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中医高手必须得师承吗?

今天,我们暂来说一说,“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问题。

1、世家:高水平中医的长久、持续传承发展似乎从古至今就没有过成功范例

而世家难出大家,似乎是中医一直以来的一种尴尬情形。

高水平中医的长久、持续传承发展似乎从古至今就没有过成功范例。这是为什么呢?

2、高手:思维与理法是高手之所以为高手的关键所在

一个人的素养决定了他的人生追求,若这个人胸无大志,整日只是思量着如何吃饱饭的问题,那他从事一门行业的目的也仅仅停留在了解决温饱问题上,这就注定了这个人只会去关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各种可以给他带来即时利益的技术,而不会去追寻技术背后的“道”。

在古代,虽然有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为医生群体挣了莫大的门面,然而习举子业仍然是绝大多数文化人的追求,许多大医家亦是科举屡屡受挫才转行做了医生。

医学并不是热门专业,精英人才大多不会学医,医生队伍的人才素质并不高;而且医学的准入门槛也不高,没理论没知识、拿着几个偏方秘方便可走街串巷的铃医遍布大江南北,医生队伍的医学素养良莠不齐。

因此,在古代,对医道的热爱只是极少数人的精神信仰,而医学更多被人看重的是技术。

对于大多数想掌握几手技术以保衣食无忧的人来说,父辈、老师所教授的吃饭家伙足够迈小康了。因此,中医大家们辛辛苦苦达到的境界并不被他们的后人、弟子重视,多数人在中医大家这里更想得到的是被高手们视若草芥的几道验方、几手技巧,高手们视若珍宝的思维、理法却不被理睬。

一位医学大家之所以能被称为大家,乃是因其具备了合乎天地之道的思维,掌握了经典中的理法,能够以更高的眼界看到同时代医学的不足,跳出同时代的医学格局,突破当时的医学风气,突破同时代医生的诊疗瓶颈,从而展示出了超凡脱俗的疗效。

思维与理法是高手之所以为高手的关键所在。

然而高手的后人、弟子们却舍本逐末,贪图于简单易学、能够速成的经验继承,以有能力吃饱饭作为学医的目的,须经千般磨砺、锤炼的思维、理法自然便被弃之脑后,医学的传承实际只成了经验的继承。而不肖弟子们又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各种临床经验、技法秘而不宣。

3、自古:绝大多数人干得都是孙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勾当

中医自古至今一直有大量的所谓秘方、秘法流传于世。然而,除了像长桑君传给扁鹊、公乘阳庆传给仓公的禁方是真正的秘授真法外,绝大多数人干得都是孙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勾当,将先辈、老师的经验、技法藏着掖着,绝不示人,被人知道了,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便保不住了。

这种秘而不宣一方面让这些人安于已掌握的东西而不思进取、不知变通,在胶柱鼓瑟中将先辈根据临床实际的千变万化而运用得灵活多变的东西变成了守株待兔。

经验性的东西随着思维、理法的丧失而逐渐僵化死板,终至无法切合临床实际而被抛弃。另一方面又让医学的交流、传承变得更加困难,许多经验、技法便在这种秘而不宣中从此销声匿迹,先辈高手所留下的东西从而彻底荡然无存。

这便是许多高手苦于无人传承自己的学问,宁可把一身本领带进棺材也不愿轻传的原因。

早在《内经》时代,就有了“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的传道授业誓言,愿意精研医道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了高水平中医传承的断代。

4、规律:所有的大高手都对医道有着无比坚定的恒心与热爱

通观大高手们的成名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固有规律,那就是,所有的大高手都对医道有着无比坚定的恒心与热爱,对更高水平的医术有着持续一生的追求,对自己永不满足,精益求精,永远不停地让自己进步。

相比之下,高手们的后代、弟子虽然有明师指点,却少了那份对医道的热爱;先辈们的光辉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固步自封,小心翼翼守着父亲、老师遗留下来的一点成果,却少了那份不断突破自我、对更高水平医术的追求。

在父辈、老师名声之下的安逸断送了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的大好前景。即使老师倾囊相授,弟子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而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于是便一代不如一代。这种境况在世家子弟中尤为明显,世家难出大家也便不足为奇了。

5、现代:仍沿袭古人之流弊

事情到了现代,仍没有好转的迹象。当今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发展中医,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矢志精研医道、追求更高境界的“铁杆中医”,人才已不是限制中医传承的“紧箍咒”。

然而,中医的传承却面临了更大的困境,中医传承的局面更加复杂。当今中医的传承多宣传“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仍沿袭古人之流弊,仍是导致名医之后、之徒子徒孙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然较之古代又有了更多的困境。

▼其一

由于近百十年以来的中医教育严重西化,以院校教育为代表的主流中医教育早已无法将原本的中医思维、理法、知识传授给中医学子,导致绝大多数优质的中医学子苦读数年仍不得门径,或完全接受院校教育的异化中医体系而不自觉,中医本有的生命力由此无法传扬。

▼其二

在院校教育中得不到满足的学子们,为了寻求心目中那中医本来的境界,转而向社会上流行的学派、民间有名的中医学习。因学子们对中医的热爱,故这种学习更加虔诚,许多学子对己之所学深信不疑。然而社会所流行之学派、民间有名的中医多并非实至名归之高手,所流行之学问多所伪饰,看似传统,实非经典;所流行之思维、理法、知识多所异变,实非中医之本来面目。此种境况限制了许多愿精研医道之人才的进步,使其误入歧途,中医学子由此被所谓学院与民间双杀。

▼其三

中医水平的高低多根据其职称、头衔而定,并无根据临床水平客观评价的体系建立,现实情况便是掌握中医师承教育、中医临床教育的名老中医、主任、教授、专家多非真正意义之中医高手,故主流的中医传承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资力量这一根本点上便已坏掉,然学子们仍虔敬不疑地跟着这些水平有限甚至低劣的中医学习,在被老师的名头遮住眼睛的同时,对中医的眼界也被禁锢在了中医的山脚下。

▼其四

中医传承形式主义,许多所谓的传承只是走形式,名老中医师资资源分配不合理,青年医师难以密切接触到高水平明师。高年资、高职称医师占据了更多的名老中医师资资源,然其思维已然定型,难有更多改变,且许多人多图某某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之虚名,实未受名老中医学术之实,更无勇于突破自己现有境界之心力。相较而言,青年中医思维尚未定型,有极大可塑性,且对中医满怀热忱,对向更高水平的突破有极大愿望,若受明师教诲,在传承之上更会有发展突破之无限可能,然却因身份地位较低而难以亲近名老中医。

千百年来,中医的师带徒均是徒弟与师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吃穿用住都在老师家中,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接受老师的教导与熏陶,更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的思维方式,更全面地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然而政策的强制化资源分配掐断了中医正常的师徒关系,让名老中医难以遇到合适的传人,将自身学术传授给心仪的弟子,也让中医学子难以接触到心仪的明师,传承中医薪火。

6、出路:要想成大家,还要靠自己

仓公拜公乘阳庆为师之前曾拜另一名医公孙光为师,求学于公乘阳庆后已能“知病死生,论药用所宜”,仍不满足,继续四处拜访名师,尽采众家之所长。

两千年之后的叶天士承渊深家学,年少成名,又拜师十七位,将诸家精华融会贯通,医名盛于天下,仍“无日不读书”。

金元四大家的首座刘完素可谓皓首穷经,苦研《内经》三十五年,终至大成。而传至朱丹溪这里之所以能再至巅峰,皆因丹溪翁勤求医道,承刘、张、李三大家之学,是金元医学的集大成者,而仍能不拘前人之论,多有突破。

正如仲景先师所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亦正如药王孙思邈所说:“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正是因为这份对医道的不断追求,对医术的不断突破,才让这些中医大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在当前的中医环境下,师徒传承这件事已不是成为中医高手的必备条件,盲目信赖所谓“名师”甚或有可能成为进步的障碍。向“名老中医”学习只是攀向中医高峰条条大道中的一条路径,而这条路径并不能直接通向山顶。师承虽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突破师承的形式、积弊。正如前文所说,历史上的多数大医家都是“高手一代”,而有着高手作为明师的二代、三代乃至数代之后多湮没无闻。只有如朱丹溪的那份勤求医道与勇于突破,才再创了辉煌。因此,要想成大家,还要靠自己。

靠自己“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靠自己“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靠自己不断追求医道,不断突破医术,对自己永不满足,精益求精,永远不停地让自己进步,让自己具备合乎天地之道的思维,让自己掌握经典中的理法,让自己能够以更高的眼界看到同时代医学的不足,让自己跳出同时代的医学格局,让自己突破同时代的医学风气,让自己突破同时代医生的诊疗瓶颈,从而展示出超凡脱俗的疗效。

子午流注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的盛或衰来进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医学上第一次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观念,这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地方。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自然界日夜更迭和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是息息相关的。能够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进行身体调养,才能让养生效果事半功倍。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从字面看,“子午流注”是由“子午”和“流注”组成的,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

具体地说,子午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也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线。“子”和“午”是时间的两个极点,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

“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流注”从狭义来说,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诗经》:“如川之流,丰水东注”即为此意。这里借用“流注”是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

子午流注将人体气血运行比拟为水流,从子时到午时,再从午时到子时,随着时间先后不同,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经脉流注,时穴开阖,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纠正机体偏盛偏衰。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上的体现。

总之,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的。如果掌握了它的精髓,在临床中,你就能成为中医中的高手。

2004年八月的一天下午5点多钟,相熟的李老师手捂着胸口来找我,她说:「我一到下午5点就胃疼的厉害。」我一看这是在肾经的时间里(17~19 点),一定是肾经不通,使肾水不得温煦,寒气犯胃所致。我顺手给她按摩肾经,结果真是不通则痛,她疼得直叫,但胃却不疼了。 李老师很惊奇,她告诉我因为胃痛连检查带治疗已花了三千多块了。我又在每天18点给她按摩了一周,后来我回访了李老师,她说胃再没疼过。

诚望大家记住上面这张图,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每天子午流注的循环走向是从肺经开始到肝经结束,如此循环不停。为了大家便于记忆和使用,给大家列成以下时间表。

03~05点 寅时 肺经

05~07点 卯时 大肠经

07~09点 辰时 胃经

09~11点 巳时 脾经

11~13点 午时 心经

13~15点 未时 小肠经

15~17点 申时 膀胱经

17~19点 酉时 肾经

19~21点 戌时 心包经

21~23点 亥时 三焦经

23~01点 子时 胆经

01~03点 丑时 肝经

诀窍:如果你在哪一经对应的时间里发病,那你就是哪一经不通,病根就在这一经,您按摩这条经就好了。

比如:你在肝经(1~3点)咳嗽,就说明肝经不通或肝有火,即中医所说的木(肝)刑金(肺)。《黄帝内经》咳论篇第三十八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以上就是真传哦,望您能掌握子午流注,准确判断病因,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下面贴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以方便大家掌握十二条经络。

▌一、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二、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三、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四、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新经络公众号提示: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六、手太阳小肠经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七、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八、足少阴肾经

酉时(17点~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九、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十、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十一、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十二、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我是一个中医人,我始终相信中医,并且会发挥自己的能量,服务更多的群众,让中医在每一位中医人的努力中发扬光大!

从古至今,社会对于医生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合格,而是非常严格。因为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性命攸关的角色,来不得半点马虎;临床必须态度和蔼、悉心诊治、业务娴熟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明代名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更是提出“医家十要”,要求医生必须做到:“存仁心,通儒道;精脉理,识病原;知运气,明经络;识药性,会炮制;莫妒忌,勿重利”。问奉文医生就是这样一名好中医。

他经常说:“不要总是以效果慢为理由给自己开脱,治病效果慢那是没有找对治疗的方法,我们要时时刻刻多学习、多钻研,寻求快捷有效的诊疗方案,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还要努力成为一个好医生。

而作为现代的中医,光靠这些恐怕还不够,还得会科研,能科普,精临床,善沟通,懂管理,能中能西,简直是个综合高手。

1

会科研

科研虽然被不少的中医所诟病,但我觉得科研对于中医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中医历来都是兼收并蓄,现代科技发达,我们为何不能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科研把中医一些难于弄明白的内容进一步地了解清楚,解释其中的机理呢?所以做一个会科研的现代中医挺好。

2

能科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对于中医知识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若能把中医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简单明了、短平快的文化快餐,让大众明白,这也是现代中医的一种能力,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3

精临床

中医的生命力就在于临床,一个中医,您说的再好,若临床不行也是枉然。

因此作为一个中医,必须不断地提高临床技能,能治病,治好病,我想这也是很多中医学子的梦想,因为治愈患者的那种自豪感以及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4

善沟通

现代医患纠纷比较多,如果一个医生临床沟通能力比较强,善于和患者交流,那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好,同时也是对患者好,理解才能平等,良好的沟通才能医患紧密地配合,达到医患皆认可的诊疗效果。

5

懂管理

管理患者、管理自己的时间、参与科室及医院的管理等,医院越大,日常事务越多,只有懂得管理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

6

能中能西

会中医的同时也应会西医,中医、西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但中医要好,西医也不能太差。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大医精诚论》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问奉文立志以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恪守医德,精研医术,为造福临县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前辈一样,

成为中医高手?

相信每一个学中医的同志,刚刚踏入医学院校,或者刚刚接触中医之时,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

远的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胡老、李可老中医,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成为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我们都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屡起沉疴,妙手回春的神医,用现在的话就是高手。

但是,行医多年后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

临床时间越长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偶像们越远,困扰自己的问题越多,疑惑越多。

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前,自己心中却了无分寸。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治病疗效不佳。

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像前辈们一样的高手呢?

医圣仲景画像

—2—

原因之一:舍本求末

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来一个眩晕的病人,首先不是先去进行望闻问切,而是先定性为颈性眩晕,然后纠结于X片上,哪一节颈椎出了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

试问,哪一节椎体有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对我们开方用药,辨证取穴有哪一点帮助?

我们有没有学过,老师有没有教过我们,椎间隙变窄了,应该用哪味药?应该取哪个穴位?

从我最近两例病人,疗效由不好,到最后痊愈,我体会很深。

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舍本求末。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我们在日常诊断中有多少时候是真正进行了辨证论治呢?

来个感冒病人,不是先辨阴阳寒热,而是先想到了要抗病毒,不论寒热,金银花、板蓝根,一起上;

一见发烧,双黄连、柴胡一起上;来个腰疼、腿疼,往往是哪疼扎哪,把辨证取穴抛到脑后,侥幸命中沾沾自喜。

但更多时候,却限于疗效不好的疑惑中。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开方毫无把握,扎针只会扎阿是,或者是一些看上去更像是耍小聪明的特效穴。

—3—

原因之二:基本功没打好,

却整天想着成为高手

行医这些年来,我发现我们中医界好大喜功,浮夸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

想想我们的老前辈,那么高的水平,都还秉烛夜读到鸡叫,而我们现在中医人呢?

读过《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有几个?

搞针灸的,著名大家承淡安先生每天晚上坚持练针,我们有几个能做到?有几个读过《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

基本功没打好,却整天向往成为高手,无异于异想天开。

—4—

原因之三: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则报道,说某高校研究生用小白鼠做实验,来论断某方药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看了之后,我只有哑然失笑了。

看看我们的中医研究者都在做什么?不客气的说这真是在给中医丢脸,抹黑,他们整天这样研究能成为高手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的一个同学,铁杆中医,致力于经方治病。一天遇见一个在他们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本来想要向他讨教一二,却不料,老中医竟然不识四逆汤。

这位老中医有心脏病,常年自治效果不好,我同学说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脏病效果很好,老中医竟然不知道四逆汤为何方。

不但不信,还说伤寒论太老,过时,不科学,应该多学杂志上所写的现代方,和各医院的协定方,令我同学好是失望。

这位老中医一辈子了,也没成为高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闲暇之余有没有郁闷过,自己为什么没成为高手。

中医必学的《黄帝内经》,你学会了多少?

—5—

原因之四:忽视经典

凡是问为什么,大都有内因、外因两个因素,上边说的是我们自身原因。再说外部因素。

看看我们的教材,为了响应中西医结合的号召,教材编的是不伦不类。

先看中药学,每一味药的最后,必然会写上这位药含某某化学成分,对某些症状有某些反应,或者小白鼠吃了后有什么反应。

再看方剂学,每个方子后面会写上,治疗某某西医病名。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医生,一见发热上双黄连,谓之能消炎、抗病毒,或者是看见某个病生搬某个方,把辨证论治抛到九霄云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意识到,要振兴中医,必须回到经典上来。读经典是振兴中医的一条正确大道。

但是现在的中医学院里,四大经典都是选修课,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没有英语重要。

再到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看看,那里云集了本省的各大中医名家,但再看看,有几个用经方的。真是屈指可数。为了经济利益,哪个不是二三十位味药往上堆?

相信所有的中医者,谈起来都会说《内经》是基础,《伤寒》是根本,但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这些经典?高手不是说出来的。

都在说旧社会万恶,民国时期混乱,但就是在那万恶混乱的社会,我们却培养了那么多让我们现在敬仰的医界高手。

在和谐美满的现在社会,我们为什么却培养不出来哪怕一个高手呢?这个问题是老话题了,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6—

原因之五:触目惊心的中药造假

再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病人,是搞中药研究的,攀谈之中,他说了一句话:中医将死于中药之手。

听起来恐怖吧,但我对他的话是严重赞同的。

看看现在是中药质量,到处都是假药,劣药。到亳州中药市场看看,真是触目惊心,想买到真正的所谓道地药材,还真不容易

我浸淫中医也算有好几年了,对中药也算略知一二。

我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发现在我给病人所开的麻黄汤中无一例发汗者,我很郁闷,决定亲身试药。

恰逢自己感受风寒,于是自己开了副麻黄汤,喝完之后,净等出汗,两个小时过去也没见一滴汗出。

这是第一次,我当时想可能是麻黄量用小了。第二天麻黄45克,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杏仁20克。

当我按《伤寒论》要求先煎麻黄去上沫时,却没发现什么“上沫”,药喝了之后,又是净等汗出,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出汗。

当时我就想,我是该怀疑这药呢,还是该怀疑仲景先师。到后来得出结论是所用麻黄乃是假货。

再看看我们经方派常用的几味药,半夏,我身处郑州,据我调查在郑州各大药店能买到正品半夏的只有两家药房,其余全是以水半夏冒充。

附子,现在火神派流行,很火的一味药,但附子的质量呢,炮制的工艺严重违背传统,你敢放心大胆用吗?

能举得例子太多了,中药的问题,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再高的水平,也许仲景再世,开再好的方,用这样的药,高手也得变成……

—7—

结语

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我们都应该想想。

最后,祝愿每一个立志中医的都成为高手,但要明白,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

努力吧,想要成为高手的人。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