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胞虫让虾农们损失百万!感染虾肝肠孢虫的虾塘,应该怎么做
2020年,对于许多对虾养殖户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煎熬的一年,养殖当中的高排塘率、低成活率、养不大、个体不均匀、养殖周期拉长等问题层出不穷。
更有很多养殖朋友,都反映一个问题“南美白对虾生长非常缓慢,但没有大量死虾”。此时,比较极端的养殖户就会抱怨“某某品牌的苗种差,以次充好”“某大饲料企业的质量有问题,对虾吃料那么多,不长肉”等等,经过众多一线专家交流分析,这种情况是由虾肝肠孢虫(EHP)造成,而且在多地也检测出肝肠胞虫。下面将详细的介绍肝肠胞虫以及它的预防、感染后的综合措施,帮助您在新一年的养殖中能有所借鉴。
关于肝肠胞虫,大小大约在1微米左右,和常见的枯草芽孢杆菌的直径大小差不多。因而肉眼无法直接识别,通常用PCR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来检测。
■■■易感部位的部位是对虾的消化道,特别是中肠表皮细胞,再进一步寄生在对虾肝胰腺管上皮细胞。
■■■肝肠胞虫非常隐匿,感染初期不会有任何异常,但养殖到■40天左右会是发病的高发期,表现最为明显。■■■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肠炎、肌肉萎缩和肝胰腺萎缩,■■不会出现肌肉白浊,也不会导致对虾的大量死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虾生长缓慢,对虾个体差异大,且伴有白便;肝肠胞虫虽然是慢性疾病,由于同弧菌病混合感染,治病率可以达到60%以上。
■■■更要命的是,肝肠胞虫可经口传播,也就是携带孢子虫卵囊的粪便排入水体,易造成对虾吞食孢子虫卵囊,发生重复感染的情况,一旦条件适宜虾肝肠孢虫便出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针对肝肠胞虫,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严格管理来减少感染的几率。也可以理解为,■■■■防治的思路并不是要杀死肠肝孢虫,而是控制其数量或者增长速度,控制其在一定的数量水平,使得对虾和肠肝孢子虫可以共存,从而减低肠肝孢虫的危害。
■在未发现有肝肠胞虫时要提前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1、所购虾苗无病原
坚决不投放携带任何一种病原体的幼体进行养殖。■■■■选购虾苗前,先通过PCR检测EHP,一旦发现有异样,即使池塘水质调控合理,也不能投此虾苗,必须做到宁缺毋滥。
2、塘底杀虫消毒
有很多养殖户非常粗心,上一造养殖期间感染了EHP的池塘只是简单消毒,再肥水、放苗。由于EHP的孢子有很厚的细胞壁,外壳含有几丁质,而且不容易灭活,即使很高浓度的氯制剂等药物也不能穿透。
3、切断水源传播
■■■EHP的病原体可能外界水源的有机质或浮游动植物中,因此,下造对虾养殖前的病原杀灭工作非常重要。最好是在蓄水池或沉淀池中用足够的碘制剂将病原菌消除。
4、增强对虾免疫力
对虾体质强,感染任何病原的风险降低很多。养殖期间,建议投喂营养均衡的高档对虾配合饲料(非高蛋白饲料),内服强健肝胰腺的保健产品,增强对虾抗病力。据了解,泰国的养殖户为了预防肠肝孢虫的爆发,使用植物提取物进行预防,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要■减少投喂鲜活饵料,防治未知病原菌进入池中,导致对虾发病死亡。
已经感染虾肝肠孢虫的虾塘,应该怎么做?
1、养殖20d以内的小苗虾肝肠孢虫感染载量经过两次抽样检测均大于10³copies/(ng Hp DNA)时,建议排塘。
2、补充各种维生素、多糖、寡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个体免疫力,提高了对虾的抗病能力,降低对虾感染病原的风险,减少易感体的存在。
3、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以适当投喂动物蛋白(蝇蛆、卤虫、贝类等),将有限的饲料摄入量转化为更多的能量。
4、■■内服天然大蒜粉、抗菌药品,预防虾肝肠孢虫感染后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感染虾肝肠孢虫后的对虾肠道和肝胰腺较为脆弱,易受到细菌的继发感染,从而引发肠炎等一系列细菌性疾病。
5、增加排污的频次,及时清理底部粪便,将粪便携带孢子虫卵囊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
6、感染过虾肝肠孢虫的虾塘,在清塘的时候需用生石灰、2.5%的NaOH溶液进行池体消毒,■使用氯制剂或者高锰酸钾并不能有效杀灭虾肝肠孢虫。
写在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感染虾肝肠孢虫的虾一定长不大,即使感染了肝肠孢虫,只要加强日常管理,降低水体和底部的孢子虫卵囊的量,可以控制虾肝肠孢虫的爆发性增殖,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减少易感体,充分摄入营养物质的对虾依然能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