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专栏 | 徐为林:我那思念的小村庄

江南

·专栏

主编:蒋新民   /   副主编:紫珊瑚

责任编辑:小西  积健为雄

主播:欢子

特邀评论:徐为富

文 :徐为林 / 配图:堆糖

我的家乡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清粼粼的射阳河,弹着弦儿唱着歌,在老家的四周汩汩流淌。

我儿时的记忆中,家乡这片多情的土地,坐落着一个个水墨画似的小村庄,有的依偎着小河,有的住在高岗,星罗棋布地散布在村子的四面八方。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整个村落分为朱庄、青龙庄、小张庄、黄龙庄、掘港庄、西墩、六合庄等,每个村庄都居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朝夕相处,心灵相通,和睦共事,友好亲近。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每到吃饭时,那村庄袅袅的炊烟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张家唤儿李家喊女吃饭的吆喝声,也时常响在耳畔。原生态的村落,那年月,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出生在美丽的青龙庄。这是解放前顾氏地主家的一座庄园,占地约为五十亩。四周是又宽又深的护庄河,以防强人打劫,南北设有吊桥,昼放夜起。庄内有两个池塘,称为太平塘,便捷防火。正方形的圩河内长着密密的芦苇,岸上布满荆棘,池塘上荷藕连片,香菱浮在水中。庄园的东南角还建有一座土神庙,常年香火不断,直到“文革”时被毁。

解放后,青龙庄便成了集体农庄,废除了吊桥,南端筑堰坝与外界相通。建国前,青龙庄是邵尖乡公所居住地,我的舅父是邵尖乡首任指导员。建国后,青龙庄也成为村级行政中心,现今的青龙村由此而得名。步入大跃进年代,青龙庄也是驰名江淮地区“大运河”肥皂厂的诞生地。从父辈们的故事中,我深知衣胞之地昨天的历史,在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01

一九六零年秋天,我父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沿海地区垦荒种粮,举家迁徙到射阳县的临海镇中伍村,离别了青龙庄。在特殊的岁月中,三年垦荒的艰辛历程,磨砺了父亲在艰难困苦中的坚强意志!一九六三年冬天,他又携家带口回到了那生我养我的地方一一青龙庄。从此,我在那里歌唱,在那里成长,撒下了串串儿时的梦……

春日,五月阳光下,圩河茂密的芦苇迎风起舞,芦雀在丛中跳跃鸣唱(家乡人称柴刮鸟),那清脆亮丽“刮刮叽”的叫声,方圆几里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我和发小们循声摸去,准不空手,每次兜里总是装上几枚芦雀蛋。尽兴一阵后,我们扯下芦叶,卷成圆桶状,放在嘴上轻轻一吹,那“呜呜”的低沉悦耳的声音飘向天际,简易的芦笛吹响了春天的歌。

夏日,骄阳似火,烈日当空,“知了”躲在树上一个劲地鸣叫。尤其闷热的中午,那叫声格外频繁,闹得歇夏午休的人们心烦意乱。我们这些小屁孩,不怕烈日的曝晒,总是在大人们的酣睡中,偷偷地溜出家门,三五成群,两个一党,结伴在一起撒欢打闹。我们用粗壮笔直的芦苇做粘扑,上端折成三角形,在房檐下粘上蜘蛛网,似猴子一般赤脚爬到树上,找准“知了”隐藏的地方,敏捷地扑上去,顷刻间,“知了”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有时也有失手,“知了”逃之夭夭,飞向远方。玩得满头大汗时,在村庄东大港一块长条石的码头上,我们脱去衣服,光着腚,跳入河中洗澡打水仗,尽兴地玩耍,全然把大人们的嘱托忘记!夜晚,圩河的芦苇丛中,萤火虫提着灯笼飞来飞去,如穿梭一样地繁忙(现今也许因大量施用农药化肥,萤火虫已不曾多见),夏夜的星空下,忽亮忽闪。时而落在水面,时而飞到我们身边。我们早已备好透明的玻璃瓶,将萤火虫捕捉置于其中,聚集多了像灯笼,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秋日,天高气爽,艳阳照耀大地,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池塘中的莲籽、红菱馋得小伙伴们口水直往外溢,我们瞅准大人们上工的机会,趟在其中,随手拈来,那白白的果肉放进嘴里,一股清香的味儿直钻心田。庄上户连户,人口密,发小们常在一起玩耍,不免也搞些恶作剧。不是东家的尿壶被搞漏,就是西家的梨子被袭。一天疯到晚,快乐的时光伴随着我们的童年。

02

冬日,天寒地冻,大地苍茫一片。儿时的冬天觉得特别寒冷!天空飞舞的雪花,把小村庄打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厚厚的积雪足有膝盖深,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起串串冰凌。我们不畏严寒,冒着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在雪地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在冰河上抽陀螺、砸钱堆,把板凳当雪撬推着跑,玩得不亦乐乎。两只小手冻得紫萝卜一样,也毫不在乎。时常在大人们的吆喝声中,我们才不舍地回家。

儿时的趣事,美丽的青龙庄成为我人生最美的记忆!

一九七六年秋天,一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搞得轰轰烈烈。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大队党支部的带领下,结合本地实际,团结一心,开展一项以治水、平田整地为龙头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他们发扬了“愚公移山”精神,树立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战天斗地,“欲与天公试比高”。仅用自已手中的小木车,经过三年的日夜奋战,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一派新农村的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平展的田畴成框连片,纵横的沟渠交错田间,洁净的小河从门前穿过,岸边的花草绿树莺飞草长。宽敞明亮的农舍居点成线,再不是过去那低矮的泥土草房;坚固的水泥马路取代了乡间的泥泞小道,宽阔的路面上整天车来人往。昔日小村庄的影子已无踪迹,燃起的乡愁依稀在梦中似曾相见。

尽管岁月风吹雨打,那逝去小村庄的剪影,刻凿心头,打磨不平,让我永远思念。

(0)

相关推荐

  • 小小池塘

    读了季老的<清塘荷韵>一文,不禁想起了我家乡的那方小池塘了. 池塘位于村东头,面积不是很大,但很方正.三面都被茂密的芦苇所包围,只有北面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几株古柳静卧在那里,似是几位 ...

  • 散文天地 | 周耘芳:萤火虫闪闪亮

    萤火虫闪闪亮 文 | 周耘芳 又到了烈日炎炎夏季,山乡处处山花烂漫,瓜果飘香,到处是一片绿色海洋.夏天夜晚格外迷人,到处充满神秘感,村庄旁,田野里,池塘边,那一只尾巴发着绿色光亮的萤火虫,时常在我的脑 ...

  • 村庄物语︱闲物志:棒槌

    棒槌 你就是个棒槌! 记得这是某一个小品节目中的一句台词.好像一位老太太手指着个年轻人,甩出的这么一句.恰就是这句话,撂了一个笑点. 这里,用的是棒槌的引申义.它的本义,不过就是一根木棍,塘边洗衣裳时 ...

  • 【西散原创】陆盛作品 | 沉醉东浦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村子里,一会儿琴声飘逸.高山流水.古朴圆浑.荡 ...

  • 【安徽诗歌●名家有约】徐盛 ▎徐盛诗歌七首

    [名家简介]徐盛,原名徐胜,安徽省巢湖市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星星><诗刊><诗潮><诗歌月刊>< ...

  • 清幽明净池塘的干涸

    清幽明净池塘的干涸 听雨,自有一种丰沛与润泽:听风,会有一种飘逸与昂扬.靠近自然,道法自然,人安憩在自然中就有安泰.夜雨声静,滴滴含情.梦回故乡,雨后池塘,蛙声一片--儿时的池塘,是流淌在心灵深处的& ...

  • 江南专栏 | 徐为富:“温室育秧”结硕果

    江南 ·专栏 主编:蒋新民   /   副主编:紫珊瑚 责任编辑:小西   积健为雄 主播:欢子 特邀评论:徐为富 文 :徐为富  / 图:堆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通洋镇(现四明 ...

  • 江南专栏 | 徐为富:难忘队办"综合厂"

    江南 ·专栏 主编:蒋新民   /   副主编:紫珊瑚 责任编辑:小西  莫非  积健为雄 主播:欢子 特邀评论:徐为富 文 :徐为富 / 图:堆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正是我国农村体制大集体,大呼隆 ...

  • 江南专栏 | 姜浴清:最忆小觉林

    江南 ·专栏 主编:蒋新民   /   副主编:紫珊瑚 责任编辑:小西  莫非  积健为雄 主播:欢子 特邀评论:徐为富 文 :姜浴清  / 组稿:莫非 我出生在古城扬州丁家湾滚龙井13号,这是幽深的 ...

  • 聆听-江南专栏 | 倦鸟归林:终身学习 永不毕业

    江南 ·专栏 主编:蒋新民 副主编:紫珊瑚 编辑:莫非  积健为雄 主播:欢子 特邀评论:徐为富 " 江南专栏开篇词: 江南人杰地灵,山青水秀,自古乃文化之邦,物丰文萃.叶千华说:" ...

  • 【旅行者说】赤壁游记/徐纪林

    "赤壁"二字闻名于世还要感谢罗贯中所著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大战.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应该在以赤壁命名的咸宁市赤壁市,距离省会武汉市仅有百八十公里之距.当我们面对公元 ...

  • 林徽因和陆小曼,谁才是徐志摩的白月光?答案藏在他的遗物里

    陆小曼的一生,毁誉参半. 郁达夫说她是"一位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现代画家刘海粟盛赞她,"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 ...

  • 打春 | 徐贵林

    作者简 打春 徐贵林 大寒既去,就将迎来春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民间也叫"打春".到了这个季节,即告别旧年的冬,春也在此开篇了.天会变蓝,水也转清. ...

  • 戏客专访x徐璐&林一:学姐学弟已就位,良辰美景怎么磕才最甜!

    采访<良辰美景好时光>的徐璐.林一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采访还没开始前,徐璐就叮嘱林一"等会好好说",采访进行时,林一也夸赞徐璐在剧中的表现,现场随时进入两人屏蔽记者的状 ...

  • [学生专栏]徐周颖:西安的秋天

    西安的秋天 西安爱在中学2021届17班 徐周颖 我从小就在西安长大,春夏秋冬,不知已经过了多少个轮回,所以,我非常熟悉西安的天气,尤其是它的秋天. 说起秋天,我觉得大家肯定和我想的一样,脑海里马上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