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 | 网络直播PK乱象何时休?

为了吸引粉丝掏钱打赏,无下限互动,惩罚花样没有底线;为了实现推广效果,假扮大粉送出伪礼物;为了在网络直播PK中获得胜利,通过打法律擦边球的方式吸引粉丝的注意力……

继“直播连麦”霸屏各个直播平台后,直播PK的诞生给直播行业扔进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

从直播内容到推广方式,直播PK都存在不少乱象,亟须规范。

1

花样无底线 只为吸粉掏钱

直播PK就是在同一个视频直播平台上,一个主播发起对另一个主播的挑战。两人根据各自粉丝的打赏产生相应分数,在规定时间内分数高者就算胜者。失败一方则会面临惩罚,轻则唱唱歌,跳跳舞,重则洋相百出,甚至有不少涉嫌侮辱人格的“玩法”。
“在直播平台上送礼物操作简单,加上氛围紧张,如果碰巧又比较喜欢这名主播,人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冲动消费,未成年人尤其难以控制住自己。”一有空闲时间就会观看网络直播的某公司职员杨帆说。
惩罚环节是粉丝打赏和关注的另一个高峰期,所以惩罚方式不断翻新,而这也是吸引粉丝的一种手段。

杨帆列举了几种“让人很有记忆点”的惩罚方式,比如输了的主播吃11勺盐,生吃不喝水,还有就着烟灰水吃盐等。

2

扮大粉送出伪礼物

卖惨博取粉丝同情

当前,主播连麦PK的直播竞技玩法是刺激粉丝消费,实现各平台主播获利、快速涨粉的方式之一。
曾见证了被主播圈子称为“世纪对决”的“刘二狗”与“散打哥”直播PK的北京市民白女士表示:“整场通过不断喊叫,刺激粉丝的冲动消费心理。人在那种氛围感染下,支付、确认完全是不过脑子的。最终这种冲动消费只能自己来买单,获益的只有主播和其背后的平台。”

据经常看直播PK的某汽车公司员工朱东(化名)介绍,粉丝在虚荣心和保护欲的双重心理作用下,甚至会“被送礼物”。有的在直播PK中还会使用“扮大粉,送出伪礼物”的方式来烘托气氛,让粉丝们打赏。

为实现推广效果,直播中,礼物和粉丝难辨真假。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很多时候,主播在线下把钱打给他人,让他们用这些钱给自己刷礼物。“榜一、榜二、榜三送出的礼物金额代表了主播的身价,很多位居榜一的都是公司的人或者主播个人。”
北京市民邱先生是直播PK的忠实观众,他坦言,自己每次刷礼物都是因为主播的“激将法”。如果比分快要被刷下去,主播会一直喊:“好没有面子呀,我这么可爱,你们忍心伤害我吗?”简单送点礼物就能让她免于受罚,于是每次主播开始喊话时,他就心软了。
曾专门在某直播平台担任PK主播的栗子向某MCN(俗称网红经纪人)机构负责人学经验,对方告诉她:“挑衅是让对面主播受益最有效的方式。有人觉得这样岂不是在帮对面主播打自己吗?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上你是在跟对面的粉丝和主播建立关系,建立沟通。如果通过你的挑衅,能让他们上礼物,就说明你能调动资源。占据主导权,才有优势,才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挑衅完就要开始拉票。如果你按第二步嘲讽了对面,那么你这边的粉丝就会担心‘自家面子’,万一输了被对面瞧不起,这一步就多了一个‘集体荣誉感’,也就是给玩家一个消费理由。”栗子说。

3

粉丝入群门槛不低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

据了解,主播与粉丝的关系一般分为几个层级:在直播间互动、拉入微信粉丝群、主播关注粉丝、加微信、线下互动等,步步升值。
栗子介绍说,对于有人气的PK主播而言,其粉丝也必须有自己的名字,比如“9200”“X家军”等,“这跟追星有得一拼。只要主播一声令下‘9200,来,直播间写1’,瞬间就可以看到直播间被‘1’刷屏”。
对于这类粉丝群,邱先生表示,其入会门槛相当高,“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都会有‘粉头’为主播进行把关筛选。一种是通过做任务达到一定量级后才能入场,另一种是直接看你为主播刷的礼物价值。一般情况下,入场费少则七八千元,多则十几万元。看一场直播刷几千元的礼物并不少见”。
据栗子介绍,直播PK也是“圈粉体系”中的重要一步。“一般的步骤是,发吸引人的内容,让大家看到;通过PK营造噱头,固粉、通粉(吸引对面主播的粉丝);给大主播(粉丝量大)刷礼物秒榜,让大主播甩粉(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儿)。”
此外,有些主播为了在直播PK中获得胜利,甚至会通过打色情擦边球的方式来吸引粉丝的注意力。此前,某大型直播平台有一位女主播,PK输了之后用打色情擦边球的方式来接受惩罚,但很快遭到封号处理。
据了解,为了诱导打赏,平台和主播都想尽办法。

在某短视频平台,目前最贵的礼物是至尊礼炮,6666.6元/个。在某以语音为主的平台上,平台礼物种类繁多,最高礼物“以爱加冕”价值一万多元。

4

网络直播PK糟粕如何剔除?
直播PK这种方式本是为了增强直播的娱乐性、互动性,进而吸引更多网友关注,但有人为了流量和利益,频繁在直播间上演丑陋的“表演”。
东方网评论员杨玉龙发表评论表示,网络直播PK乱象的背后终归还是为了利。因为主播连麦PK的直播竞技玩法无非是刺激粉丝消费,而这也是实现各平台主播获利、涨粉最快的方式之一。
直播PK通过不断喊叫,以及各类惩罚措施,刺激粉丝的冲动消费心理。也正如《法制日报》的报道所写:“在那种氛围感染下,看客支付、确认完全是不过脑子的。”可见,最终的结果是粉丝为网络直播PK乱象买单。
杨玉龙认为,网络直播PK乱象亟待依法规制。互联网平台须切实负起责任。平台须认识到,直播PK是一种直接可以刺激粉丝们消费的直播互动,传播范围、影响力都会更加广泛,越是如此越需要加强对主播的规制。对于通过打色情擦边球的方式来吸引粉丝的注意力的主播,平台不能纵容,须拿出规制性措施。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黄西蒙发表评论认为,外部监管力量要发挥更大作用。视频直播PK乱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与随机性,但是,越是如此越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拓宽监管范围。与此同时,要严格审核主播的资质,设置“黑名单”制度与退出机制,对那些涉及色情或违规诱导激情打赏的主播“一票否决”,让那些丧失底线的主播付出应有代价。
杨玉龙认为,还须强化行业自律。尽管行业自律的约束力比较有限,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行业良好的自律依旧能够“大有作为”,比如,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细化规定,通过行为公约的形式让平台自愿采纳行业规范。主播更应该强化自我约束,在直播间不能言行无底线,更不能为了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打法律擦边球。
网络直播PK作为娱乐方式,需要更正经、更规范。无论是平台还是主播,更应该多践行社会责任。否则,只是追求让受众成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乃至不惜践踏社会道德底线以及碰触法律红线,终归会走向末路。当然,从受众的角度来讲,也应该理智参与网络直播PK,对不法行为更须坚决抵制。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