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九旬老人的诗意人生(中)

九旬老人的诗意人生

——记抗战老兵、“中国好人”周仁甫

棉花糖||江苏

中篇  家国情怀

是的,你先知道世界有太阳的存在。热烈温暖,它有永恒的光芒。黑暗给了我梦想,我去追太阳。

——摘自周庆荣散文诗《夸父追日》

小小联络员

周仁甫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这里曾是硝烟弥漫的革命老区。1925年农历七月,涟水县第五区佑东乡第五保(后划归滨海第四区)(现今的响水县小尖镇张集中心社区华余村)的周家格外地喜气洋洋,20岁的周一鹏当上了父亲,顺利诞生的这个男孩就是“仁甫”,也是后来周家兄妹五个中的老大。

儿时的他,家境不错,有机会读书识文是周仁甫的幸运。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年,周仁甫初小毕业后进入村私塾继续读书。与他人不同,周仁甫是在一个革命氛围浓郁的家庭成长的。

据周仁甫回忆,其父亲周一鹏性格温和,待人善良,懂医擅长针炙。乡村八里,不管白天黑夜,还是风雨雪天,只要有人求助都随叫随到,免费上门医诊。起初并不知道父亲是地下党,只晓得父亲喜欢积德行善。叔叔周一鸿比父亲小几岁,似乎与自个更为亲近一些。经常带着自己玩耍,教唱歌谣。后来部队在老家一带驻扎,才慢慢明白父亲和叔叔皆为中共地下党员。13岁的自个,也在不知不觉中当了“联络员”角色。

《魂兮归来》一文,是周仁甫怀念战友李球同志牺牲70周年时写下的。文中对自己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有详细描述:李球同志到林舍经常在汪斌家落脚,同行还有涟水城陈洁民同志。在一起聚会的,先后有汪斌、汪浩、汪涛、周一鹏、周一鸿等人。有时,也在我们家开会。听他们说,共产党是为穷苦人谋福利,达到政治上抬头、经济上翻身和反压迫、反剥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目标。李球同志态度和气,说话轻声慢语,安排我在门外望风,如有生人来随时报告。冬日农村寂静,不一时村头有狗叫,李球出来让我去探望,我去后回来告诉他是卖仁丹丸的郎中,开会的人才放下心来。

1938年初夏五月,农忙时节。周仁甫父亲周一鹏在田里忙得分不开身,让儿子送十几个铜板给汪斌。那个早上,天才麻花亮,在父亲的敦促下,周仁甫连走带跑地赶到汪斌住处。只见汪同志还睡在床上,而自己还急着要上学,等他起身就来不及了。只好大胆地将其推醒,把铜板交到汪同志手里,言明是家父叫送来的,便匆忙离开。彼时,年少的周仁甫不知其原委,在以后的日子里方意识到那是父亲让他去交的党费。

周仁甫说起在私塾读书的日子,叔叔周一鸿经常教自己和同学们唱歌,其中有一首印象特别深。在我“鼓动”下,老人尽量挺直身子,用洪亮的声音唱起:“一二三四五,打倒大地主;六七八九十,打倒蒋介石。百百千千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打打,建立一个新中国。哎呀哎嗨呀,建立一个新中国。”那位昔日的少年,受着革命思想熏陶的大男孩,扬起理想的风帆,一路前行!一生从未懈怠。

老人沉浸在意气风发的往事之中。那会,自己不仅在家里唱,还在学馆与大家一齐唱。时任老师的谢国璋先生不但不禁止,还随大家一道唱歌。据说,谢先生也是中共地下党员。

少年当上八路军

周仁甫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叔叔、老师等人的言传身教下,决心参加革命的念头日益成熟。

1940年秋收时节,战争的硝烟已悄悄地笼罩着这片土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滨海大队,在宋振鼎大队长、孙义年教导员带领下,一批人马驻进林舍小圩等地。部队一到驻地,不顾行军疲劳,放下背包就帮助群众干农活,还用锅烟灰在墙上写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周仁甫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这位少年“秀才”能看出来老百姓是喜欢这些当兵的,自己也想加入他们。

在地下党的影响与努力下,一批年轻人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在父亲的极力引导支持下,年仅16岁的周仁甫与汪涛、汪浩、吕干、孙同彬、郑华余一道,六位青年穿上军衣配带八路证章,离开家投身抗日洪流中去。

当时,滨海大队驻扎在六套三元宫,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与剿匪扩军。别看周仁甫年龄最小,较好的文化功底让他在宣传队如鱼得水。

据老人讲,当时宣传队有60多人,除3名女学员外,其他人都睡麦秆草铺,一天吃两顿饭,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的。早晨出操,上午上课下午讨论,晚上学唱革命歌曲。很多时候走上六套街头,散发传单进行抗日宣传演讲。那时,伪军与土匪活动猖狂,经常在夜里出来扰乱。一天夜间,部队主力外出执行任务,驻地只剩留守的宣传队员,伪军知道消息后趁机来犯。宣传队队长李志杰把大家召集起来,找来棍棒砖头一类东西当武器,要求大家齐心协力迎击来犯敌人,只准上前不准退后。问大家能不能做到,大家齐声应答“能”!在李队长指挥下,人员分散几处,准备和敌人拼杀。结果,敌人看出我们有了准备竟然“溜之大吉”。

依稀间,昔日那位英俊中带着几分稚气的小伙子,手拿棍棒,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坚定的目光,严阵以待中刻下了第一次“遇敌”“抗敌”的身影。16岁的周仁甫,与战友们一道,在烽火岁月里意志得到了一次次磨砺,日渐成长成熟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让周仁甫老人十分伤心的,是在他参军的第二年,37岁的父亲因病不幸去世,留下母亲和他们兄妹五人。从此,一家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聪慧灵巧的母亲身上。

杀声应天,喊冲冲

1943年9月22日,在新四军八旅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亲自指挥下,官兵们一举攻克日伪小尖据点,四周人民获得解放,建立民主政权是当务之急。民运队的杨一斌、刘祝三到佑东乡后,看中了周仁甫,认为此人适合培养。不久,组织发展周仁甫入党,并把他派到位于三分港的滨海县委党校学习。

周仁甫同志从党训班结束后,受组织委派到佑东乡任书记兼乡长,并迅速投入新的工作,组织农民会发展民兵武装力量。佑东乡时有15户地主,其中有8户为敌方做事,他们逃窜到响水口后仍贼心不死,经常趁黑夜派来“突击队”到佑东乡抓人拉牛。民兵武装组织反突击,每天夜里分几处在要道口埋伏迎敌。有一夜,发现敌人来袭。我方扫帚炮炮手因慌张害怕,不敢吃火。关键时刻,时任乡长的周仁甫毫不犹豫上前,拿出火纸芒子用嘴一吹,点火信。点一次,火没上来。他直接用嘴去吹,谁知座力太猛,火焰把他头上帽子冲跑,火药珠沾到脸上,半边脸被灼伤,晕倒在地。后被叔叔周一飞扶起,叔叔从身上撕下一块布给他捂住止血,后送至周祥云医生处护理。时隔多日,周仁甫方得以康复。那次战斗中灼伤留下的黑色药珠印记,至今在老人脸上仍然清晰可见。

周仁甫参加过大小战役十几次,最激烈难忘的较大战役有两次。一次是“三港阻击战”,另一次是“会攻陇海铁路”。

说到“三港阻击战”,老人的目光飘向远方,我的思绪也跟着走进那场硝烟烽火之中。1945年农历七月半,东方未白。淡月疏星之际,驻守在陈家港的大批伪军向我部五连和民兵驻地环而攻之。此时,人们从睡梦中被枪声惊醒。须臾,前哨气喘吁吁回来报告敌情,说发现村外敌人黑压压一片。于是,我方五连和民兵迅速组织力量,抢占有利地形地物,打响这场阻击战。时为指导员的周仁甫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站在我面前的老人,穿着一件旧衬衫,衣衫半敞着,可见胸口的一起一伏,明显带着激动,语速也不由地在加快。老人一边说一边比划:你不晓得呀,敌人步枪、机枪以密集的火力向我们扫射,上空、前后、左右的子弹落下像雨点一样,简直铺天盖地。尘土飞扬扑面,战士们还阵阵高呼冲呀冲呀,真是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呐。这场拉锯式的争夺战持续整日,直到“白日沧西阿,素月出东岭。”最后,伪军不敢再与我方支撑,溜进“乌龟壳”(敌据点)。五连和民兵们终不辱使命,完成阻击敌人任务。

我将水杯递给老人,老人缓缓地坐下,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唉,这次阻击战中,战友黄晓芝、赵保发牺牲了,南河区委书记王商也壮烈了。老人的情绪已从之前的亢奋中撤离,不急不缓地吟诵起“前哨传来倭如蜂,我军振臂义填胸;枪林弹雨阵地上,杀声应天喊冲冲”的诗行。

此刻,我与老人同喜同悲着。我为他和战友们的“勇”而鼓掌,为献身革命的烈士们“泣”而致敬!

烽火中的诗人

言为心,诗为志。我们不妨暂时驻足,静静阅读周仁甫写下的诗行片断,重温那份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

《当八路军》:日寇扰攘太猖狂,奸淫烧杀似虎狼,举国同胞罹浩劫,激怒健儿赴疆场。

《田上》:烽火连天接夜天,偷空锄草夕阳西。防特哪计时和刻,短枪藏身只自知。

《夜行军》:指挥部里传命令,兵工联队并肩行。夜幕笼罩指不见,争叫拂晓渡阴平。

《会攻陇海铁路》:炮车镇下炮声隆,硝烟弥漫尘扬空,子正发起总攻后,一鼓作气追敌踪。

《解放淮安》:理好武器减轻装,交完手续上前方,背水一战创奇迹,敌人奔北没处藏。

《猫头镇战地纪实》:敌机扫射呈凶狂,炮弹连珠炸村庄,时近日曛刚休止,开始挺进揍豺狼。

《行军途中》:军号声中战马鸣,官兵同样迈步行。瞑色沉沉人意倦,笑言前队达益林。

……

读着战地诗行,仿佛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吹着号,扛着枪,紧跟革命队伍。向光明挺进,信念如磐。

那是1941年,周仁甫同志被分配到阜宁县东北行署特务连任文化教员。而就在此时,与他同庄一起入伍的时任特务连排长的郑华余去五汛港参加民主建政,却不幸光荣牺牲。这次牺牲的,还有同行的路健科长等人。老人说:那次如果自个(己)去了,肯定也牺牲了。一想到过去的战友,一想到流血牺牲的烈士,搞(和)他们一比能活着就幸福啊,能活到个(今)天,知足!

翻阅《华余村诗词集》与《萱草》,周仁甫写下悼念“郑华余、路健科长、李文广书记、陈发鸿团长、周锦生烈士、牛钦华同志”等诗篇,无不表达了这位抗战老兵对战友的深深思念与赤诚之爱。

饮水常思源

传承,顾名思义是指传授和继承。不管是美德的传承,还是文明文化的传承,它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做好教育传承,留住红色记忆,乃是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题中之义。

周仁甫老人一直尽自己所能,在传承的路上努力地前行。从教育岗位退休后,仍念念不忘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义无反顾地将自己交给了“第二课堂”。老人以民间艺人身份化名“吉爱月”,行动第一站是赴邻县阜宁。在阜宁县文化馆的支持下,去了沟墩、益林、马荡等多个乡镇的中小学校进行宣讲革命故事。

谈起宣讲中的趣事逸闻,老人如数家珍,开心得像个顽童。话说往事,绘声绘色的宣讲场景即刻就呈现于眼前。一位身高1米75相貌堂堂的汉子,左手持着小铜锣,边讲边唱,精彩处铜锣敲响,要紧处便适时“啪”地拍下“惊堂木”。初始,阜宁当地有“能人”表示不服气瞧不起,说这个老头子从哪里来的,能讲出什么道道。而等他们听完一场后,“能人”也竖起大拇指连说“佩服”“我不如你”之类的话。

我看得出来,老人的眼中充满自信的光芒。这种光芒,绝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种根植于老人内心的文化自信。

那是一场春夏之交的宣讲,听讲的人特别多,坐着的、站着的挤挤挨挨。只好临时将“教室讲堂”移到室外树荫底下,把几个班级学生集中到一块听讲。既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同学们好好学习,做好革命接班人的大理想;也讲过日子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传统,让他们从小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以勤养志、以俭养德”的硬道理。给孩子们讲节俭,用了一首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处事持家年复年,更当思后又顾前,有钱应想无钱日,莫到无钱想有钱。”开头几场宣讲没什么经验,讲解重点写在黑板上,发现这样效果不太好。后来,就干脆把重点写在一块白布上,边唱边讲边看布上的内容,同学们都说这样印象深,都夸这个法子“好”!

一位不算年轻的老革命,退休后本该享享清福。而他偏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把日子过得与众不同。白天义务讲课,晚上,解下自己随身带着的被褥,就睡在学校的教室里。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他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

老人开心地回忆讲课中的一些细节:讲学原本纯属义务,可有的学校校长觉得这样实在过意不去,就会付给讲学费用“3块(元)、五块(元)”不等。他们问我,如果没钱,“供饭”行不行?我说,怎么都行的。有一所学校师生感动于我讲的故事效果好,都爱听,临走校长硬是塞给10块(元)钱。我很骄傲嗯,不是骄傲讲学所得费用高,而是觉得自个的劳动得到尊重与认可了!一想到在阜宁的日子,对学校的教育还是很有好处,对自个健康也有好处,(我)是乐在其中啊。

这几年,年过九旬的老人仍多次在县内学校宣讲,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老人总会奖励一些认真听讲、问题回答好的孩子。他十分动情地说:“我有工资,不缺钱。讲故事目的,就是让下一代下下一代不能‘忘本’!想让他们牢记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徐莲华,笔名棉花糖,小小烛、年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盐城市作协会员,响水县文联副主席、县作协副主席。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偶有灵感也码码字。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