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只白瓷碗
一只白瓷碗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地方,时常会在你的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唯有用文字写出来,心中才觉得舒畅。
阳春三月不见阳,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码字是不错的选择。顿时,33年之前发生的那件事在我的记忆中清晰起来。
那是在闽南泉州某教导团营区,新兵训练近6个月很快就结束了,1987年的阳春三月,我们这批新兵即将分配下连。在赴漳州老兵连的前一天晚上吃晚餐时,我发现两只吃饭的白瓷碗只剩了一只,我急忙在餐厅里寻找,恰巧发现我的那只白瓷碗在另外一个新兵的手上。
我主动找到那名新兵说:"你这只白瓷碗是我的。""这是我的碗,不是你的。"那人霸道地回道。"我的两只碗有红色拷漆写的编号,一只1295,另一只1296就是你拿的碗。"我耐心地解释着。"不给,不给,就不给!这碗你叫得应就是你的。"那人蛮不讲理地辩解着。
当新兵时的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见碗要不回,并打算不再与那人争吵,怕引起围观影响不好。回到排房后,越想越不对劲,我也不知哪来的胆量,一声"报告",气呼呼地敲开了指导员的房间,"请进,有什么事?"指导员招呼我。我像竹筒里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地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指导员和蔼地安慰我:"别急,慢慢讲,我会帮你处理好的。"
第二天大清早,我们下老兵连的新兵早已整理好了行囊,正在我准备登车出发时,连队司务长一溜小跑过来,大声地喊着:"谁是徐连生?""我是,在这儿。"司务长悄悄地把我叫在一边,交给我一个牛皮信封,并仔细地解释道:"指导员让我把2块钱交给你,是那位拿你碗的新战士费用中扣下来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怎么可能?我一个新兵的事儿指导员还放在心上,而且还兑现了他的承诺!"
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是委屈的泪水,还是感激的泪水,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在我的脑海中指导员的形象倾刻间高大起来,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指导员,也有如此较真的劲儿和为兵情怀,从此让我记住了一个难以忘怀的名字——"李曙明"。
后来,我在与战友的通信中得知,指导员为了帮我要回那只白瓷碗,专门找班长了解情况,确认此事真实后,还找那位战士谈了心,让其主动还给我,因为无果,指导员才作出了扣钱补偿的决定。这怎能让我不感动?
其实,我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服气,要不回也得让他知道这个理,拿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是不对的。那时我们新兵每人两只白瓷碗,都是有固定编号的。这件事尽管过去了很多年,我想那位战友一定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
指导员,我也不知道您是哪里人,现在何方?我从内心大声地道一声:"谢谢您关心一个新兵的事儿,愿一切安好!"您让我看到了什么叫亲力亲为和为兵情怀?也许您早已忘了这件事,但在一个兵的心里却永远记得,温暖的往事值得回味一辈子。
完稿于2019年3月2日太湖之州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江浙一兵,出生于江苏扬州的宝应人,现定居于浙江湖州。平时喜欢读书写作,公开发表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数百篇。写作纯属个人爱好,我心我书,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是为了珍藏一份美好的回忆。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