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管狭窄症诊疗指南
内容摘要
适用于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定。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不属于本《指南》范畴。
定义
颈椎管狭窄症是指由于外伤、劳损等因素,引起椎曲紊乱,导致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使该平面椎管空间变窄,颈脊髓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综合征。
颈椎管狭窄症既往文献称“脊髓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痿证”、“痹症”范畴。
诊断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有慢性劳损的因素,或有外伤史。
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自觉下肢麻木,肌肉发紧,步态不稳,头重脚轻,有踩棉花样感觉;或上肢发抖、无力,手指精细运动功能障碍;胸部或腹部有束带感;或心悸、睡眠欠佳、头晕、头痛;严重者有痉挛性不全瘫,甚至大小便障碍。
体征:颈部僵硬,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受限,棘突旁有压痛。
上肢可出现一侧或两侧的感觉减退,肌力下降,持物不稳,精细动作困难。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霍夫曼(Hoffmann)征阳性。
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为其首发症状,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步态不稳,下肢多有感觉障碍,深感觉存在;或下肢肌张力增高,呈不完全性痉挛性瘫痪;膝、跟腱反射亢进,踝、髌阵挛阳性,肌痉挛侧的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阳性。
感觉障碍平面不规则,躯干部常从第2或第4肋以下感觉障碍,部分患者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出现痛觉、温觉与触觉分离现象,多为脊髓半侧受压所致,即半切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颈椎X片上可见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不对称,颈椎曲度减小、变直或反弓,呈Ⅲ—Ⅴ级,或椎体呈阶梯状改变,或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有韧带钙化。椎间孔变小、关节突关节重叠等。腰椎X线片见腰椎曲度变小及侧弯,椎曲呈Ⅲ—Ⅴ级变化。(腰椎曲分级标准见附录A,以下各病同)
2 CT检查
可以显示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钙化、多个椎间盘突出、黄韧带的增厚等情况。
3 MRI检查
显示多个椎间盘突出,椎管节段性狭窄,或有后纵韧带钙化或黄韧带增厚等。
4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神经体感电位(SEP)潜伏期平均值延长者为传导障碍,提示脊髓、神经压迫性损害。
鉴别诊断
凡有脊髓刺激或者损害的病变均需与颈椎管狭窄症相鉴别。从X线摄片或CT扫描即能将颈椎骨折脱位、寰枢椎半脱位、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骨结核、骨肿瘤等病明确诊断。此外尚有以下几种疾病需与本病相鉴别。
1 脊髓肿瘤
在疾病的早期,单凭症状和体征甚至X线摄片,颈椎椎管内肿瘤和颈椎管狭窄症难以鉴别。脊髓肿瘤一般症状呈进行性发展,到了晚期则可出现四肢完全性瘫痪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现,进展速度比颈椎管狭窄症要快得多。颈椎管狭窄症除非发病后颈部受到外伤,较少出现完全性瘫痪的情况。X线摄片可见椎管扩大或椎间孔变大。MRI检查能明确椎管内肿瘤的诊断。
2 脊髓空洞症
好发于20—30岁男性,感觉分离为其重要的特征,即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存在。X线摄片正常,MRI检查可直接发现脊髓上有空洞形成。
3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本病可有广泛的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各种表现,呈进行性发病,但无感觉障碍及括约肌障碍,罕见智能及精神障碍;有肌束颤动;肌电图检查可出现前角病变的典型改变;颈椎X线摄片无改变;腰穿奎氏试验通畅;脊髓碘油造影无梗阻。
4 后纵韧带骨化症
本病可与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存在。其X线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方相当于后纵韧带部位有密度增高骨化影,大小形态不一。CT检查能准确了解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态、成熟度、位置、范围、对脊髓的压迫等情况。
辨证
1 肝阴不足证
头晕目眩,胸闷心悸,睡眠不宁,四肢麻木、颤抖、无力,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舌苔白,脉弦细、无力。
2 督脉阳虚证
四肢发冷,疲倦,自汗,便溏、尿频。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虚无力。
3 气滞血瘀证
颈部及/或四肢疼痛,疼痛呈刺痛样,部位固定不移,夜间尤甚。舌质紫暗,苔薄,脉弦细、涩。
治疗
1 治疗原则
理筋,调曲,练功,以上病下治为主。
2 治疗方法
1 药熨法:
对颈胸背部进行膏摩药熨,缓解肌肉紧张粘连。可将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中药打成粗粉,加酒、醋各半拌匀,加热后纱布包裹,在病变局部热熨致皮肤潮红。
2 针刺法:
选用颈夹脊穴和胸椎的华佗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等穴针刺调压;四肢穴位按循经取穴。可配合电针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一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第二个疗程。
1 正脊骨法:
以“提胸过伸法”及“胸腰旋转法”为主,用以调整颈、胸、腰椎曲度和椎体旋转。症状缓解后适当选用牵颈折顶法。
2 牵引调曲法:
采用上病下治方法为主,重点采用挂臂脊柱四维整脊牵引床行四维调曲法调整腰曲(牵引调曲法具体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见附录C,以下各病同)。症状缓解后可辨证施牵。
上述正脊调曲疗法每天1-2次, 10天一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第二个疗程。
1 分证论治
肝阴不足证
治法:滋阴养肝,祛风除湿。
主方:劳伤丸(《伤科方书》)或天麻丸(《医碥》)加减。
督脉阳虚证
治法: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强筋健骨。
主方:肾气丸(《金匮要略》)或补肾熟干地黄丸(《圣济总录》)或还少丹(《普济方》)、右归丸(《景岳全书》)、舒筋保安汤(《普济方》)加减。
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舒筋止痛
主方: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选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作用的中成药,如“颈复康颗粒”、“颈舒颗粒”。肝肾虚者,用“仙灵骨葆胶囊”。颈部贴敷活血舒筋类膏药,如“消痛贴膏”等。
脱水疗法
在腱反射亢进、脊髓水肿压迫严重时使用。
扩张血管药物
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
注意事项
1 治疗一般需3个疗程,椎曲改善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需较长时间。
2 有病理体征时慎用颈椎牵引疗法,禁用颈椎正脊骨法。
3 急性期不宜用颈椎牵引法,更不宜做颈部的按摩推拿。
4禁用旋转类手法。
5 内服或注射激素类药物,请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避免并发症。
6 注意卧床休息,尤其急性期,卧床、颈托固定,有利于症状的缓解,避免并发症。
7 如经整脊治疗3个疗程无效,或症状进行性加重,应选用其他治疗。
8 药熨时温度以患者适应为宜,避免烫伤;所用药物尽量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药熨后如局部皮肤有红点、出现过敏者,需停用本法。
9 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首先是临床症状和脊髓刺激或受损的体征,其次是相应的影像学改变,两者缺一不可。但其中更重要的是临床症状和体征。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颈椎管狭窄症百分评定法,分别记录治疗4周、6周及8周百分表数值,以分数计算为指标。
治愈:基本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颈曲恢复达II级或I级。分数增加31分以上者;部分病例基数偏高,则以总分达80分以上者。随访两年无复发为治愈。
好转: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颈曲改善1级或1级以上,分数增加5-31分者。治愈后随访有复发者。
无效:症状体征和颈曲均无改善,分数增加不足5分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19.
[2]韦以宗.中国整脊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44- 557.
[3]Ajay Krishnan,Bharat R.Dave,Arun Kumar Kambar,et al. Coexisting lumbar and cervical stenosis (tandem spinal stenosis):an infrequent presentatio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ingle-stage surgery (53 cases)[J].Eur Spine,2014,23:64- 73.
[4]俞永林.颈椎管狭窄症[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1):88-89.
[5]胡有谷,陈晓亮,刘勇.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管狭窄之间的关系及命名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03-204.
[6]WEI YI-zong,WANG Xiu-uang, DAI Guo-wen, ect. Spinal stenos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On huatuojiaji(夹脊EX-B 2)and vertebral curvature adjustment: report of therapeutic effect on 189 case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WJAM),VOL.19,No.1,30thMar.2009. (证据分级:Ⅱ级 MINORS条目评分:18分)
[7]陈斌,陈兆茹,马兰存,等.颈椎管狭窄症中医整脊学实践,第八次全国整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2012:25-27.
[8]张勤.颈复康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医学论坛杂志2005, 26(14):85.(证据分级:Ⅲ级;MINORS条目评分: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