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处要诀是什么?若能理解草书使转,则笔法通透矣
转折处要诀是什么?若能理解草书使转,则笔法通透矣
今天我们再读两则关于转折的书论:
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断而后起者难悟。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字画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 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行笔方向改变,即意味着另起一笔
我们之前讲“凡转折,皆换锋”,无论方或圆,方向一改变,就意味着是另一笔了,但并不是笔锋离开纸面,而是在纸上换锋。这在楷书、行书中好理解,因为多是折笔,比如下图王羲之的《平安帖》。但在草书中,往往让人感到迷惑,明明是一段弧线或圆,为什么不是一笔?因为这里面细究的话,等于换了无数次锋面。所以朱和羮讲得好,如果理解了草书的用笔,那对笔法就真的理解透彻了。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
换锋不露痕迹为上乘
通过上一篇关于转和折的分析,我们知道转的过程中,锋面在不停地换,是个动态的过程,这样才能保持笔锋不会倒、卧,始终是顺的,不会扭成麻花似的。外表看只是一段线,但内在实际上有很多讲究。而且换锋时不能露痕迹,要“暗过”,或叫“暗转笔心”。
对于初学的朋友来说,刚开始训练,转有一定难度,不小心露出痕迹,或者没有搭接好,都是正常的。只要多练,动作纯熟了,手腕灵活了,自然能做好。
所谓折钗股,就是比喻圆转处笔画像钗子弯过来后,充满了弹力和动势。最能体现此妙的,莫过于怀素《自叙帖》,圆转处像钢丝一样劲挺,仿佛剪断两头就会弹回来。
怀素《自叙帖》
换锋时不能停滞,也不能溜滑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留处行,行处留”,什么意思呢?就是换锋时要借力,需要停顿,但又不能停滞不前,借力的同时就要及时行笔;行笔中又不能溜滑,需感受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点画方能沉着厚实,力透纸背。
行与留是一对矛盾,刚开始未必能把握得当,怎么办呢?我们先以慢为主,训练对笔锋的控制力,气息的稳定性,然后随着功力的增长、熟练度的增加,逐渐快起来。
关于转折在不同书体中的运用,我在笔法课程中讲得比较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视频,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