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九)

小巷人家(九)
(纪实故事)
 
作  者:周 忠 良
图  片:选自网络
 
赵家
中家东巷向北隔3户人家就是赵家。赵家是50年代迁过来的住户,没有院子,和西、南邻居的房子紧挨着。
中和赵家的儿子强是初中同学,那时中还未搬过来,和强关系不是那么深。不过关于同学们说他是随母亲姓还有“招女婿”和“两个奶奶”三个话题直到毕业中也没弄明白。
不久高中开学,绝大部分同学都不读了,中没想到强会来读。初中时,他的成绩并不好,有几个同学老是拿上面提到的三个事情嘲笑他,使得他成天郁郁寡欢,闷头不做声。所以他主动升学确实出乎意料。
老师分座位时,把强和中坐到一起,中怀疑老师是不是搞错了,强好像很喜欢,跑过来拉着中坐到了位子上。
放学后,强一直跟着中,似乎有话要说。中说一起走吧。强说好的好的。然后急急的说,你们家搬来一个多月了,我老想去你们家玩,就是不敢。中说什哩玩意不敢,强说你们家是干部呢。中说来玩的人多呢,比如民,比如琴等等。强说他们敢反正我不敢,中说那我星期天先到你家玩,然后你再到我家玩,怎么样?强说好呢。
强好像很盼望星期天的到来,星期六下午他几次关照中不要忘了。第二天早饭碗一丢,中就去了赵家。
赵家三间朝南瓦房,东山头紧挨着巷子,还有一间门朝西的厨房。进了堂屋,强正在喝粥,就着萝卜干,中看见还有几粒花生米呢。强说这是爷(有的人家对父亲的称呼)留下来的。中先巡视了一下堂屋,六面比较干净,墙上贴了几张语录年画什么的。两个房门都有花布门帘,用帐钩子钩着。中走到西房门口朝里张望,房间里有两张床呈L型置放,一个床上坐着一个老人,中回过头来疑惑地看了看强,强连忙走过来向外口的老人一指,这是我奶奶,中赶紧叫了声奶奶,强又指了一下里面的一位,说这也是奶奶。中没多想,也叫了一声。两位奶奶都没说话,看了看中算是招呼。
这时强的妹妹从厨房过来,端了一碗炒米茶让中吃,中推却说刚吃过早饭,吃不下。强说我也刚吃过,我陪你。
中舀了一调羹,哎哟!放了多少糖啊,把人“厚”死了。强的妹妹说也没东西招待,就多放点糖吧。
听了这话,中心里有点不太安稳,等会儿强回访,用什么招待他呢?家中平时没有零食啊。
这时强说,上午我要去帮妈推板车,就不到你家去了,下午去。中一听,舒了口气,说好的。
出的门来,问强,你妈和陈大妈一个单位吗?强说是的。中说你去帮什么忙啊,人家人多呢。强说今天她们加班,有重生活,我和她轮流拖,人家没意见。
中看了看强,17岁的他已经是个大块头了,有了一些蛮力,不过难得有这份孝心,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回到家中把强要来没有东西招待的事情和大弟一说,大弟说这好办,到时看我的。
下午强来了,里里外外在中的家中看看,和民一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说你们家就这样啊?中说应该怎样?强说就是房子大一点,东西还没我家多呢,房门连门帘都没有。中说你家的房子是你家的,我家的房子是公家的。强笑了,说逗的逗的。
中问,原来听说你有两个奶奶,看来是真的。强一听有点局促不安,说一个是外婆,一个是奶奶。中说那怎么都叫奶奶呢?强说你真的不知道啊?中说真不知道。
这时大弟端了两碗面条进来了,招呼强吃。强一看有些吃惊,站起来说哎呀不行,这我不能吃。中说这是挂面又不药人,吃吧吃吧,把强按了下来。强说这碗面要好几两粮票呢。
吃完面强有些感动,主动告诉中,他的外公去世的早,就留下母亲一个女儿,幸亏家中有点积蓄,外婆把母亲养大。母亲担心出嫁后外婆无人照料,提出“招女婿”,这样穷困潦倒的父亲带着奶奶搬进来了。父亲姓吴,本来两个妹妹可以随父姓,但父亲不同意,就都姓赵了。
听强这么一说,中弄清了心中的几个疑团。又问那你爸爸做什么啊?强说踏三轮车,中说那你家蛮困难的。强说还可以吧,办事处把他家列为困难户,兄妹三人读书全免费,两个奶奶虽然风烛残年,但精神头子还不丑,烧烧煮煮缝缝补补都行。再说父亲踏三轮也能苦到钱呢。
第二天中午饭后中到老虎灶去打开水,在后巷碰到强,他拎着个超大酒瓶,中看见说这么大的酒瓶啊,还没见过呢,能装多少酒啊?强说4斤多。中说去装什么呀。强说给爷打酒。中奇怪的问,酒不是要计划吗?强说办事处特批的条子,每月十斤酒计划。中说这么多啊,喝的完吗?强说还不够呢。然后告诉中,他父亲一天三顿酒,家里的豆腐证都被他买了茶干下酒,逢年过节他们才能吃到豆腐卜页。
过了几天都第三节课了,强才匆匆赶来,一坐下从书包里掏出个纸包,打开后一看是芝麻糖,恐怕有斤把。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看见,就问哪来的,强说你拿着吃,过会儿告诉你。中悄悄的吃了几块。放学时,强包了一半给中,叫带给大弟尝尝。在路上强说他父亲昨晚接了一单生意,从盐城踏个死人到阜宁,20元车资。早上之所以迟到,就是到新兴去接他父亲的,帮他把三轮车踏了回来。他父亲累的不行,到家喝了杯酒就睡着了。芝麻糖是死者家属送的。中听了有点翻胃,想想书包里面的糖,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了几天,中家的房门也挂起了布帘,也用帐钩把它钩起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周忠良,男,1956年生,籍贯盐城市响水县。1972年高中毕业入伍,1977年退伍。分配在工厂从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2014年退休。喜欢喝茶聊天,简单生活,关注时事,爱好文艺。

(0)

相关推荐

  • 父母还健在,儿子分财产

    上期文章:打工人,你在冬天还好吗?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 读者小雨来信说: 我们家姐弟三个,我和小弟都在外地定居,大弟在老家做生意,离父母家最近. ...

  • 从苦难到辉煌——我的百年家史 || 作者 赵廷俊

    从苦难到辉煌 --我的百年家史 作者 | 赵廷俊 引子 人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按照家乡的习俗,过年我在家里供起了先人的牌位."往事历历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

  • 只是那个时代最平凡的人‖文/木十一

    只是那个时代最平凡的人 家里的口粮快吃尽了,俨然只是初冬,母亲为一家人过冬的口粮操碎了心.眼睛可见的白了大半墨发.其实连家里孩子们也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家里有四个孩子了,最大的那个女孩子已经十七八 ...

  • 那些“没用的”儿女,后来成了父母的贵人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乡下的孩子,自打出世,父母便一门心思想要让他们远走高飞,一次又一次像一块石头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可到有一天,他们真的走远了,逢年过节回来一趟,便觉得像 ...

  • 【童年记忆】兄弟姊妹手足情深

            高祖娶三房,生下三个儿子.大房生长子和三子,二房生次子,三房名下无子嗣.三兄弟排行中,曾祖父最小.         祖父四兄弟,成字辈里爷爷垫底.以品字结构为名,成森.成鑫.成品.成晶 ...

  • 【小巷记忆之十九】白塔西路竟风流

         初夏的雨,稀疏而又韵味. 西圃还是那样的寂静,仿佛从来就没有过都市的繁华,透过园中那棵百年黄杨的虬技苍骨,一个王朝的背影仿佛就在眼前. 辉煌的落寂,对于白塔西路来说,这样的慨叹是最适宜不过的 ...

  • 小巷人家(十九)

    小巷人家(十九) (纪实故事)   作  者:周 忠 良 图  片:选自网络   孙  家   孙家在巷子的北头,原来离解放北路和盐中路口不远,后来这个"不远"又来了几户人家建房居 ...

  • 一篇文章了解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

    说到交响曲,海顿一生创作了 104 部,莫扎特写了不下 49 部,可到了贝多芬却急剧下降,一生只写了 9 部.然而,正是这 9 部交响曲,奠定了贝多芬在古典音乐历史上的地位. 从这 9 部交响曲中,我 ...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一九二八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一九二八 --图书欣赏之五六五〇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二八),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一九二九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一九二九 --图书欣赏之五六五一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二九),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ISBN7-5035-0154-5D 81  定价:18.50元.

  • 米芾这九张“潦草字”,已入神境!

    米芾,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他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艺术道路又不同于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米芾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 ...

  • 封建礼乐话西周(九)——夷暴厉贪同共和

    西周在国初武成康三王的持续努力下,创造了'成康盛世':又经历了五位守成之君昭.穆.共.懿.孝,国力虽衰.但余威仍在:却在第九位周天子夷王手中走向衰落的快车道. 80.1<玉帛之路--穆天子西巡&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九)--原生神话与儒释道的相互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儒家.道教.佛教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表现出很强的融合效果.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中国逐渐形成了儒释道鼎立的文化格局,不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水火不 ...

  • 甲骨文上的辉煌(九)--汉字鼻祖甲骨文

    甲骨文,是盛行于中国商代盘庚时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古老文字,距今有3300多年的历史,因绝大部分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且文字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