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闲对燕飞鸥舞

永遇乐
作者:晁补之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注释
,窗户,读音you,三声。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是第一个被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说到其起源,有好多种说法,最古老说法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龙崇拜。《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这一日就是吉祥的一日。后来附会出很多意义,纪念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等,逐渐纪念屈原的是主流。过这个节日有好多风俗,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制凉茶、挂艾草、挂菖蒲、拴彩线、洗澡等,这首词里涉及到一些风俗。
杯展荷金,铜杯是荷叶舒展的形状。
簪抽笋玉,发簪像竹笋一样。
艾虎,用艾草扎的老虎的形状,或画出老虎的样子用艾草插起来。
沈江怨魄,指屈原,屈原沉江自杀。沈通沉。
,发音gu,一声。一种水草,南方称之为茭白,很好的蔬菜,《舌尖上的中国》中曾展示这种植物。
趣蜡酒深斟,快把祭祀的酒斟满。趣,意cu,第四声,快些的意思。蜡,音zha,第四声,原指年终祭祀,这里指端午的祭祀活动。
,菖蒲,一种可作药材的植物,据说嵩山上的最好,被附会为常吃这东西可以成仙。李白诗中说:“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读音为zu,第一声。腌菜。
,读音为shen,第一声。食物的细粒,如玉米糁儿。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把菖蒲腌菜切成细糁。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像杜甫一样,在夏天闲看燕子鸥鹭。杜甫避安史之乱,曾在朋友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边居住,写有《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楚王雄风,指凉风。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宋玉就开始给楚王上政治课,说这风是大王所独有的,是大王的雄风,老百姓享受不到,他们能遇到的是雌风,吹得他们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宋玉通过对比,要楚王关心百姓疾苦。后来,楚王风、楚台风、楚王雄风成为凉风的代名词。这首词里,楚王雄风含有原始义,表达晁补之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试翻译如下
在端午节,坐在小书斋里,看红日照射,葵花盛开,花影映墙,遮蔽小窗。金杯是舒展的荷叶形态,玉簪是生长的竹笋样子,当此时,默默地忆起过往的幽思情事。绿窗下,女人的纤纤玉手推开窗子,对奁镜梳妆,给松软的头发上点缀节日的饰物,准备与人比赛挂在身上的彩线,插在头上的艾虎。想来沉江的屈原若要回来了,对眼前情事,也只能空空地怅惘,无奈地对着菰黍(菰黍都是生活的必须品。这句暗含的意思是,屈原诗里总是香草--理想,屈原活转,也不得不放弃香草,面对现实的生活)。 
红颜老去,可好赖这样的日子里,清风犹在,不会影响佳节欢聚。快把酒斟满,菖蒲腌菜切成糁儿,任从儿女们围着坐。还是像杜甫一样,住在江村度漫长的夏天,闲来看燕飞鸥舞。思想来,何必要楚王的雄风,消解得这让人生畏的暑热。

  

  

赏析
这首词又是晁补之“博辩”的例证,自个给自个过不去,东也是,西也是,矛盾彷徨中,显出人生不易,壮志难酬。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与事,一派安然的生活气息,突然转入遐想,如果屈原回来,对这样的生活也只能惆怅。想想《三国志》上刘备的髀肉复生的故事,刘备跑到刘表那里,因生活稳定,大腿上肉厚了,觉得生活太安逸,无所作为,就难过得流下泪来。晁补之隐居,功名不立,遇到节日快乐的日子,有刘备的心情,却故意说即使让屈原这样的人,到了这样的节日也得面对这安逸的生活,这是自我宽解,也是自嘲。
下片一句时光易逝的感叹之后,又是自我安慰,及时与儿女行乐也好。继而再用两个典故,杜甫写江村,暗含对政政的批评。杜甫住江村是无奈,是为避安史之乱,他晁补之像杜甫那样是为什么?是避政治上的党争旋涡。楚王雄风典故,也暗含着不能施展抱负,解民忧愁的遗憾。
于矛盾纠结中展现追求的不易,人生之难,更能动人。就像李白的《将进酒》,忽然失望,忽然自信,于悲愤和抗争中,让读者遍尝人生况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