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隐士文化:与传统礼教文化发生冲突,被中国主流文化边缘化
古代中国的主流文化都是以儒家为主的圣人文化,隐士文化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大比例,但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很难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
但是不得不说就是这样的一种“边缘文化”给古代中国带来格外不同的新变化,虽然士大夫们并没有真正隐士那样的田园理想,但是在态度上是格外认同。那么隐士文化究竟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究竟起了多大作用?
一、隐士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1、隐士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门。”
又曰:“高尚其事。”是“贤人隐”,说明隐士主要指的是有能力去做官但是因为自己良好品质以及非常人心态而选择不入仕的文儒,中国历史上的隐士很多,最为出名的应该算是陶渊明,毕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田园山水,吸引了人们数千年。
陶渊明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作是一个隐士,因为他是先官后隐,并不是一开始就怀揣着美好的山水理想的,而是在经历过官场上的一切肮脏之后,对于官场失望透顶才选择美好的田园风光躲避政治现实的。
纯粹的隐士历史上有没有?答案是有的,但是很少,因为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直接受到儒家入仕思想的影响。
本来原来真正的儒家思想并没有如此强烈的入仕要求,只是后来统治者为了便利自己的统治,将此内容进行夸大和修改,使得儒家思想能够真正为自己服务。
其实孔子原本的主张是,人们有能力且自己有意愿参与政治,可以选择入仕的道路,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并且自己没有一定的意愿,那么也可以不用入仕,一切看自己的选择。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很可惜,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大部分的隐士都是在入仕失败后才选择了隐士的道路。
纯粹的隐士根据现有的文献绝大部分都是只存在于上古时期,比如商周时期伯夷叔齐誓死不肯吃周朝粮,而活活饿死,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也是如此,因为恪守自己心中的“节”而丧失了生命,对于这些人来说,自身良好品质的保持以及崇高的精神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
这就是上古时期的隐士精神。这样的隐士精神是处于一种“边缘文化”的。因为隐逸崇尚的是个人自由,注重个人的选择以及对于生命真正需求的追寻,统治者需要的是完全依附于统治的人,不需要脱离于统治范围的人。
因为这样人的存在只能对于当时的政权产生一定的威胁,鼓动大量的人进行脱离统治权力的活动,这样的一种文化很明显,是不利于统治者进行社会统治的。
所以在文化选择上,统治者会规避这样的文化选择,一般都会对当时流行的隐逸文化进行打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魏晋时期的嵇康案件。
当时嵇康为何会被司马炎处以死刑,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太学生为嵇康求情,这些都是因为统治者的自身利益与当时流行的隐逸文化发生了严重冲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要对隐士以及隐逸文化采取高压政策。
2、隐士与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发生冲突,其身份没有得到礼教承认
隐士可以理解为在外游离分子,是不受当时政治制度很大限制的,不像直接在统治范围内的居民,一般都会收到统治者那样或者这样规定的制约,使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严重阻碍。魏晋时期,嵇康的死亡就是两种文化相冲突的明显例子。
嵇康算是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娶的夫人还是曹操的孙女,总体来说嵇康原本的家庭环境是不错的。
但是嵇康长久处于官场中,深刻明白官场的险恶以及那些灯红酒绿,嵇康久而久之逐渐对官场失望,寄情于山林。后来结识了阮籍等六人,成为名震一时的竹林七贤。
当时的竹林七贤是隐士的著名代表,被太学生崇尚至极。司马家族知道竹林七贤在太学生、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总是邀请竹林七贤加入到他的政治联盟。有些人对此动心了,但是也有些人秉持住自己的本心,保持了隐士的基本风范,没有向世俗低头。
比如阮籍、山涛都被司马家族收买,进入到西晋的官僚体系之中,但是嵇康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太过于不齿,所以给最好的朋友——山涛发了两封绝交书。司马炎正找不到借口来惩治嵇康,没想到嵇康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司马炎刚好利用了这两封绝交书,借口嵇康有违圣人教导,不符合开朝礼教的风范,处以死刑,并且死刑的执行还是公开执行,明摆着就是杀鸡儆猴,告诉那些隐士,不要扇一些太学生的风,鼓动国家的政治根基。
死刑执行之时,据说三千太学生集体为嵇康送行,嵇康死后,史书记载,司马炎是后悔万分,但是人都死了,后悔有什么用?
明显就是帝王做做样子给那些信仰嵇康的人看的,为的就是博取他们那些人的一点同情,连死人都不放过,不愧是帝王家出身的。
通过嵇康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士与中国传统礼教的矛盾究竟有多大,大到就算有很多人信仰你,但是由于违背了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还是会拼命压制。
但是还是会有些帝王对隐士格外敬重,除了帝王本身就尊敬品格高尚的人之外,那就是帝王之道了。
二、隐逸文化本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只不过边缘化了
1、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居多,隐逸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极度崩盘导致社会秩序一团乱麻,人们没有办法正常生活。所以很多人都倾向于在山林之中躲避这样残酷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所谓的隐士。
另外,东汉末年流行人物点评(应该是受到了官方选拔人才制度——征辟制和察举制的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究竟如何,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大多时候都是要看这些著名的点评师对你的评价。
如果对你评价较好,那么传出去,就会有很多社会上层的人和你交朋友,因为你得到了名家的认可。
由于古代中国独有的隐士传统,使得人们在点评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向隐士那方倾斜,点评师包括社会上绝大部分人认为,隐士一定是品质优良的君子,否则怎么能够抵挡住世俗中的种种诱惑,保持自己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归隐山林。
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隐士就是君子中的君子,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得以窥见。当然也有一些小人冒充隐士的身份,骗取一些著名点评师的点评,以此来获得与社会上层交流的机会,进而融入社会上层,达成自己想做官僚的目的。
这样的行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常见,所以点评人物的时候,往往会多一份小心。受隐逸文化的影响,社会上层掀起了玄学、酒等相关的隐逸文化风潮,并且一直持续到唐朝初年。
很正常,因为社会都在崇尚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残忍的社会现实,谁都不想承认,都向往的是山水之间自在行乐的隐士。在此时期,隐逸文化居然和中国主流文化和谐共存了,可能是因为社会上层在引导的缘故。
2、独有的政治结构孕育出独有的隐士文化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尽管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们都在积极打压隐逸文化,但是隐逸文化还是存在,并没有因为统治者的高压政策而消失。
这体现了隐逸文化本身就具有充足的活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多样选择。隐士的成为无非是一种个人选择,这个个人选择最多因为时代的局限而不断地被放大,最后选择了成为隐士。中国隐士文化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中国独有的政治结构。
中国自古以来就和欧美地区的政治结构不一样,欧美地区的政治结构是社会上的每个阶层都有一定的精英分子,无论那一个阶层起来引导一定的社会革命,最后成功的几率很大。
但中国的精英分子由于中国独有的政治结构都被局限在士大夫阶层,使得其余阶层的人并无太多“聪明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举行了那么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大多失败的原因所在。
在精英分子集聚的士大夫阶层,难免会有很多矛盾和不可想象的事情发生,聪明人和聪明人打交道总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其中生活也是很累的,想要成为隐士,这样的愿望也不足为奇。
三、总结
隐逸文化从产生开始就属于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从历代的评价上来看,它并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却有着主流文化无法包含的价值所在,不能仅仅依靠社会上的影响力或者时代的局限去衡量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晋南北朝史》
2.《南史》
3.《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