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半年的财富机会都在这里!

那么,下半年的投资机遇究竟在哪里?如何雾里看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网红”基金产品怎么选?选择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原则性问题?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中信银行总行投研专家赵骞向每一位普通投资者提出下半年的财富建议,还有中信银行总行基金产品经理张浩、交银施罗德跨境投资副总监陈俊华、交银施罗德固收(公募)投资总监于海颖分享“固收+”产品的投资秘诀。

宏观经济平稳过渡,要在结构之中找机遇

随着全球通胀持续进行,各国相继出台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给金融市场带来不小影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些数据和政策艰涩难懂,短期研究也未必能带来实质性效果,每个人对数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那么,怎样在宏观数据中得到真正的“干货”?从国内看,消费、投资、进出口等领域在上半年已逐渐回暖恢复,国内经济总量也在稳步增长,但从趋势上看,今年可能不会有大幅超预期的情况出现,中信银行总行投研专家赵骞认为,现在中国经济追求的不是“高增速”,而是“高质量”,相较于关注总量增长,更应该关注经济结构里的变化。从投资角度看,这些是蕴藏着机会的地方。

▲下半年的宏观趋势走向如何?关注结构性机会!

赵骞:从2020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主要都是新冠疫情冲击下的恢复。这个恢复一方面来自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带来了一些经济的回暖。首先,国内生产活动大部分恢复了,但居民的消费性数据恢复得比较弱。如果从下半年的大数据看,消费还会继续回升,但是回升力度和回升速度还需要观察。

制造业的投资在恢复。因为国内疫情控制比较好,所以国内企业的生产基本快速恢复了,但是海外疫情的控制没有中国做得好,所以海外生产活动的订单一部分转移到了中国,因此中国的出口比较好一些。

今年全年GDP的增量,从总量上很难看到突然出现很超预期的情况,但是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所处的阶段不一样,真正的投资机会可能会更多蕴藏在结构的机会里面。

付鹏:为什么中国现在不是总量市场?现在就是存量市场里走结构,因为你并不具备总量里要的所有要素。没有流动性“大水漫灌”的概念,相对来讲克制很多。一直是一个结构性的特点,这一点资金,这一点经济结构的特征,我们怎么分配的问题。

海外反倒呈现类似当年的状况,因为它是一个流动性增量,它的市场很“嗨”,基本是全面性的。我认为对海外市场来讲,流动性的因子占比大很多;对于国内来讲,流动性因子占比不是最大的,更多是把国内市场放到结构的考量上,把海外市场放在总量和流动性的考量上去了。

赵骞:我觉得下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和最大的冲击来源可能是海外。刚刚付总也讲到,海外美联储政策回归常态化的进程,导致美元的流动性边际比原来稍微紧一点。这种流动性的收紧,对于高估值的风险性资产会产生不小的压力,尤其是科技股,估值比较高,当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时候,这些处在高估值的风险性资产压力不小。

“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问题出在方法上

面对纷繁复杂的投资产品,大多普通人只能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仔细梳理,会发现每一种产品都有利弊。传统银行理财和国债类产品虽安全,但利率抬升空间小、收益率低,因此现在许多银行理财产品已开始参与到权益资产、商品等投资领域,逐步积累优势。商品期货带有杠杆,既放大了收益,也放大了风险,国家政策严查投机资金炒作商品,普通投资者需谨慎再谨慎。从股市看,过去被定义的各种“核心资产”纷纷折戟,新能源成为香饽饽,仔细研究企业和行业仍是最重要的投资功课。

在所有投资类别中,去年一骑绝尘的基金市场今年迎来了不少震荡,基民的赚钱效应似乎并不明显,甚至有人感叹:“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这样情况下,许多投资者认为新基金比老基金在市场动荡过程中有更多的优势。事实真是如此吗?在赵骞看来,新老基金在特定情况下会略有差异,但这个差异不该被过分关注。

▲新基金 OR 老基金,买基金要不要择时?

赵骞:我们身边的人问得最多的问题,第一,现在能不能买基金?第二,买新基金好还是老基金好?新基金和老基金,在特定情况下会略有差异,但是这个差异不足以让你过分关注它。什么时候关注它?市场估值很高,风险很大,这个时候大家判断市场大概率要跌一下,这个时候我们买一个新基金,当市场真的下跌,他去建仓,用这个价格买到资产,未来表现更好一些。老基金跌的时候,因为你满仓,受伤很严重,这种状态下,新基金略占优势。

另外一种情况,市场快速下跌,老基金受伤很严重,因为是满仓,跌了15%,如果市场V型反弹,老基金更有优势,新基金发行以后慢慢建仓,开户时间比较长一点,仓位会低,意味着享受市场反弹时候净值的弹性比较弱一些,这仅仅在两个非常极端的行情下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稍微拉长一点,我们拉长一年、两年以上,你会发现差异没有那么明显,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两个产品,时间拉长,理论上年化回报差不多,大家没有必要过于纠结选新基金好还是老基金好,我觉得差不多,都可以。

如何告别收益焦虑?投资最重要的是明确目标!

如今市场上的投资者分许多种:稳如泰山型、收益焦虑型、热衷心跳型,甚至一键梭哈型………而在基金市场,求稳还是险中求胜,始终是基金投资者最关心也最在意的话题。

如何摆脱收益焦虑?赵骞说,把握一点,明确目标!

▲基金投资不变法门,明确目标是关键

韩瑛珂:不同投资者不具有这样一种先天的优势、先天的条件,他可能稍微有一点收益就很焦虑,我们把这个归纳总结为“收益焦虑型”。还有一种喜欢交易给你带来的快感,我就玩这种心跳。

赵骞:主持人刚刚讲到各种各样的类型,说白了,大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状态?跌的时候很恐慌,涨的时候很开心,卖出去又后悔,归根到底是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想清楚,投资目标没有想清楚。

韩瑛珂: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骞:明确投资目标。我们买基金,喜欢和别人做比较,比如说邻居赚了60%,我赚了50%,我就不开心了。他找错了参照物,别人涨得那么多,我没涨那么多,我觉得失败了,这是一种心态。但是你真正要锚定的那个东西不是跟别人比,你要锚定的是你自己的投资目标到底是什么,你始终要坚定瞄准你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这个目标。举一个例子,很多投资者赚了10%,把它赎回,他觉得差不多了。他想等市场跌了以后抄底,再享受一拨上涨,这种心态是希望能够追求精准、准确。这种情况下,你一旦追求准确,当你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时候,你就会变得患得患失。今天卖出去了,市场没有跌,心里面开始着急了,再连着涨三个星期,心态就崩了,因为没上车。

韩瑛珂:涨到不要命,看不下去了。

赵骞:最终你会在这样一个坏心情里面度过每一天,错失了市场真正能给你带来回报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不一定追求卖在顶点,买在低点,不需要,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你到底想要达成什么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后面整个投资的方案,选择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方式应对风险,所有都要基于你的目标,你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后面的东西全是乱的,你就没有章法了。

我对自己的投资目标很清楚,我现在投资的东西都是为了养老做规划,因为你总有一天要退休。我的目标是清晰的,实现我的目标方法也是清晰的,我必须把80%的钱放在权益类资产上面,我才能实现我的目标。你考虑的是一个长周期,不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而是至少十年的维度去考虑。最近市场下跌,对我来说心理上没有太多波动,反而这两天又买了一点,拿工资又买了一点,投了一点基金。

韩瑛珂:您这算定投吗?

赵骞:也不算,市场跌了,我就买一点,不太在意短期的表现。

养老基金成热词,要先弄清其隐含意义

近两年的基金市场,一个名词越发热门—养老基金。顾名思义,养老目标基金是采用FOF形式来运作的。大多数人认为,FOF基金整体风险更低更稳健,养老基金的“养老概念”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养老基金究竟是什么?它的投资价值又有多少?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认为,这其中仍有一定迷惑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税收减免,养老基金和大部分其他的产品没有太大区别。至于如何买、怎么买,归根结底还是看个人的规划与预期。

▲养老基金成热词,养老投资还可以选什么?

赵骞:养老基金这一类产品最初设计是为了满足居民为养老做规划的投资品,原来大家期待会有税收递延的政策,但是一直没有推出来。这会让大家产生一个误区,我要为自己的养老做规划,难道我一定要买养老基金才可以吗?其实并不是。当我们为自己的养老做规划的时候,你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帮你实现,大家常见的普通管理基金是可以的,“固收+”产品也是可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并不一定要买名称里面带有养老的产品。

付鹏:这个迷惑性其实很大。如果没有特殊的税收减免,它和大部分其他的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从基金购买者的角度来讲,你出于什么目的,而不是它里面的东西直接跟养老高度相关,并不是这样,你出于养老的目的购买这一类的产品,但里面的东西都一样,你用其他工具也可以实现。

赵骞:说到养老,它隐含的一个意思是,我要增值,我现在只有500万,我为了二十年以后的养老,可能需要3000万、4000万,这个时候你有一个目标,你要实现500万—3000万资产量级的变化,你需要做投资,这个时候你要选择投资方法,你买债券肯定实现不了,只有你买权益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才可以实现,这样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往后推,你用什么配置方法,权益配多少,债券配多少,以及你选择什么产品去做,涉及到一系列的规划。包括你税务的筹划问题也很重要,你将来财务的传承问题,也要纳入考虑,其实养老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是那么简单。这个东西你真的需要借助很专业的机构帮助你做规划。如果我们只是买一个基金,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帮你达成目标,如果你有多种目标,比如说税收筹划的问题、资产传承的问题等等,可能涉及到综合性的规划。

网红“固收+”能作为理财替代吗?

作为近两年投资理财产品的“新贵”,“固收+”以灵活、稳定的特性逐渐出圈。低利率时代,“固收”和“+”就像是投资中增厚收益的双引擎,许多人开始将“固收+”视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品。可以说,对于专业性不强、对产品依赖性大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固收+”的出现大大解决了传统理财产品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这也是它越来越红的原因。

▲“固收+”不是特指基金,而是一种投资方式

赵骞:传统的收益产品和现在的“固收+”产品不是同一个产品,以前的产品是阶段性的、非常态性的金融产品,不可以直接把这两个产品对比。现在我们说的银行理财产品涵盖的已经比较多了,不仅有投资于纯债的理财产品,还有投资于“债券+股票”,能做商品CTA的。银行理财产品极大丰富,它的产品线开始完备,不再是原来集中在低风险这一类产品上面。当我们讲“固收+”这一类产品能不能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补充,更准确的说法是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有“固收+”产品,它不是特指基金,而是指一种投资方式,呈现出来的风险收益特征是中低风险,4%到8%。

选“固收+”有窍门,三大策略一个逻辑

交银总监级基金经理揭秘“固收+”投资策略,中信银行基金产品经理解析中信银行“十分精选”选基逻辑。

当“固收+”凭借稳健的投资优势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另一个问题就浮出水面:如何选?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风险收益比。如何将这样一个比值细化、具象化呢?交银施罗德跨境投资副总监陈俊华向我们详细阐述了三大策略。

▲“网红”固收+如何选?

张浩:我听说交银基金有三条投资策略,以波动控制为锚,以大类资产为舵,以权益市场为帆,非常耳目一新,请陈总描述一下背后的逻辑。

陈俊华:这三句话,代表了它的目标、它的运作方式、它的超额收益的来源,是对这一系列的产品做的总结。“以波动率为锚”,意思是在进行这个产品设计和运作的过程中,大家都是以同样一个目标——“波动率”为锚定,向上有追求,向下有约束。在我们团队当中,每一个人对目标都很清晰,不论是宏观还是多元资产配置,每一个人为这个产品做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目标就是波动率。我们要确保波动率和回撤,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追求收益,所以以波动率为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固收+”必须确保波动率才可以持续在稳定的区间内波动,这个依赖于我们的多元资产配置团队,通过他们的量化模型给我们定期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建议,告诉我们到底该配置股票多还是配置债券多。

张浩:相当于有一个指导。

陈俊华:它是一个长期跟踪的模型,这个模型不是为了这个产品才运作下来,而是这个产品有丰富的经验。我们有一个产品叫作“稳稳的幸福”,是FOF团队,也是多元资产配置,我们共用同样一个底层资产或者底层配置的建议来做。所以我们叫作“以大类资产配置为舵”,确保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都是把波动率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有了波动率,在有限的区间波动,我们超额收益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权益资产,所以我们说以权益资产为帆。

张浩:提到如何筛选基金,在此不得不提到中信银行“十分精选”的基金品牌。今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信银行“十分精选”,这是中信银行总行财富管理打造的品牌。

“十分精选”分为三个系列:权益类、“固收+”类、FOF类,每一个系列都聚焦了同类别当中业绩优异的基金产品,以长期价值投资为理念,兼顾长期业绩和风险控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和基金经理的面对面调研,从全市场几千只基金产品当中为我们的客户筛选出满分基金经理的产品。

同时,我们对于“十分精选”选品的逻辑主要是注重三个方面:第一,产品的业绩一定要优秀,我们会注重它的绝对收益,比方说我们会聚焦这一类产品短中长期的排名,前20%、前10%的排名。第二,我们更看重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如果是遇到熊市或者市场的下跌,这只产品在同类型产品里面回撤能力到底如何?这也是我们比较看重的指标之一。第三,经验方面,我们肯定会选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基金经理,我们至少要经历过市场的熊市和牛市考验,才会纳入到我们的产品池当中。对于我们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来说,大家很难选择投资哪一类资产,或者我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不知道买什么样的基金,可能大家会比着排名去选,比如买去年涨得最高的,但往往今年可能就涨得不是很理想。这个时候,可以交给我们“十分精选”。

结语:从宏观角度看,下半年的投资依然有不少亮眼之处,不看增量看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寻找投资机会是关键;从微观看,在众多投资类型和选择中,最重要的还是看清自己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有不同习惯,但本质一定要有耐心,有韧性。基金也好,“固收+”也好,摆脱收益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定目标、有规划、肯坚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