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越窑四系盘口瓶完整介绍
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谢西营,曾经在其研究成果《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说:“北宋中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 心的越窑瓷业核心区窑址数量急剧减少,窑场规模缩小。与之相对,浙江其他地区却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窑业遗存。研究显示,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北宋中期以上林湖为中 心的越窑核心产区不再适宜大规模的瓷业生产,而这直接迫使制瓷工匠作出选择,或许其中一部分工匠开始另辟他地继续从事窑业生产,从而在浙江范围内出现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窑址。此外,在瓷业技术的传入过程中,制瓷工匠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自我创新。”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农学陆龟蒙的一首反映越窑瓷釉色特点的诗,犹如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
南宋已是越窑衰败期,特别是非官窑的越窑,因何又会在南宋时败而中兴,一跃成为宫廷贡瓷呢?对此,韩先生结合史料告诉记者,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宋徽宗、宋钦宗两帝被俘,北宋灭亡。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称帝,建立新皇朝,史称南宋。由于宋室南迁,北宋时供奉宫廷瓷器的“五大”名窑,多已被金兵所占据,由此导致宫廷用瓷出现紧张。而越窑恰归南宋政权所辖,自然也就成为宫廷用瓷的供应窑口,这也使得处于没落期的越窑得以短暂的中兴,特别是越窑“秘色瓷”得以再度辉煌。
越窑所用的原料以当地的瓷土为多,而浙东的瓷土经过专家化验证明含铁量比较高,这便对最终显示釉色至关重要。而仿造的人所用的原料往往是现代的高岭土,因此所显露的胎体为白色。这点辨别是较为容易,实际上也是仿品的一个特点。
秘色瓷的发展可分为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阶段。兴盛与晚唐,成熟与五代、衰落与南宋。其装饰特点不同时期工艺不同,变化的趋势由繁到简、由快到慢,这和越窑瓷器的工艺变化是一脉相承的。如唐代的秘色瓷莲花尊上下有十二层之多,装饰手法有雕、塑、堆、剔、刻、画、出筋等手法应有尽有。晚唐、五代秘色瓷的装饰主要采用:雕、塑、堆、剔、刻、画、出筋、镂空等手法,到了宋代主要以刻、划为主,少有雕、塑、堆、剔。秘色瓷的修足和支烧工艺:晚唐时其修足规整平滑,琢器为规整的玉环底足,足底无釉,垫沙烧制,因其胎质含有大量的铁元素露胎处显均匀的火石红色。五代早期直至宋代采用满釉裹足支烧工艺。修足非常规整圆滑,足有立足也有外撇圈足,其支烧痕迹早期在底足显现规则的豆瓣状支烧痕,痕迹数量不等,距离均匀规则。到了宋代早期变成长条状均匀的支烧痕迹,有的支烧痕迹就像短短的一条细线。这种支烧工艺可以说是越窑窑工的一大创造和发明,也为后来的汝窑、官窑和哥窑等众多窑口所采用。
关于越窑胎体,由于所用瓷土含铁量较高,所呈色为灰白色,这已为众多越窑器所证明,化学成份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凡是唐、五代北宋越窑制品,胎体呈色绝不可能像龙泉窑那么白,也不可能像长沙窑、婺州窑那么疏松的缸胎,在胎体也是呈灰白色。这对我们鉴定是否是越窑器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我们发掘的遗址中,有的出土标本釉色很接近越窑制品,但胎体呈白色,有的人认为是越器,这种失误也是要防止的。
越窑主要生产青瓷,自东汉开始生产,唐代时到达鼎盛,宋代逐渐衰落,后被邻省江西的景德镇窑终结。越窑的产地集中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