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游览“北江小三峡”
游览“北江小三峡”
2017年11月中旬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手机号码的电话,一句“李排长好!”让我立马倍感亲切和温馨。原来他是我当年在海南志仲某连队当排长时的战士张永根,从战友中打听到我的手机号码后给我打来的电话,经他提供的电话号码我又联系到刘桂秋。应他们热情邀请,在一个周末我们老俩口和女儿、女婿带着两个宝宝来到清远。
清远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是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清远市的地图看上去像一只凤凰,所以人们又称清远为凤城。
由于清远以山地丘陵为主,又有大龙山、瑶山、云开大山与北江、连江、滃江、潖江在这里交汇,从而孕育出雄奇险幽的高山峡谷,松涛如海的原始森林,纯如深闺的湖泊温泉,以及豪放古朴的瑶、壮民族风情。
清远因其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唐代张九龄、韩愈,宋代苏东坡,明代海瑞,清代袁枚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慕名踏足。
我这次到清远看望同连队战友,是自1975年底调离志仲后,首次在外地与同连队战友聚会。
凤城旅游资源丰富,但受时间和气候条件影响,我们这次无法逐处尽兴。周六上午抵达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张永根和刘桂秋陪同我们浏览了市容。他们告诉我,“到清远,不能不游北江小三峡。”我曾经游览长江三峡,对“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景记忆犹新。闻听北江竟然也有“小三峡”,浓郁的好奇心令我欣然前往。午饭后,在他们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洲心洲沙五一码头,向振升已在码头迎候。
北江从湖南进入广东境内流经韶关、清远,再进入广州,其中流经清远一段的北江有龙泉峡、楞枷峡和羊跳峡,被誉为“秀美漓江、雄奇三峡”,因此称为“北江小三峡”。
来到码头,我站在码头上方高高的平台上,只见停靠在码头的游船相依排列,彩旗飘扬,马达轰鸣。放眼向下游望去,壮阔的江面上,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群群白鹤舞动着矫健的身姿飞来飞去,对岸错落有致的楼房在江水中闪现着靓影。
我们快步登上向振升经营的游船,这是一艘上下两层的豪华游船,视野开阔,装修舒适,娱乐设施齐全,稳定性强。大家一阵热情握手和寒喧后,边饮茶边拉开了话匣子。随着汽笛长鸣,游船缓缓驶出码头,调正航向溯流而上,我们结束聊天走到船头甲板上,尽情欣赏沿途两岸风景。
北江是清远的母亲河,两岸共七十二峰,峰奇险峻,江水曲折回环,构成一副“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的大自然美景。抬头仰望,山峦叠翠,逶迤连绵,古迹清晰可见;俯首凝视,山高峡深,江水滔滔,倒影时隐时现。随着江面逐渐收窄,河水因变深而显得墨绿。别致的紫竹禅院,雄伟的飞来古寺,确实美不胜收。
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船行途中见到的飞来寺,据说是从我的老家安徽舒州(安庆市前身)飞来清远的,充满着神奇的传说。
相传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轩辕帝的两个庶子太禺和仲阳隐居在飞来峡。一个月明之夜,他们边饮酒、边作乐、边欣赏眼前这峰峦叠嶂、江水凝碧、渔火点点的夜色时,感到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个道场。当即驾起祥云,来到安徽舒州上元的延祚寺,请住持贞俊禅师前往,贞俊禅师不好拒绝,也不好作答,只是微微点了下头。夜静,太禺与仲阳作法,一时行雷闪电,风雨大作,把整座延祚寺凌空拔起搬往广东。次日,贞俊禅师早起,发现寺院已在清远峡山,心中不悦,口中念念有词:“寺能飞来,何不飞回?”空中传来话语:“动不如静!”从此,这寺院就落地生根,留在了飞来峡。它与韶关的南华寺、肇庆的白云寺为同一朝代所建,所以称它们为“岭南三大古刹”。
从船头转到船尾,我们的话题又回到军营,更引起我对身边三位战友往事的回忆。
1974年初收复西沙群岛的海战爆发,正在老家欢度新春佳节的我奉命由湖南调往地处海南前线的志仲站。1973年底入伍的几名清远籍战士,在排里各项工作中都很活跃,军事训练刻苦认真,政治学习积极发言,伐木劈柴更是抢着拉大锯、扛大头,肩膀压得红肿双手磨出厚茧也不叫苦叫累。
“小帅哥”张永根长得白白净净,脑袋瓜也特聪明。他对我传授的平面测报技巧领悟快、掌握准,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因而格外讨我喜欢。退伍回乡后,他当过多年农村基层干部,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近几年清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他被战友们赞为“土鸡变成金凤凰”。
“小木匠”刘桂秋一有空就拿起木工工具,连队损坏的桌椅板凳窗户经他一捣鼓恢复如新。他给我做的小饭桌跟随着我“南征北战”,至今尚未“退休”。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正是这些锯、斧、凿、刨本领,让他走南闯北,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向振升是另一个排的修理技工,工作中交往少,彼此了解不多。他退伍返乡后在北江打起了旅游牌,凭着吃苦耐劳和经营头脑,游船一代代更新,生意一步一个台阶。只要有战友前来清远,都会受到他的热情邀请乘船游览。
当年的四名志仲人久别重逢,一件件往事激发了我们的军旅情怀,大家情不自禁地唱起《咱当兵的人》。“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唱得我们热血沸腾,似乎青山也在“侧耳听”,江水扬波“作和声”。
游船缓缓前行,天色渐渐暗淡,我们折返而回。向振升一家人辛勤准备的丰盛的晚餐,让我们一边欣赏着秀美山川,一边品尝着有北江特色的河鲜。
据介绍,舌尖敏感的清远人早在百年以前就会利用北江河里的天然河鲜制作出各种美味菜肴。那一天,我们品尝着清甜可口的用鱼和豆腐炖煮的鲜滚的汤,充满渔家原始风情煎炸的香脆可口的小鱼,清蒸北江钳鱼,皮脆肉嫩的白斩清远鸡。一番亲切温馨而又美好难忘的享受之后,我由衷信服他们津津乐道的“游北江小三峡,不能不尝地道的北江风味河鲜宴”。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秀美的清远,似乘鸾跨凤,阔步前行在新的伟大征程上。
亲爱的战友,如北江逐浪,一路欢唱着人生的华美乐章。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品刚,安徽桐城人,军旅生涯二十六年,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