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赏石园,领略奇石美玉的魅力(2)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之化石厅

对于古生物,小朋友比较感兴趣,他能够如数家珍般地认出这些化石,而我只能一边听着他的讲解一边看着说明的标牌,来脑补这些其实在早年的生物课本中也很熟悉的生物。

这些据说是私人收藏的化石各类十分丰富,架子上陈列着的菊石,形状优美,仿佛是一尊天然的艺术品。

菊石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泥盆纪至白垩纪,最早出现在距今大约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初期,在中生代时曾经十分繁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那时候,恐龙也开始到陆地生活。

到白垩纪末期,因为气候恶劣等等的原因,菊石和很多海洋生物一起遭遇了灭顶之灾,从此从地球上消失。现在我们可以购买的著名观赏螺鹦鹉螺可以称得上是它的近亲,同样有着几乎完美的圆形。

菊石贝壳的形状多种多样,除了我们熟悉的旋转形,还有三角形和锥形。它们的壳也分前后背腹,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最小的仅有1厘米,而大的可以达到2米。赏石园的菊石虽然不至于有2米的直径,但也有1米多,个头相当的大,让人看得十分震撼。

三叶虫是我们在教科书上不吝出现的一种远古动物,它生活在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它的全身很明显地分成头、胸、尾三个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上有两条纵向的背沟,把背部分成大致相等的三片,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三叶虫。它们灭绝于2.4亿年前的三叠纪,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约3.2亿年之久。

典型的三叶虫的眼睛是复眼,每个透镜都是一个排列为六边形的棱镜,据说是由方解石组成的,因此可以提供相当佳的视觉效果。而有一些三叶虫则是瞎的,可能它们生活在深海的海底,那里由于没有光线,所以用不着眼睛。

直角石是我们这些书呆子并不熟悉的动物,它们有着一个尖尖的角,身体则略长。其实它属于鹦鹉螺类,化石分布很普遍,世界各地的海洋地层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尤其在石灰岩中分布更广。

在瑞典的厄兰岛,很多矿场都发现了美丽的直角石,化石壳因为地下水矿物质而有不同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和褐色的。它们和菊石化石共生,生存的年代应该大体相类。

中华龙鸟是在我国发现的化石,开始的时候以为它是一种原始的鸟类,所以定名为龙鸟,后来经科学家们证实,它其实是一种小型的食肉恐龙,根本不是鸟类。它们生活在距今大约1.4亿年的早白垩纪,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似的纤维状结构,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把它当成鸟,大概就是因为这部分的构造,很可能就是羽毛的前身。但是它并不具备飞翔的功能,主要的作用是保护皮肤和体温。或许这个时候,恐龙已经开始从陆地向空中发展了,可是还没有等它们成为空中的霸主,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始祖鸟是另一种以鸟命名的小型恐龙,它们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头部像鸟,有爪子和翅膀,可以进行短距离的飞行。尾巴很长,由很多根尾椎骨构成,因为身上已经有了鸟类的羽毛,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因此命名为始祖鸟。后来被证实,它们其实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它们成为侏罗纪时期唯一的羽毛证据。

在中华鸟龙和始祖鸟的旁边,还有一种小型鸟类的化石,有点像鹌鹑,有着细长的双腿。它们可以栖息在树上、沙漠或者田野,对生存的环境应该并不是很挑,但是在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灭绝了。

幻龙是鳍龙类的一种,与蛇颈龙和盾齿龙有着相当近的亲缘关系,生活在距今大约2.43亿年的三叠纪时期。它们的颈部非常发达,大约可以占到全身总长的三分之一左右。尽管它们生活在海洋里,但是它们的四肢相当发达,可以推测它们也能上岸捕食,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爬行动物鳄鱼。除了扁长型的尾巴和四条小短腿,它们同样长着一张大嘴巴,里面生长着钉子状的尖牙。

幻龙的体型相差很大,小的只有36厘米,而最大的可以长达6米。这些巨型的海洋生物,或许是当时的海洋霸主,地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鲨鱼。菊石,就是当时幻龙的主要捕猎对象之一。我国贵州省兴义县还发现了兴义龙,这种幻龙的品种个头属于中等,头的前部宽而钝。可见当时的云贵高原,在2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鱼龙也是一种古代的爬行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外形很像鱼,四肢已经演变成了鳍脚,更加适合游泳。它与幻龙不同,颈部极短,眼睛很大,吻突比较长,牙齿十分尖锐,性格凶猛,在侏罗纪的时候最为繁盛。据说最大的鱼龙体长超过20米,体重可达80吨。我国的古生物学家曾经在珠穆朗玛峰海拔4800米的高山上发现西藏喜马拉雅鱼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脊椎动物化石。这种凶猛的海洋生物,也没有逃过地质的变迁,在白垩纪的时候就灭绝了。

鳄鱼化石的年代在1.95亿年前的侏罗纪,很难想象今天仍然生存得很滋润的鳄鱼,竟然是与恐龙生活在相同的年代,在恐龙灭绝的时候,它们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直到今天。

最漂亮的要数海百合,这种始见于早寒武纪的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洋里,有很多条腕足,身体呈现出花朵的形状。海百合化石,就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它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生长着触手,很像蕨类植物的叶子,让人们认为它们是一种植物,其实它们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恐龙和恐龙蛋应该也是化石厅里的珍品,恐龙化石是鹦鹉嘴龙,它有一张酷似鹦鹉的嘴而得名。别看它长得似乎很凶猛,其实人家是植食性的小型恐龙。

恐龙蛋有单个的,也有半窝。这些蛋算不得很大,想必也不是霸王龙之类的大型恐龙的蛋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海洋动物的化石,某些鱼类听所未听闻所未闻,有的几条一起成为化石,有的则是单独成条,还有的甚至并不完整。还有龟类的化石,看上去像是陆龟的种类。

沿着路线一路看来,不是不感慨的,这些曾经在数亿年前盛极一时的动物,就这样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如今的我们,只能从化石来窥其一鳞半爪。或许,还有更多的动物,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吧?

自由行:无锡中华赏石园之化石厅

12月初冬

(0)

相关推荐

  • 化石印记,羽毛的秘密!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时间里, 地球上的生物从出现到繁荣, 始终在不断演化着! 今天,当我们 看到鸟类长有羽毛, 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时, 并不会觉得惊异. 那么,羽毛究竟是 如何形成并演化的? 始祖鸟化石( ...

  • 恐龙的独门绝技

    在中生代的舞台上,弱肉强食,恐龙成为最耀眼的主宰.毫无疑问,由于肉食性恐龙霸占着食物链的顶端,那些杂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战战兢兢地度过了漫长的一生.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为了生存与繁殖,恐龙都进化出了哪 ...

  • 中华赏石园,领略奇石美玉的魅力(5)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之中西南厅 从厅名就可以知道,这里陈列的应该是祖国中部和西南各省的奇石名品.不过位于中原的河南,则放在了西北厅,而地处东部的南京雨花石,竟也在这里占了一席之地,就不知道是什么 ...

  • 中华赏石园,领略奇石美玉的魅力(4)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之西北厅 祖国的大西北主要是新疆和青海,新疆不用说,真正的地大物博,在自治区境内旅游还得乘坐飞机往来,不然光在北疆随便坐趟火车就得十一二个小时,这时间实在是伤不起.青海虽然比 ...

  • 中华赏石园,领略奇石美玉的魅力(3)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之矿晶馆 光华国际矿晶馆应该是女人都会喜欢的展馆,因为里面的矿晶大多是制作首饰的原材料,比如我们熟悉的水晶.玛瑙.黄金等等,每一件矿晶都展现出迷人的色泽. 门口,是两方形状不 ...

  • 中华赏石园,领略奇石美玉的魅力(1)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之绪厅 在鸿声下车的时候,发现751路支线的车还有差不多大半个小时,咬咬牙决定步行前往中华赏石园,途经生态园,一路上风景虽算不上独好,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虽然这段路是长了点, ...

  • 中华赏石园,看不尽的锦绣奇石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 中华赏石园位于吴文化博览园主体功能区北入口,公共交通不是太便利,从鸿声下车后乘坐751支线,大半个小时才有一班车.不过,北依泰伯渎.东邻梁鸿湿.南接鸿山遗址公园的赏石园,门 ...

  • 走向当代艺术的中华赏石。

    祝贺安徽<远古的记忆天雕艺博馆>艺术资产于2021年3月在深圳文交所成功上市 文/中国观赏石协会灵璧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李力 在中国,一个新的文化艺术时代已经到来! 2020年10月18日 ...

  • 经济影响下的赏石文化:奇石审美导向从日本到台湾再到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的赏石文化几乎是停滞的.同一时期因为台湾的经济发展较快,赏石艺术开始在岛内士绅间流行,在1967年左右台湾民间成立了第一个地方上赏石团体"花莲县奇石 ...

  • 每日一品丨走向当代艺术的中华赏石——灵璧石

    中华赏石文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儒家之经典<书经>中,就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篇记载石头的文章<禹贡>.文中就记载了有一怪石列为给禹王进献的贡品,开创了中 ...

  • 赏石杂谈丨奇石常有,赏石之人可有?

     "居无石不安,厅无石不华,斋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 赏石文化古而常新. @奇石观赏 自古,文人墨客.风流雅士多以石为爱,对奇石多有敬畏.他们认为奇石来源于大自然,吸天地之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