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产生强烈认同感的故事——《玛德琳的救命狗》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93号让孩子产生强烈认同感的故事——《玛德琳的救命狗》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一、内容简介玛德琳在搞恶作剧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幸好被一只大狗救上了岸。这只大狗和玛德琳一起回到学校,一起上学。这位新同学可真聪明,会帮助老师拿教具,会唱歌,好像还会说话,有了这只大狗,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多姿多彩。可是学校有规定不准养狗……二、绘本信息书名:玛德琳的救命狗文图:[美]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译者:杨晴川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奖项: 1954年凯迪克金奖作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8年5月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封面是玛德琳坠河被救上返回修道院的画面,一个非常关键的情节。在《玛德琳》系列作品中,一个乐天派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经常惊吓克拉薇小姐的小姑娘玛德琳形象,在系列作品中频繁出现。这次不慎坠入塞纳河中,不再是恐吓而是成真了。玛德琳伏在克拉薇小姐的肩上看着读者,以后她还敢这样惊吓克拉薇小姐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每个人都会心有余悸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吗?让我们看看玛德琳是如何失手的吧,这只救命狗又是如何成为孩子们朋友的吧?【环衬】

解析:本书属于___自己下定义了,可以属上你的大名,这是本书一个特殊的设计。下图的小行星为小行星百年经典绘本系列,为一系列产品的品牌。【扉页】

解析:书名为《玛德琳的救命狗》,玛德琳与救命狗无疑是这个故事的绝对主角,封面中的狗狗尾随在孩子们身后,凸显了玛德琳的窘况,而在扉页狗狗就自然成为绝对的主角。狗狗的尾巴伏在地上,脖子上系着黄色的彩带,萌萌地看着上方,显得洋洋自得,这就是玛德琳的救命狗。纯白的背景凸显狗狗的绝对地位,这和封面中铁红凝重的天空及庄严肃穆的队列,还有尾随其后的狗狗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救下玛德琳一条命,因为她爱唱歌赢得了所有孩子的喜爱而备受尊重。【第1画面】

原文:巴黎有座老房子,常青藤爬满墙,里面住着十二个女孩子。早上九点半,无论天气好与坏,女孩们总分成两行,一起走出门。最小的就是玛德琳。她见了老鼠也不惊,爱冬天,喜欢雪与冰,动物园里见了老虎,也敢说“呸,呸”。解析:早上9:30,玛德琳等12个小女孩在克拉薇小姐的带领下,走出艾菲尔铁塔边上的老房子。玛德琳系列的6个故事:《玛德琳》《玛德琳的救命狗》《玛德琳的圣诞梦》《玛德琳在伦敦》《玛德琳和小捣蛋》《玛德琳的马戏团历险》,逐本阅读后发现,除了驰骋在彩色的图画和简单有趣的情节里,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每个故事前那略显说明性质的文字——每本前面都大同小异地重复着“巴黎有座老楼房,藤蔓爬满墙,里面住着12个姑娘,总是排成两行。她们每天总是早上,九点半离开那楼房,一边六个、排成两行,玛德琳是最小的姑娘……”。玛德琳系列的这段重复词语,虽有重复之嫌,但读来却饶有趣味,暗含创造性并符合儿童喜爱重复的心理,孩子在重复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创造和收获乐趣的。而成人拒绝重复,误解作者的用心,原来是丧失了童心。故事从巴黎的一座老房子开始,以韵文的形式呈现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孩子在倾听中因语言中的节拍、声音中的韵律获得愉悦感。这故事背景是法国巴黎一个修道院女校和12个女孩子们的故事,淡蓝色的背景,浓淡交错的墨色线条,将玛德琳生活的寄宿学校描画得如老电影画面般诗情画意。也将巴黎的古老、宁静、活力与孩子们的顽皮,表现出了文字无法描述的感觉。值得说明的是,这本书里的建筑和街景都是真实的,可以和孩子一同畅游巴黎著名的街区,体会塞纳河两岸的人文情怀。这个最小的玛德琳,精力旺盛、充满好奇、老鼠老虎都不怕的小女孩。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第2画面】

原文: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如何惊吓克拉薇小姐。这一天,她在桥上滑了一跤,掉了下去。解析:这个画面曾经在《玛德琳》系列中的第一本书《玛德琳》中的出现过,画面场景和人物都相同,只是色彩及层次有别。玛德琳在桥上单脚站立,摇摇晃晃。老师单手叉腰,右手举在头顶,眼睛集中到玛德琳身上,没有更多的动作,只是密切关注着这一切。也许老师已经和她有了交流,也许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但从老师的动作还是可以看出她受到惊吓,虽然不能看到正面神情,依然可以感觉到她的惊慌。文字中说:“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如何惊吓克拉薇小姐。”爱搞恶作剧的玛德琳已经猜透了老师的内心,而单脚站在桥的护栏上做出搞怪的动作,让老师嘘声不止。这可以看出玛德琳的天性。其它孩子在桥上只露出一个脑袋,排列整齐、一丝不苟的走在老师的前面,显然桥面护栏是很高的,且桥面距离水面也很高。而这一天,乘着克拉菲小姐不注意,玛德琳爬到了新桥桥栏杆上。可能由于人太多,有人撞了玛德琳一下,也可能是因为桥栏杆的年代太久了,石头光溜溜的,一不小心,玛德琳扑通一声掉进塞纳河。救命呀!救命呀!孩子们面面相觑,老师惊恐地高举双手,而身边的警察显然没有抓住失手的玛德琳,玛德琳冒失的失误让她不再滑稽搞怪,而是惊恐万分。

【第3画面】

原文:可怜的玛德琳差点淹死。解析:大跨页全方位展示惊险的一瞬间,这座桥叫玛利新桥,两岸及桥体和亨利四世塑像完全展现在读者,宽阔的河面,古老的建筑,凸显人文精神。玛德琳不慎跌入水中,只露出一双小手在水面上舞动,桥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惊恐的老师和警察带着孩子们急忙往回跑,去下游寻找玛德琳。玛利新桥是一处古老的桥,也是塞纳河上最热闹的地方,画家、杂技演员、各种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好不热闹。面对出现的险情,岸上的画家嗖地站了起来,“啊”地一声,烟斗掉在了地上;渔夫正好甩起鱼竿,警察拿来钩子,船上的水手抛出救生圈。可是,玛德琳正好掉在了河中央,所有人都够不着她。不幸中的万幸,玛德琳没有沉下去,漂浮在河面上,晃晃悠悠朝着下游漂去。

这是玛利新桥的左右两面实景图,岸边建有亨利四世骑马塑像,亨利四世原本是新教徒,在1593年改宗皈依,成为天主教徒, 隔年登基成为法国国王。颁布《南特诏书》,结束延宕多年血流成河的宗教战争。是位振兴法国的君主,一向被称为“好国王亨利”。【第4画面】

原文:幸好有只狗跑来,跳到河里把她救。解析:忽然,一条勇敢的小狗冲到了塞纳河中,游到玛德琳身边,这时我们看到了玛德琳的小眼睛,帽子还端端正正戴在头上。狗狗上前急切的问候着,舞动的双手和露出水面的小眼睛上演着与狗的奇缘。背景为淡黄纯色,隐去一切与之无关的物件,凸显狗狗完全纯净的内心。背景中烟囱的气流与狗狗尾巴形影相吊,不在言孤单。狗是一种善游小动物,忠诚是它的本性,而这又上演了一场英雄救美的善事。【第5画面】

原文:小狗将玛德琳从淹死的边沿救回来。解析:克拉薇小姐和小姑娘们冲到艺术桥岸边的码头,和小狗一起把玛德琳救起,赶紧把湿漉漉的玛德琳抱起来,裹在宽大的衣服里,经过艺术桥、法兰西学院,迅速回到学校。这时已是中午12点整,太阳在正南方,也就是艺术桥正对的法兰西学院的正后方照耀着。11个孩子照惯例分列两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前行,分明有不对称感,落汤鸡似的救命狗也跟在后面,有点慢待了施救者。玛德琳诚惶诚恐地看着读者,似乎在向读者辩解是我不慎。时间指向了下午的5点,从九点半出去,7个小时过去了。河水由东往西流,玛德琳顺流而下,穿过新桥,穿过艺术桥,上岸点是在艺术桥的桥洞下面。玛德琳在水中足足漂流了400米!一条勇敢的小狗把玛德琳救上了岸。熟悉巴黎城大街小巷的贝梅尔曼斯,在用最简洁的文字和如同写生般精准的图画创作这本图画书的时候,刻意隐藏了时间和具体地点的交代。一个仰拍的镜头,把艺术桥和新桥前后重叠在一起,流动的绿色河水把它们串在一起。以及后面的看到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背影,还有中间尖顶是埃菲尔铁塔。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795年10月25日,是法国独具一格、世界闻名、群英荟萃、举足轻重的学术机构。相当于我国的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有着将近四百年历史。它位于塞纳河边,与卢浮宫之间仅仅隔着一座情人桥。法国国旗旗面由三个等宽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也叫“蓝白红旗”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下图是艺术桥的实景图,前方是玛利新桥,也就是玛德琳的落水点。

【第6画面】

原文:“从今以后,希望你能听我话。”“先喝了这杯甘菊茶!”解析:回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急忙为玛德琳脱去湿冷的衣服、擦干身体、换上干净衣服,也为狗狗擦干体毛,梳理毛发,还让她们洗上一个热水澡。之后玛德琳和狗狗躺在同一张床上,盖上棉被休息,以免风寒。玛德琳头上捂着毛巾,把整个头部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五官。而狗狗则横在脚底下,眯着眼睛,它也累了。老师的关心和同学们的期待,让玛德琳很是感动。这都是天不地不怕惹的祸,但是否是祸中得福呢?孩子们的装束很素雅,头上统一的白色蝴蝶结,黑白两色的裙装与故事吻合,为玛德琳忙碌而穿戴的黑色是失落、是痛苦、是怜悯,而玛德琳安稳后的白色裙装是会带给读者严峻的感觉,也代表她们希望玛德琳获得平安。全书的亮点在于人物造型简洁、活泼,寥寥数笔就将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勾勒出来,同时又采用押韵短句的形式讲述故事,简单的文字,却也有韵味。插图底下的文字说明用楷体,灵活又秀气,像亭亭含苞待放的花朵儿自然地站立在彩插下,给人第一感觉轻松自然。非常符合3到6岁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说话特点,绘本图画和文字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叙述故事,将玛德琳的学校生活、名胜风景、风土人情一一展现在孩子面前,是一套深受各国孩子喜欢的经典绘本。【第7画面】

原文:“晚安,姑娘们,做个好梦。”“晚安,克拉薇小姐,睡个好觉!”克拉薇小姐关灯刚走,姑娘们就开始吵吵闹闹,争论小狗睡哪里。解析:一个习以为常的晚安礼,正是因为狗狗的存在,而埋下了危机。姑娘们都双手抱头,撅着嘴巴满脸的不高兴,只有玛德琳嘴巴是微笑着,因为狗狗睡在她的脚下,虽然我们只看到一只尾巴和两只前爪。克拉薇小姐关灯刚走,卧室里就沸腾了,她们为狗狗睡在哪里,开始了一场抢夺战。个个撕去文静的面孔,露出孩子应有的本性,贴近狗狗的就争抢狗狗,外围的就高举枕头还击。在黑色的夜幕中,上演着一场你争我抢的贴身战。两个单页,动与静强烈的对比,黑与白巨大的反差,只因一个狗狗跟谁在一起睡觉,显然姑娘们都非常喜欢这只可爱又勇敢的狗狗了。本书在设计上也独具匠心,单色页和彩色页交替出现,这是否分别暗喻修道院单调严肃的现实生活与玛德琳丰富活泼的内心世界呢?【第8画面】

原文:这位新同学,乐于帮助人,伶俐又聪明。小狗喜欢饼干、牛奶、肉骨头。大家给它取名“珍妮芙”。解析:在教室里,这位绅士派头的老师讲起了猫,一个狗狗的死对头,但并没有引起这位新同学的注意。狗狗在教室后面自己玩起了积木,伶俐又聪明的狗狗顶起了三层积木,玩起了杂技,引起了姑娘们的注意,当然还有台上老师的惊讶。狗狗因为勇于救人和姑娘们产生了连接,而狗狗的温顺、伶俐和聪明,更是激起了她们对小动物的怜爱,甚至一场激烈的打斗。狗狗分明已经成为姑娘们活动的中心。在厨房中,姑娘们满足了狗狗的胃口,饼干、牛奶、肉骨头,都是狗狗的最爱,姑娘们放松的姿态,源于狗狗给她们带来的快乐。在教会学校是非常呆板守规矩的,就像行走的队形和整齐的着装一样。正是因为狗狗格格不入的性格的袒露,才让姑娘们释放着自己天生的一面。狗狗有了一个温雅的名字“珍妮芙”,一个像姑娘们一样的女孩子。狗狗的名字因不同的译者而不同,在任溶溶的译文中,是“珍妮花”,没有注解;在任荣康的译本中,称为“吉纳维芙”,文中的注解是:“巴黎有位女圣人,名字就叫圣吉纳维芙”;原文是Genevieve,没有注解。相比较而言,“珍妮花”侧重于译文的创造性,符合童趣,但舍弃了历史背景;“圣吉纳维芙”符合原文意思, 是否有些咬嘴?而杨晴川的译本取名为“珍妮芙” 是否更贴切呢!在这次的故事中,12个小姑娘们有了一个新伙伴,我们的故事多了一个新的主人公——狗狗“珍妮芙”这套图书的绘画风格非常有特色,全书基本是黄白色调,但是在室外的场景,例如巴黎街头的著名建筑甚至修道院外景,都是彩色的。但是发生在室内的故事,例如修道院都是黄色的。这种视觉反差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作者的风格。【第9画面】

原文:她爱唱歌,就像会说话一样。她还喜欢每天去散步。解析:玛德琳们和狗过着和谐相处的生活。她爱唱歌,就像会说话一样。她还喜欢每天跟姑娘们一起去散步。完全融进姑娘们的生活中了。是不是小读者也深感珍妮芙的可爱而央求父母抱养一只这样的小狗呢!为什么玛德琳在不同国家的孩子中都深受欢迎?首先,我觉得文字部分节奏明快,张力十足,戏剧性极强这一特点,更觉得作者是在用看似随意的画面描绘故事,通过线条、形状、色彩在和读者进行互动。而孩子们却说“我就喜欢她的乐天派。”写出了孩子们本来的活泼可爱又有点调皮的一面。勇敢乐观、天真烂漫的玛德琳,是符合孩子的天性的,孩子走进她的一个个故事,带着强烈的认同感和代入感,分享她的经历,并观照自己的生活。她教会我在用成人目光享受童书审美愉悦的同时,更应该俯下身子,去关注孩子是如何观察、感知、欣赏这个世界的。【第10画面】

原文:冬天来了,雪花满天飞。老房子里温暖又干爽。很快过了半年。五月第一天就要到来,每年这天都紧张得不得了。解析:就这样,珍妮芙在修道院很快就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半年时光,还和每一个姑娘们成为朋友,让她们和谐相处。而这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一个意料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检查。珍妮芙卷缩在锅炉房的地垫上,温暖而干爽。逃脱了室外风雪交加、饥寒交迫、宁无定日的生活,这是基于人类的赏赐,还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呢!狗狗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理应得到相应的照顾,更何况珍妮芙是勇敢、伶俐而可爱的朋友呢!每年的五月一日,这一天都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天,以至让学校上下都紧张的不得了。姑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刻意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穿上漂亮的鞋子、把头发梳得更光亮、戴上漂亮的头饰、扫除衣服上的尘土。她们互相比对着、打扮着。当然,今年的一个重头戏是珍妮芙的存在,珍妮芙乖乖地坐好,让玛德琳系上黄色的蝴蝶结。整个的气氛既紧张又充满了美好,她们料想到珍妮芙的存在会是个大问题吗?显然没有,因为经过半年多的相处,珍妮芙就是她们的一员了。本书的大部分画面,都是在鹅黄色的背景下只有黑、白两色。但孩子们头部或脚上的一抹黄色,立刻让姑娘们灵动的一面活跃起来了。【第11画面】

原文:这一天,学校董事会要进行年度检查。检查非常彻底,难免让人紧张。解析:这一页,是学校气氛陡然变化的一页。学校的董事会的年度检查,一次非常彻底的检查。紧张之源在于珍妮芙的存在吗?两个石柱代表着大门,一辆汽车下来四位淑女绅士般的贵客。雍容华贵的夫人、优雅有礼的男士,汽车司机的礼节看出他们的地位,没有人能违背他们的意志。但胖瘦混搭的检查团也暗示他们的美丑呢?姑娘们毕恭毕敬地分列两旁接受检查,都是一脸的茫然地面对一脸杀气的检查团。我们看到玛德琳床下珍妮芙露出的尾巴,这会成为一个问题吗?一大一小检查团的画面,有重复有变化,两男两女的组成,胖瘦高矮的搭配,男士礼帽的变化,都给读者带去新鲜感。【第12画面】

原文:“吧嗒,吧嗒!”“那究竟是什么?” “吧嗒,吧嗒!”“快出来,让我看看。”“我的天!是条狗!校规中不是有‘禁止养狗’?”“克拉薇小姐,快把它赶走。”董事会主席说。“好。可是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克拉薇小姐说。“请不要赶她走。”解析:一个局部的特写聚焦在玛德琳的床头,两个姑娘战战兢兢、一脸严肃的盯着他们的窥视。走在前面的那个胖女人似乎发现了珍妮芙的存在,戴上眼镜、弯下腰仔细辨认,其他三人也现出异样的神情,其中那个头顶黑色礼帽的男士竟换了一顶黄色的礼帽。两张小床相比进行了极简的勾勒,来凸显狗狗的存在。珍妮芙只顾头不顾尾的隐藏,而“吧嗒,吧嗒!”的声响,显然没有躲过检查团的眼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面对英国上层制定的校规以及英国贵族的心态,这已经触犯了天条,是一种不可逆的行为。三个孩子一脸的惊慌地护住珍妮芙,她们让珍妮芙不在躲躲闪闪,而是光明正大的面对。这两个画面没有出现克拉薇小姐的身影,让孩子们直面眼前的困境,因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是没有权利违抗的。这时,董事会主席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尽管克拉薇小姐以孩子们喜欢为挡箭牌也没有用,孩子们的祈求更是无济于事。画面中,孩子们与珍妮芙团团抱在一起的力量,远不如权势来得猛烈,两者在画面中力量的对比就可想而知了。【第13画面】

原文:“我敢说,”古古菲博士说,“我的意思是,这实在不成体统!年轻小姐们怎么能抱这种品种不明的小狗!”“滚开!出去!——快!走开!走得远远的,别再回来!”解析:前者是从校规上挑刺,而古古菲博士则从英国人的生活体统上看问题,根本原因是珍妮芙的来历成了最大的问题。这就是英国绅士姿态,用种族家世是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恶劣的态度逐步升级,以至从道义上抹杀了珍妮芙存在的可能性。老师和孩子们都无能为力了,让珍妮芙以祈求的姿态独自直面这一切,以至于有绅士风度的博士竟喊出了不合身份的“滚开!出去!——快!走开!走得远远的,别再回来!”的字眼。来凸显他们内心的本质与虚伪的外表。他们不问来历原因,一味地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最后,珍妮芙灰溜溜地被赶出了学校,远处敞开的校门是她的出路,尽管她在墙边反复徘徊逗留不想离去。这个画面竟没有露出博士的身影,也没有看到玛德琳们的身影,来凸显珍妮芙孤独无助的窘态。【第14画面】

原文:玛德琳跳上一把椅子。“古古菲博士,”她哭着说,“当心!珍妮芙是法国最高贵的狗。你赶她走,会受惩罚的!”“不用哭,不用闹,大家不如穿好衣服,出去散步。越早准备,越快出去,就能越快找到珍妮芙。”解析:玛德琳天不拍地不怕的性格在这体现出来了,她站在椅子上,指着上天,背后是吹响的号角和交叉的旗帜,暗指勇敢地向顽固势力开炮了!她哭着说,“当心!珍妮芙是法国最高贵的狗。你赶她走,会受惩罚的!”玛德琳为了救命的狗仗义执言,可以看到玛德琳的美好品质。玛德琳不是一个叛逆的女孩,只不过她什么也不怕,淘气,充满了活力。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孩子们都哭了,珍妮芙不再是一条狗狗,而是她们的朋友和玩伴。她们都聚在一起面对老师,玛德琳站在老师身边,可凸显其与众不同的倔强性格。老师高大的背影,一个后视的镜头,好像也用手摸着眼泪。体现出老师在孩子们心中高大的形象,众多孩子看着老师也期待事态的转机。老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孩子们的看护人,不能拒绝上层的命令,只能号召孩子们一起尽早去寻找珍妮芙。【第15画面】

原文:她们上看看,下瞧瞧,解析:她们来到圣心大教堂前的街区,分散开来,挨门挨户的寻找。她们来到热闹的商区,在每一个摊贩前,都仔细查找着。她们上看看,下瞧瞧,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这些身穿蓝色统一制服的孩子们,怀揣忐忑不安的心情,耗费了自身的心力。你能找到她们的身影吗?能找齐她们的数量吗?蓝色是一种冷静的颜色,代表着理智与耐心。一个是静无一人的街区,一个是热闹非凡的闹市,一个是天空阴云密布,一个是灯光璀璨,都能看到她们寻找的身影。而文字上的断句,让读者看到这种寻找的继续。远处圣心大教堂呈白色,其风格奇特,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颇具东方情调。在圣心大教堂西面小巷,能看到教堂主塔塔尖和三处附塔塔尖。【第16画面】

原文:找遍了狗可能出没的地方。每到一处都大喊她的名字。解析:她们为寻找狗四处奔走,找遍了狗可能出没的地方,每到一处都大喊她的名字。在咖啡馆向客人打探、向店员问询、在桌子底下查找、向周边的环境瞭望,都看不到珍妮芙的身影。大家焦急的心态通过茫然的眼神看的出来,当然还有老师不安的身影。她们的举动更是引发了楼上一个小女孩的注意,还有一个成人的身影。这一张密集拥挤的画面是一个墓地,她们弱小的身影散布在墓地的每一个角落中。【第17画面】

原文:可总是没有回应。解析:她们又来到夜间游乐园,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狗狗,却看不到珍妮芙的身影。这是一个大的跨页,来展示公园森林的辽阔。几十条狗狗在主人的陪护下,或飞奔、或徜徉、或站立、或被主人抱在怀中。尽管她们仔细的辨认,可是总没有回应。这是她们独立寻找的第5个不同的场景,也就是说她们穷尽了珍妮芙可能出现的场所,但都是徒劳无果。孩子们的韧性和对珍妮芙的期待已经不言而喻了。【第18画面】

原文:警察说:“我们很肯定,没见过像珍妮芙一样的狗。”她们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心都快碎了,只好回家。解析:她们还向警察求助,这是玛德琳吗?瘦高个警察还陷入思考中,脑中似乎在过电影般的回忆。找了一整日,她们都累得东倒西歪、一拐一扭地回到学校,克拉薇小姐更是把最小的玛德琳抱在怀中,从她们脸上看不到平日愉悦的表情,而是感受到一颗颗失落、感伤的幼小的心。作者在绘画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视觉美感,故意运用孩子的绘画特点绘制。书中呈现的图画,形式简单、没有过分细腻的处理,线条感强。这不就是小朋友自己画的书吗?小朋友们怎么会不喜欢自己绘制的图画书呢!【第19画面】

原文:“奥,珍妮芙,你在哪里啊?快回来吧,我在等你。”这天半夜,克拉薇小姐打开灯,说:“好像有点不对劲儿!”解析:连续多画面、不离不弃的寻找,小狗珍妮芙已经在她们心中成为她们的一员,也成为老师心中的第十三个孩子。夜晚玛德琳睡不着,在窗前为珍妮芙祈祷。红色的头发可凸显其内心的焦虑,她为珍妮芙的安危而担心。昏暗的灯光照耀下的小巷,一个骑车的背影匆匆远去,这代表朋友的远离吗?相比之下,克拉薇小姐半夜醒来,时间指向凌晨的1点,她预感到时空的不对劲儿。这时克拉薇小姐脱去制服的舒服,恢复本性的画面,端正的五官,秀美的发饰,可体的内衣,娇美的身段,让我们看到了本来的克拉薇小姐。

这个形态也是出现在《玛德琳》中的,时钟显示在晚上11点钟左右,克拉薇小姐好像听到了不祥的声音,她坐起来竖着耳朵,左手举起来让自己侧耳监听,右手同时打开灯。职业操守和天性的博爱让克拉薇小姐感受到发生了事情。只不过这两个画面的背景色迥异,前者暖黄色的背景体验出温暖的情景,而后者是黑夜的恐慌感。这两个主人公半夜的醒来,暗示着一个诡秘的事态就要发生。玛德琳看到的行人暗示着珍妮芙的出现吗?而克拉薇小姐的醒来就是珍妮芙的心灵召唤?【第20画面】

原文:古老的路灯发出昏暗的光,照在蹲着的珍妮芙身上。大家抚摸她,把她喂得饱饱的,然后上床睡觉。解析:果然,克拉薇小姐打开门,瞬间看到了小狗珍妮芙的回归,在昏暗的路灯下,照亮了珍妮芙,克拉薇小姐见状高兴地伸开了双臂,小狗珍妮芙流着眼泪,像是在诉说自己的遭遇吗?而此刻,克拉薇小姐头顶上的两个小窗口,12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她们也目睹了这一神圣的时刻。在室内多是温暖的黄色,而室外则是自然的彩色,而此刻却现出温暖的黄色可见不一般了。大家像对待家人一样,围在珍妮芙身边,抚摸着她,像是多日不见,把她喂的饱饱的,这是她们的心愿。大伙都把小狗围在中间问寒问暖。老师双手交叉很恬静看着孩子们的欢愉。克拉薇小姐又回到以前庄重的一面,只是更多的注视着眼前可喜的一幕。【第21画面】

原文:“晚安,姑娘们,做个美梦。”“晚安,克拉薇小姐,睡个好觉。”克拉薇小姐刚离开,姑娘们又开始争吵,大家说:“今晚珍妮芙和我睡!”解析:珍妮芙经历了检查风波后失而复得,对姑娘们来说是一种感情的磨练,大家对珍妮芙的感情更深了、更理智了,与此同时减少了些许的冲动,这在珍妮芙复归后跟谁睡的问题上,就理智多了,没有了打斗,只是口头上的交锋。这个画面和珍妮芙刚刚来到姑娘们群中的画面很相似,克拉薇小姐和姑娘们互道晚安,只不过身穿黑色的外衣,叫之前的黄色外衣更显得威严。这是造成姑娘们争抢珍妮芙力度减弱的原因之一吗?这个故事涉及的是宠物的议题,是一个关于“聚与散”的故事,更是一个暖心动人的故事。合并页:

【第22画面】

原文:那天晚上,克拉薇小姐第二次开灯起床。她担心出事,飞快地向楼上跑——解析:这是珍妮芙回归后,克拉薇小姐的第二次半夜被惊醒,形同的动作,只是背景色由暖黄色变为大块黑色中夹杂着白色凌厉的斜线。由温馨变得恐怖,第一次半夜起床,珍妮芙不约而归,给大家带来的温暖和惊喜是必然的,而回归后归于平静后的第二次半夜被惊醒又是为什么呢?这次让克拉薇小姐内心恐怖呢?看克拉薇小姐一袭黑衣,边跑边梳理头发,急迫而冷峻的心情跃然纸上了。【第23画面】

原文: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如果再为珍妮芙吵闹,那么,很抱歉,她只能离开这里。”解析:而半夜听到吵闹声的克拉薇小姐奔跑的身影几乎贴到了地上,一手提着裙角,一手护着头部,极其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急迫和对孩子们的关心。她心中有预感,一定还是为了珍妮芙而吵闹,也设定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只能让珍妮芙离开。因为一只讨人喜欢的狗狗,怎么能解决大家的纷争呢,如果大家不能和谐共处,只能割爱了。原来这次姑娘们又动起手来,为了珍妮芙的归属,扫帚、玩具、水壶都派上了用场,大家你推我搡、围追堵截,一场别开生面的打斗很精彩。站在床上,拿着扫帚的是玛德琳吗?这时的珍妮芙背对着姑娘们低头无奈地蹲在地上,她又有何办法呢,面对大家的好心好意。珍妮芙看的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自己。但有分身术就好了?玛德琳仍然是这样淘气而且爱闯祸!当她掉进塞纳河就要被淹没的时候,一只勇敢的小狗游过来救了她。现在这只被称为吉纳维夫的小狗成了玛德琳最珍爱的宝贝,其他的小姑娘都很羡慕她。吉纳维夫寸步不离地陪伴着玛德琳——不管是上课的时候、去学校的时候,还是每天散步的时候。但是克罗薇小姐却碰到了个难题,现在十二个小姑娘只有一条狗,不可能让每个小姑娘身边都有小狗的陪伴,这可怎么办才好呢?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喜欢上一个物品,就视为己有,不懂得分享,这就是几次为了一个狗狗多次打斗的根源。作为老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克拉薇小姐站在大门口,高举双手,大声说:“如果再为珍妮芙吵闹,那么,很抱歉,她只能离开这里。”这无疑给了姑娘们当头一棒。事态会如何发展呢?【第24画面】

原文:顿时,吵闹声消失了。那天晚上,克拉薇小姐第三次开灯起床。解析:这是克拉薇小姐离开姑娘们卧室久久不能放心的外部感受,她期待孩子们能和平共处。吵闹声消失了,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从姑娘们到克拉薇小姐都处于一种不安的危机中而不能自拔。狗狗珍妮芙回归的这天晚上,可谓是一个非常不平静的夜晚,珍妮芙的主动回归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解决了散后重聚的问题,但又带来了珍妮芙的归属问题,是属于玛德琳还是所有的孩子。无奈之下克拉薇小姐在一个姑娘的呼叫声中,第三次开灯起床。这次克拉薇小姐一手开灯,一手无奈地摸着脑袋,未起床头先大了。她预料的结果又发生了吗?还是黑色的背景,还是恐怖的心态。【第25画面】

原文:她大吃一惊,发现突然多了很多小狗。解析:超级的吃惊,有种神来之笔的味道。克拉薇小姐已经深深被震撼的不知所措了,瞭望的姿势说明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张开的五指显示内心的错乱。而珍妮芙在众多小狗的簇拥下的眺望,是希望被接纳吗?显然,珍妮芙找到了眼前事态的一种解决办法,是自己打乱了本来平静的环境,也要为了解决乱局而再立新功。两个暖色的画面,只有两个极大的特写,没有姑娘们的身影,没有一切的纷扰,只有克拉薇小姐错愕的表情和珍妮芙期盼的眼神。寻找珍妮芙的时间只是一天,珍妮芙在修道院已经过了半年,这期间不可能怀孕产子。但珍妮芙已经感受到了眼前的困境,一人一个小狗才能让大家安宁下来,但这12只小狗又是怎么来的呢?各抒己见吧!【第26画面】

原文:足够一人一只。解析:最终每一个小姑娘都和珍妮芙和她狗狗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十二个小孩子每人都有一只小狗了陪伴,好温暖的故事,皆大欢喜的结局,解决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画面中整整齐齐对称的方位,统一的服饰、大小一致的小狗,唯有大狗走在前面带路。打开的大门很大,一条辐射的大路通向读者,把幸福和欢乐带给读者,特别是一个个小读者。两棵大树很对称,都呈现对称的结构。学校也是对称的,前后的引领和老师也是对称的。【第27画面】

解析:书末的插图是玛德琳她们出游的地理位置图,原来那些在故事中出现的场景都是巴黎的风景名胜。下图是上图的谷歌街景图,并标注了落水过程中的路线,从总貌上对落水始末有整体的认知。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事件的把控。

以上图片来自搜狐号【周二童书讲堂】阿佛:凯迪克之旅 61 |破解玛德琳落水事件——1954年金奖《玛德琳的救命狗狗》,在此表示感谢。【封&底】

解析:本书是1954年凯迪克金奖作品,读过的孩子都爱她!她是人小志气高的了不起的小丫头,且是善良勇敢的乐天派!且书中朗朗上口的文字,更符合中国小读者的阅读习惯。关于同一个人物的两本书先后获得了凯迪克大奖,这样的事情在凯迪克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这个玛德琳究竟有什么神通呢?玛德琳的世界永远充满了色彩,读完故事,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也是那12个姑娘中的一份子,和玛德琳一起快乐成长,用简单的快乐化解所有烦恼和忧愁。作者用他幽默的语言和充满特色的画技为我们讲述了玛德琳的故事。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藏着一个小小的玛德琳,她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有时候会调皮捣蛋,无拘无束,但是她无拘无束、敢作敢为,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最最重要的是,她始终坚强并勇敢、善良又乐观。这样的玛德琳们值得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用心呵护。这是一本启发孩子数学兴趣的图画书。这是一本能增加孩子见识,拓宽孩子眼界的图画书。这是一本更贴近孩子,让孩子产生认同感的图画书。这是一套曾经两次获得凯迪克奖、多次被各大国际推荐的儿童绘本作品,小女孩玛德琳和她的11个同学在法国巴黎一所修道院求学期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四、作者信息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是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和插画家,1898年4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蒂罗尔州。他从小喜欢画画,1934年受出版社编辑启发,开始创作童书。“玛德琳”系列作品,一共6本,曾两次荣获凯迪克奖,玛德琳也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小女孩形象。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