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士论文遇见的各种难,其实都是你性格和才能的短板

论文是一把照妖镜,能照见人很多的缺陷!

——吉大秋果

首先声明一点,写论文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有些人说不难啊,那是他好了伤疤忘了痛,相信我,就像女人生孩子一样,都贼疼,过后都忘了,然后还不耽误生第二个……(我好像在说我自己,哈哈,关于论文为什么这么难请参看《从教育学角度,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如果你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困惑、迷茫、焦虑、沮丧、甚至抑郁……这都正常,因为人们在处理一件对自己来说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就是超出了自己能力范畴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也正是这些难提示着你,你的能力,认知,甚至性格上存在短板,你可能需要克服,战胜自己。所以说,写博士论文这档子事,与其说是求学历,求知识,还不如说是挑战自己的短板和局限,然后实现自己的突破和成长。

读博士就是一群人,也许闲着没事干,也许还没做好到社会上找工作的思想准备,反正就稀里糊涂地读上了。多数人在读博士之前其实都没意识到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会在未来的几年里让自己的情绪和能力发生很大的起伏。有些同学读着读着就哭着喊着说啥不读了,觉得自己不适合,有些同学读着读着就抑郁了,说不清原因是什么,也许是实验迟迟不出数据,也许是问题意识一直没有,还有可能是跟导师处得不愉快,也有可能是编辑退稿,屡次退稿……甚至有些同学读着读着就读失联了,都是有可能的。

由于职业原因,很多博士生也都喜欢找我聊天,聊论文,聊困惑。有些学生跟我说自己失眠,有些学生跟我说自己闹心,不是跟父母闹别扭就是跟男朋友吵架,有些学生跟我说觉得博士论文太难了,甚至有些同学跟我说自己尽力了,腰肌都劳损了,自己觉得自己很委屈……可能还有其他的症状。我想说的是,博士论文的写作对谁都是一样的,都是很难的,如果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困惑,出现了一些焦虑或者其他的现象,首先你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读博士读错了,也不要想着自己是不是读博士这块料,没有人是天生适合做什么的,博士这份工作本身就需要人能专研,能沉下心静下气,然后在以符合学术规律的方式坚持两三年,是能熬出来的。如果你熬不出来,那不是读博士本身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这个时候,你至少要反思一下,我为什么失眠了?我为什么焦虑了?我为什么困惑了,倍感煎熬?很多跟我抱怨自己失眠抑郁的同学,其实本身最大的问题是连开始都没开始,所有的文献都堆在那里,看的书从来都没有超过前20页,然后你过来跟我抱怨博士太难读,其实,是你自己太懒了,不自律,不刻苦。有可能你跟我说,老师我很自律,我每天都在图书馆泡着,十几个小时,我很刻苦。如果是这样,你还是不出成果,困惑焦虑,你要反思一下你的方法是否正确,你是不是对什么是阅读,写作,做笔记,文献综述,写作有什么误解?我曾经给学生开过《如何阅读一篇文献——专业文献的分析型阅读》这门课,上过课的同学普遍反映,原来要这样读文献,自己之前顶多就是看看,随手在旁边做个眉批就完事了,合上书也没有什么印象。这不行,这属于线性阅读,不能满足论文写作的需要。这部分也可以看我写的帖子《研究生们,你这种文献的读法根本做不出毕业论文》《阅读文献的时候,思维导图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仍要反思自己,而不是什么抱怨人生太苦,选择错误以及命运的作弄……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往往是看不见的,你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既然读博士是大家的选择,写博士论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那么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先别抱怨,也别感情用事,更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反思一下,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写作上的困难折射的是你的哪些短板?是不自律?缺规划?耐不住烦?不投入等人格上的短板;还是思路不对?理解错误?方法错误等认知上的短板?只有这样你才能用博士论文照见自己,一味的抱怨,抑郁、放弃甚至失联逃避都是你选择放弃面对自己,也放弃了一个认识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再咬牙坚持一下,你会遇见一个不同的自己。

相关链接:

1.从教育学角度看,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2.研究生们,你这种文献的读法根本做不出毕业论文

3.阅读文献的时候,思维导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讨论讨论 精选讨论内容

群青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心理学的本科生,您文中提到“性格有短板”,在我们的学科中是不太适合的。心理学中把“性格”称作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有先天性,且成年后基本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可以说,某种人格的人适合读博士,而不宜说某人读不好博士,ta的人格有缺陷;人格有缺陷是病理性的,与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并无太大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情绪和认知方式等方式来帮助我们渡过博士生涯,这也是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

冰天雪地

《如何阅读一篇文献——专业文献的分析型阅读》这门课有线上的吗,想听

邱大稳

那位自称心理学的同学,您好,我也是心理学的,性格不等同于人格,人格分为性格气质认知风格等,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塑造的,性格有好坏之分。因此我觉得文中说性格短板是可以的。如果非要挑刺,那可以表达为不同学习风格的人吧,比如学习理论中有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等这些不同的学习者类型。但是文中老师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对于学习的影响,性格中有懒惰,消极等特点的人在论文学习上可能存在障碍。所以老师提出要找自己性格的缺陷来发现写不出论文的原因。另外,同学的表达中说性格是稳定的,可能是记错了,人格成分中较为稳定的是气质,但也可能因为某些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改变。在我看来,心理学从来不认为人是不可以改变的,是被动接受遗传基因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后天学习改变的,所以,永远不要放弃变成更好的人的希望!——以上内容中人格部分解析参考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人格章节。学习理论部分参考陈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部分章节。

余下27条讨论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