稀量多,面目及四肢轻微浮肿,面色少华。
【副证】月经不调(延后,闭经、量少),不孕,或头目眩晕,或性情烦躁,或面部色斑,神疲乏力。
【舌脉】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弦或滑
【功效】养血活血,健脾利水,柔肝止痛。
【方解】方中重用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以解腹中之痛;当归养血和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白术、茯苓、泽泻三药健脾利湿,使血水调和,诸症可解。
【现代使用】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闭经,痛经,月经量少,月经延后,不孕症,先兆流产,妊娠水肿,胎位不正,卵巢囊肿,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子宫肌瘤,黄褐斑等疾病。
【临床释疑】
1本方使用人群特点:面色萎黄,缺少光泽;面部浮肿,眼袋重,面部长色斑;腹中钝痛、抽痛、刺痛、隐痛等各种腹痛症;易头晕心悸,易困倦疲惫;月经量少色淡、或退后,或闭经,白带量多清稀;下肢水肿,腿脚很重;性欲淡漠,性情烦躁;小便不利,大便不爽。
2血滞水停,乃本方的根本病机,肝脾不足为根本原因,水湿乃突出特点,面目及下肢浮肿、白带量多都为湿气的表现!
3白芍柔肝止痛,一般用量须大。但若腹泻明显,白芍须减量使用。
4当归芍药散用于安胎,总体用量都不宜过大且多配合补肾之品!
【临床加减】
1白带量多,加山药15,芡实10,萆薢12。
2黄带量多,加黄柏9,土茯苓9。
3腹痛明显,加延胡索9,且白芍加大用量。
4卵巢囊肿,加益母草10,薏苡仁15,海藻10。
5子宫肌瘤,加浙贝10,生牡蛎15,夏枯草10。
6气虚,加黄芪15,人参8。
当归散200
【处方】 当归、白芍、人参、玉竹、羌活、防风、炙草。
【功能主治】 风寒偏盛,发为刚痉,头摇口噤,脊背反张,项强拘急,转侧艰难,身热足寒,目面赤色,无汗者。
【摘录】 《医学集成》卷三
当归散199
【处方】 当归2两(锉,微炒),麻黄4两(去根节),桂心2两,芎1两,海桐皮1两(锉),干姜1两(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独活2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风,四肢不仁,及不能语,但拘挛背痛,不得转侧。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三
当归散198
【处方】 当归3分(锉,微炒),甘草1两(锉),川芒消1两,黄连3分(去须),黄药3分,川大黄1两,蒲公英3分,玄参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散毒气,止疼痛。主妇人乳生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 用鸡子白调为膏,于生绢上涂贴。取效为度。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