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感传浅议
循经感传
经络现象循经感传是指以针刺、艾灸或其他方式等刺激穴位时,具有酸、麻、鼓胀、沉重等感觉,并沿着古代经典医学书籍中记载的经络路径传播的现象。“循经感传”一词于1979年全国针灸会上被统一。虽然在我国古代文献以及典籍中并没有对应的名词,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气至”“得气”与之密切相关。
深入研究各种经络现象对于阐明经络实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指引我们揭开经络奥秘的一个可靠的入门向导。实际上,不少国内外学者就是因为试图弄清这些奇特而又费解的生命现象而涉足经络研究的。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循经感传现象、各种循经病理反应,以及循经皮肤病等可见经络现象。其中,循经感传最为多见,因而特别受到重视。
循经感传历史
循经感传是指以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受试者主观上所感受到的—种酸、胀、麻等特殊感觉,沿古典经脉的路线循行游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历代医籍中都有记载。《黄帝内经》就有“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50年代初,日本的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观察并报道了一例循经感传现象显著者,推动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现代研究。
1972年,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解放军309医院,北京大学生物系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些科学家,对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1000例)中的出现率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定普遍性。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①在以电脉冲刺激井穴的条件下,循经感传阳性者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为15%-20%,但显著型者的出现率较低,不及1%,⑦循经感传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人群之中,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种族、健康状况和文化水平的受试者中,都能观察到循经感传现象。
循经感传阳性者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仅为15%-20%,1977年,北京市中医医院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人员认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证明在刺激穴位时,多数受试者虽然没有自诉出现感传,但若沿经给以另一附加刺刺激,即可查出受试者实际上已经沿经出现了感觉变化,说明引起感传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处在束被感知的“隐性”状态“。他们提出了“隐性感传”的概念,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循经感传是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据一些单位观察,隐性感传的出现率一般约为70%左右,也有出现率为100'%的报告,而且其中大部分受试者的隐性感传线都能通达经脉全程。隐性感传的出现率与种族、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没有明显关系。隐性感传的感觉性质最常见的是麻,胀和震动感,隐性感传线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间一个体在不同时问测试,隐性感传线的位置也基本不变。
循经感传的机制研究
1、细胞分子之肥大细胞论
1977年,宋继美首先提出了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之间相关的假说,即针灸可促使局部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被刺激并释放一些活性物质。
2、电生理系统论
有学者通过对患有肾病病人足部低电阻点的研究发现,其连线与足少阴肾经的走向几乎一致。王志功等经数据分析得出蟾蜍体内的电气信号传递是有一定的轨迹的,其规律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这为探索经络的本质及经络感传现象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3、筋膜结缔组织论
白宇等通过对人体标记实验的研究,发现人类结缔组织的断面图像与传统文献中记载的经络循行有一定相似性,由此提出了“筋膜结缔组织系统”学说。
4、容积传输理论
张维波等通过对体积运输理论分析,结合经络低流阻组织液通道的研究,通过与瑞典科学家的共同探讨,使得经络现象得到了合理地解释,即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是指针刺神经轴突反射,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受组织液流动的约束和运输,以容积传输的方式进行传播,进而循经刺激其他感觉神经末梢,使信号传人大脑中枢。自此,为研究经络本质及循经感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邵喧茗等亦说明了容积传输理论在治疗疾病上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其理论思想更为完整和全面。
循经感传的基本特征
1、路线:一般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则不大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
2、经感传的感性质: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例如:①针刺——一般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传;②指压和针刺类似;③电脉冲刺激——一般和指压同,还可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④艾灸——多见热感及麻感。
3、经感传的方式双向传导。在躯体(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般均可自该穴发出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
4、经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在四肢多较细,进入躯干后,可变宽。
5、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大多数远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每秒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与刺激部位、刺激方法、刺激量、温度等因素有关。
6、循经感传的阻滞。当感传自刻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ー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追点继续前进。
7、经感传的回流性。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循经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回流,到达该穴位后才オ消失。与前进的速度比较,回流的速度有的较快,有的则较慢,因人而异。
8、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脉出现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
9、循感传的效应性。当传沿经脉到达所络属的脏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便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感传的效应性不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而且可以客观显示。
10、循经感传的稳定性。对54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9名观察对象中,循经感传保持相对稳定者,在1月内占94,9%(37人),一年后降至74.3%(29人),3年后则降至64.1%(25人)。说明过一段时间后,感传可部分或基本消退。
循经感传治疗应用
循经感传与针刺临床疗效的关系十分密切,《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后世医家又进一步强调了“气至病所”的重要性。
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向病所方向的感传愈显著,针灸疗效一般也愈好。如果针刺时出现向四肢末端放射的针感,即使针感很强,放射也很明显,但疗效仍然很差。因为快速放射的针感,实际上是刺中神经干引起的感觉投射,性质与循经感传不同。这一事实提示,“气至病所”的效应并非一般神经机理所能完全解释,它是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的典型表现。它的作用不同于直接刺激病所,而有其特殊规律,是针灸治疗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问题,也是探讨针刺效应机理和途径的极好方向。
《三国志·华陀传》在叙述汉末名医华陀的针治经验时,对循经感传与针刺疗效的关系说得更清楚,“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瘥。” 福建张炜等研究发现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时,有感传者疗效明显优于无感传者。安徽俞氏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小结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经脉循行线基本一致的轨迹,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路线检测或显示出来,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并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以皮肤阻抗和低频振动波为指标检测经脉循行路线,以及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和红外辐射成象显示经脉轨迹的工作都取得比较肯定的结果。皮肤超微弱冷光和生物磁信号记录等方面的工作也在开展。虽然已能在一定条件下客观检测和显示经脉循行路线,但这些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