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不知不觉已进入盛唐,诗人们或出谋于朝廷,或建功于边塞,眼所见耳所听,无不是诗也,将诗歌融入到日常生活,融入到时代。与文章四友大约同时的张说,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洛阳人,三次拜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因二人一封燕国公、一封许国公)。二人主张“崇雅黜浮”,以矫正陈、隋以来的浮丽风气,讲究实用,重视风骨。张说写诗讲究法度,晚年谪居岳阳,诗写得更动人了,有人说这是得了江山之助。元稹《代典江老卜百韵》诗:“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
今天看张说一首小诗--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
后期,使预定日期延后。后,是名词作动词用。
客心,出门在外旅客的心思。
试翻译如下
出门在外的心思是争夺每天每月,来与往都预算了日期与行程。可是秋风它不等我,先到了洛阳城。
赏析
这首诗很浅易,初读极像赵丽华的“梨花体”,然而,绝对不是。
找一首梨花体来说看一下。
《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作者 赵丽华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有人评说,看似写了两个人,其实是三个人,还有作者,显笔写孩子,隐笔写作者,隐与显是两个世界,一个寂寞(寂寞,去玩了),一个孤独(孩子走了,她孤独),两个世界欲相通又通不了,表现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种解析看似不错,也让人感到有那么点诗意,但并没有给人美感。
“梨花体”据说是在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支撑下的创作。当然,解构主义是很有一些意义的,挑战传统哲学概念,挑战传统美学,让人耳目一新,并使哲学与美学更能慰藉当代人心灵。可是,像这首孤独与寂寞的诗,只是挑战了,去意象化,去意义化,但其塑造的能指却薄弱得很,没有解读,读者几乎不明白她说什么,而即使解读了,让人感觉有些无病呻吟,引不起更多人共鸣。
而张说这首小诗,从架构上说,很像“梨花体”的解构,四句诗其实只一句话“我延误了回家的日期”,然而从肌质上说,张说既在创造着美感,又提炼着情感,并使提炼出的情感为多数人接受,达到“人人都有那种感觉,只有诗人道得出”的那种感觉。
看其第一联,“客心争日月,来往预行程”,活画出门人的心态,算着日期来。一个“争”字很形象,也有趣,增加了诗歌的趣味。第二联,不直接说自己误了日期,却将秋风拟人化,反说秋风不够意思,不等等他,先到了洛阳城。这样表述,也增添了文章趣味。所以,读罢这首小诗,常会想起自个的旅途,也为张说遇到小窘迫的自嘲而会心一笑。
在写这首诗之前,张说还写过一首小诗《被使在蜀》:“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也是言淡意浅,却饶有趣味,今天抄的诗与这首诗对照看,“后期”这首诗作者的小无奈就更明显一些,本来想八月十五就能与家人团聚,这一耽误,八月节只能在外过了。
诗歌可以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诗言志”“缘情而绮靡”,脱离了这个,用枯燥的谜再加上后现代哲学的玄思构成的所谓“梨花体”,必然不会为大多数人接受。当然,小圈子里自个玩玩,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