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要让“伪奋斗观”蒙蔽双眼!
小贝求职致力于成为一家有强烈使命担当和价值情怀的领军教育集团,已帮助800+海内外商科学子斩获满意的offer。我们将以拳拳之心,争做全球职业培训教育的实践者、领航者。关注小贝,你能得到关于泛商科和金融求职的一切!
近期,“畸形的加班现象,扭曲的奋斗观”等极端案例不时会登上互联网热搜榜。从拼多多员工加班猝死,到“因父去世请假8天未获批强行休假被辞”,此类事件发生不绝于耳,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愤慨和共鸣。
在所谓的狼性文化企业的宣传下,他们宣扬的“奋斗观”严重走偏变味。宣扬这种奋斗观的阵容中,不乏我们社会最为推崇的一些明星企业家。他们的说辞本身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又天然带有主角的明星光环,因此具有强大的迷惑性。
有的单位把员工超长时间工作、得不到适当休息视为“硬核奋斗”。有的企业强制推行“996”“大小周”等工作模式,名曰“自愿”。
有的企业实行过于严苛的考核制度,迫使员工在巨大压力下日夜加班。
凡此种种,让不少人“睁眼就工作,闭眼就睡觉”,超时工作、熬夜加班成了生活常态,成为打拼者们“不可承受之痛”。
当我们回过头看来,其实不难发现,社会正盛行着一种“伪奋斗观”,在这股洪流下的年轻打工人们,已被压得喘不过气。
典型的伪奋斗观口号有几种类型:
道德绑架式: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发动心理攻势。
“公司给你发工资,你就得奉献”“你不加班,就是耽误集体进度”。
言语激将式:打鸡血般的励志,让你不容置疑。
“年轻人就该用命换钱” “996违法、违反情理,这都不是事,只要一个“奋斗”就够了:不奋斗,哪来的未来?”
心灵鸡汤式:温情说教,灌输“大道理”下掩盖的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诡辩论。
“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言传身教式:结合自身经历用一派过来人的姿态进行长篇说教。
为了“夯实”这个逻辑,“成功者”拿自己的“忘我工作”现身说法:“很多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你还有能把事情做成本事”“凡是老老实实8小时上班的就是不努力,不奋斗,求安稳,“没有未来”。
需要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种伪奋斗观无异于对奋斗精神的解构,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消解,它一再被端出来,将对弘扬奋斗精神的时代主旋律构成干扰,有思想上造成混乱的危险。
圆梦须拼搏,成功靠奋斗。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实现国家发展蓝图,还是成就个人梦想,都更加需要艰苦奋斗、不懈奋斗,都更加呼唤敢闯、敢干、敢拼的精气神。
但是,拼搏不是拼命,勤劳不能过劳,漠视劳动者权益、透支劳动者健康的所谓“奋斗”,绝不是什么“福报”,这既违反劳动法,更背离奋斗精神,其社会危害性不可小看。
而真正的奋斗,是心怀梦想并为之付出辛勤汗水,是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而勇于登攀,是劳动者创造价值并享受劳动成果的过程。
一个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既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业绩上扬,更能在共享发展中让员工的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一切的奋斗,都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奋斗始终不变的价值取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弘扬奋斗精神的应有之义。我们需要的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奋斗精神,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敬业尽责的奋斗精神,把这些割裂开来,奋斗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真正奋斗的人,他的周围不必要充满紧张的竞争,不断的鼓励,同行者的陪伴。因为通往成功的路,往往是孤独的。
因而,既要治理畸形加班现象,更应正本清源,大力破除其背后的扭曲价值观。
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以奋斗为幌子,行竭泽而渔的畸形加班问题,必须依法加强监管,敢于动真碰硬,让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长出“牙齿”,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愿你的奋斗,始于内心,源于热爱,衷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