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给老子送大雁,为何老子伸舌头?

当年孔子在鲁国为官,一心想要到洛阳学礼,听闻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是一位得道之人,就想向老子请教大道的奥秘,于是带着弟子到洛阳求道。当时老子智慧之名天下皆知,年龄又比孔子大,于是孔子准备了贵重的礼物前去拜见。

在见面的当天,孔子给老子送了一个大雁。为什么是大雁呢?按照大雁飞行的特点来说,通常都是结伴迁徙的,形成有规则的队列,一字形或人字形,在队列中年长的排在前面,幼小的排在后面,这叫“雁行有序”,它象征着礼教。孔子在告诉老子,我是奔着周礼来的,我倡导长幼有序、尊贵有别。我是作为学生来向你请教的。见到孔子送来此礼,老子很是欣慰。当孔子表明来意时,老子微笑,告诉孔子礼乐不能拯救世界。乱世中应该像黄河水一样,上善若水。见孔子不以为然,老子说:“富人送财,仁者教仁,我勉强够得上一个仁者的称号,就送你几句话吧。”孔子等人准备洗耳恭听,老子问:“你看我牙齿如何?”孔子等人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子的牙齿:七零八落,早已参差不齐。

于是,他们摇了摇头,不明白老子的意图。这时候老子伸出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的舌头呢?”孔子师徒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这时孔子脑子里灵光乍现,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老子这时说:“想必先生已经清楚我修道几成了吧?”孔子心悦诚服地表示:“如醍醐灌顶,受教了!”午后,师徒几人便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途中,孔子如获至宝,春光满面。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孔子听后笑而不语。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说道:“火看上去可怕,而水看上去很柔和,但是死在水里的人要远远多于死在火里的人!”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大赞:“你们今天算是大有长进,能够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后人对老子的评价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庄子钦服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好书推荐老子一生的智慧,都浓缩在五千言《老子》里。《老子》在魏晋以后也称为《道德经》,自古迄今,在国内外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影响力,综合排名当属第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