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3)
本篇要目:
**********************************
1731.坎门验潮所
1929年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现玉环市)
1732.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1930年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1733.曹娥庙
1936年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
1734.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1939年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
1735.李氏家族旧宅
清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1736.洪家大屋
清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1737.芜湖天主堂
清至民国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1738英驻芜领事署旧址
清至民国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1739.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
清至民国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
1740.安庆天主堂
1893年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
******************************************
1731.坎门验潮所
坎门验潮所(又称坎门验潮站)位于浙江台州玉环县,系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验潮站。历经八十余年的风吹雨淋,坎门验潮站如今依旧伫立在浙江玉环坎门前台鲳鱼岙海岸边,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坎门高程在国内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该站为国际潮位资料交换站,隶属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并正式更名为坎门海洋环境监测站。
在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的1929年10月,时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局长的黄慕松(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曾任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校长和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主持召开全国测量会议,制定《全国陆地测量十年计划》,计划中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国家测量基准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加快浙江坎门验潮所的建设步伐。以尽早建成验取平均海平面,设定坎门零点,统一全国海拔高度起算点。1929年10月,国民政府耗资1900多银元,在坎门验潮所基本建成验潮井,并派专人安装一台英制自动验潮仪,于1930年5月坎门验潮所正式开始验取潮汐资料。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坎门验潮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2.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在五尺乡五尺村五下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悬山顶,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1930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正式组建为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军部即设于此,并以附近山区为根据地。
红十三军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是当时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十四支红军之一,下辖三个团,共有6000人左右,经历大小战斗一百余次,曾攻克丽水、平阳、缙云县城,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旧址是一座“口”字形的古祠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占地面积1467平方米,建筑面积403平方米,祠堂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合院式木结构建筑。
正门上方横匾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进入大门,里面有前厅、后厅、左右两廊,中央天井里有一方形水池,约50平方米,两廊外侧又各有一个长14米、宽7米的水池。祠堂后面是险要的江山头,层峦重叠,群峰林立,竹木葱茏。
中国工农红十三军纪念碑,位于军部旧址南侧约80米的山冈上,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1113平方米;2010年扩建了纪念碑前的广场,现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广场中间建有一座3米高的红十三军战斗群雕,再现红军战士的战斗场景。从广场拾级而上49个石阶,是长20.5米、宽22米的纪念碑坛。再上10个石阶,是纪念碑底座,长12米、宽14米。纪念碑坛围有青石栏杆,并栽植花木。纪念碑高17.8米、宽3.3米、厚1.8米,水泥钢筋结构,中空,有梯可登碑顶。正面顶部浮雕的红五角星下,是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碑名镌刻在碑体青石上,下方刻有碑记,记录红十三军将士浴血奋斗的悲壮历程和千古不朽的光辉业绩。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红十三军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3.曹娥庙
曹娥庙位于绍兴市上虞百官镇曹娥江西岸。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曹娥为救父,投江而死。元嘉元年(151),县令度尚葬娥于江南道旁并立碑。宋元八年(1093),由江东移至西岸。今庙为民国23年(1934)于原址重建,坐西朝东。中轴线上有门楼、大殿、后殿、重楼;北轴线上有曹娥碑、双桧亭、曹娥墓;南轴线上有山门、戏台、土谷祠、东岳殿。殿内枋柱雀替及门窗多为镂空细雕,十分精美。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几经迁徙、扩建、修葺,奠定了现有庙宇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建筑基调。
曹娥庙坐西朝东,背依凤凰山,面向曹娥江,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40米,主要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上。北轴线为三开间,依次有:石牌坊、饮酒亭、碑廊、双桧亭、曹娥墓;中轴线为五开间,依次有:罩墙、御碑亭、山门、戏台、正殿、曹府君祠;南轴线为三开间,依次有:山门、戏台、土谷祠、沈公祠、戏台、东岳殿、阎王殿。
曹娥庙近二千年的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颇高,以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饮誉海内外。正殿是人们瞻仰、纪念孝女曹娥的主要场所,处于全庙中心,通高18米,面宽21米,进深25米,顶作硬山式,明间、次间为抬梁式梁架,梢间山墙为穿斗式构筑。明间的四根金柱净高15米,直径0.6米,木质坚硬若铁,系购自南洋的铜操木.外翻的三道卷棚,既在结构上为减柱造法提供了便利,增大了空间容量,同时又为游人进入角色创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暖阁位于正殿中央,玲珑剔透,富丽堂皇,有浩然之气。暖阁原指供贵妇、小姐使用,为防寒而从大屋分隔出来的小居。古代官署大堂置案处下填底座,背设屏风,两侧安有隔扇的也叫暖阁。此暖阁通高6.5米,为三间六柱歇山重檐法式,屋面为黄色琉璃,上圆雕铁拐李、汉钟离、韩湘子等八仙人物,檐檩、额坊间以斗拱,金丝走边,下置透雕花板数道,明间双柱盘降龙两条,左右对峙,声雷目电,神态不凡。孝女曹娥凤冠霞帔端坐其中,神采奕奕。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曹娥庙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4.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创建于抗战时期,学校除坚持教课外,还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宣传抗日。是浙江省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在此头尾办学7年,曾哺育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为中西合壁式建筑。坐南朝北,总体布局为三条轴线,通面阔44米,通进深32米。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为芳野曾家大屋旧址),是因当地有叶姓孝节牌坊而得名。
建筑面积2293.5平方米。立面为典型为巴洛克风格。中轴线上为两进两天井,并设厢房、后墙过廊。东、西两轴线各有厢房七间,均二层单檐。一进,面阔五间两弄,进深四间,为二层单檐楼房,一层明间为门厅。天井两侧为厢房均为二层单檐。二进,面阔七间,两梢间为楼梯间,为三层单檐。后厢房、过廊均与二进一样为三层,但厢底层为过道。后天井设有两水池。
浙大分校旧址芳野曾家大屋坐南朝北,共二进七开间,门楼欧洲风格,内厅土木结构,中西合璧。一进为二层,二进为三层,天进两侧有厢房,还有后花园,占地面积约3亩,是该村绅土曾水清在民国十年(1921)所建,故称“曾家大屋”,浙大龙泉分校在此头尾办学7年,招生七届,约1000人,曾浦育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1945年11月迁回杭州。
竺可桢时代(1936—1949)的浙江大学被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打造浙江大学的形式与手段很多,概括起来可为三点:一、选聘优秀教授;二、增加图书设备;三、奖励优秀学生和贫寒子弟。三点当中,选聘教授最为重要。竺可桢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教育成功与否,系乎学风的优劣,而教授的人选,为教学质量和转移学风的动力。
1939年,为使福建、安徽、江西及离沪的青年学生就读高校,由竺可桢校长提议,经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在龙泉坊下村创办了分校,校舍主要是当地一位在外经商的曾姓村民新建的一幢大屋。时任分校主任的郑晓沧先生将村名由“坊下”改为“芳野”。分校设有文、理、工、农、师五个学院和一所附属小学,任教的有数学家毛路真、词学家夏承焘、文学家王季思、生物学家董聿茂、心理学家潘渊等三十多位教授。抗战期间,浙大龙泉分校的生活非常艰苦,许多年高资深的教授、教师住在芳野村对面的插坑垄小山坡上临时搭建的一间间平房草舍,郑晓沧先生特地为它题名为“风雨龙吟楼”。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的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墙壁上一幅百鸟朝凤壁画木板开裂,颜色也掉了不少,许多精美的雕刻也有被人为破坏的痕迹。
二楼从外到里分别是“龙泉名人陈列馆”、会议室和“浙大分校陈列馆”,楼梯木板也因为时间长,有一定的磨损、腐朽状况,楼梯木板上下浮动,踩上去不时发出咯吱声。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因为年久失修,在历经了几次浩劫后本已摇摇欲坠,而龙泉当地又是潮湿多雨的气候,不利于文物保护。因为更需要相关部门的修缮和人们的保护。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5.李氏家族旧宅
李氏家族旧宅位于安徽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东段。旧宅是一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李鸿章(1823~1901年),字子黼,号少荃,安徽合肥人。24岁中进士,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李氏家族旧宅平面呈长方形,面南临街,自南而北依次五进,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条轴线长80余米,宽26米,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是过厅,两进均为七开间。第三进是中厅,其建筑体量和结构等级均体现其为该组建筑的主体,内部结构采用明三暗五式,用前隔扇后屏门及摘支窗等围护,以扩大与灵活其使用空间。
中厅后是一道充分体现内外有别的隔墙,内即是走马楼,是由第四、五两进构成的一幢四合院式的二层楼,系女眷主要的休息活动场所。
李氏家族旧宅是目前仅存的与晚清重臣李鸿章有关的大型建筑群,典型的江淮地区民居建筑,是江淮之间民居的代表作。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李氏家族旧宅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6.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县城内东大街敦仁里,建于清代。为洪姓由择墅(洪村)迁入时所建。
洪家大屋现存4组建筑,门牌编号分别为敦仁里8号、10号、12号、16号。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二进二层砖木结构,整体尚好,其有大小屋宇数十间,承恩堂居中,后有养心斋,左有承泽堂、思补斋,右有荆奕堂、笃素堂、三世大夫第,前设谷厂和又新书屋(现无存)。
其平面布局构架木作砖雕等都独具匠心,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咸丰年间,湘军老营驻祁时,曾国藩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大营行辕即设今洪家大屋的花厅内。
太平军在祁时,曾在该屋的墙壁上,留下许多墨书宣传标语,现存有10多个3寸见方的墨笔直书大字,其内容为:“太平天国粤东前营叶高”,字迹如新。庑设有观戏楼,戏台正立面及构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纹饰。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对清廷形成巨大威胁。为消除心头之患,清廷选定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首选指挥机关地址就在安徽省南端崇山峻岭之中的祁门县,大营行辕即设在城东敦仁里洪家大屋。清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率部队来祁门驻扎,时间达10个月之久。自曾国藩驻扎祁门后,是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转向衰弱的一个转折点。洪家大屋作为曾国藩的行辕,也留下了一段厚重的历史。
洪家大屋作为曾国藩行辕,建于清代中期咸丰年间,湘军驻祁时,曾国藩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后来都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因此,洪家大屋作为曾国藩的行辕,很是厚重。祁门作为曾国藩的行辕,当时大起大落、戏剧性、故事性很强,是湘军转战的中心,对于湘军历史来说,祁门的意义和地位重大,是历史留给祁门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今天我们立足其间,仿佛仍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如果能将此辟一专门博物馆,兴许人们来寻访就会更多一份历史的感受。
曾国藩驻扎在祁门洪家大屋期间,太平军全力打击他的祁门老营。咸丰十年,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一举攻克宁国。后又攻入徽州府,威胁祁门。12月李秀成亲率大军奇袭羊栈岭,陷黟县,前锋打到祁东乡赤桥附近,距洪家大屋仅60里,曾国藩惊魂落魄。只因李秀成误以为祁城有重兵守御,绕道江西进行战略转移,才使他侥幸脱逃灭亡命运。咸丰十一年正月,太平军又由石埭进攻祁门,大败清军。此时杨辅清“景德镇大捷”传来,江西粮道断绝,曾国藩在洪家大屋惶恐不安。哪知太平军在江西乐平军事受挫,遂撤出景德镇,使曾国藩又侥幸逃脱了灭顶之灾。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洪家大屋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37.芜湖天主堂
芜湖市天主堂位于安徽芜湖市新芜区吉和街28号。芜湖天主教堂是原芜湖教区主教座堂,是神职人员居住和传教的场所。清光绪九年(1883年),法国神甫金式玉在芜湖购得鹤儿山半部,计划建造天主教江南教区中心大教堂,即若瑟院。1887年正式动工建筑住院及女校,1889年6月江南教区主教倪怀伦为圣堂奠基,年底建成。
教堂的建筑样式为罗马主义风格,建筑面积1242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27.7米,东西进深40.7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左右两边各立有一座高达18米的钟楼,钟楼中间的正门尖顶上耸立一尊高约5米的耶稣雕像,寓意着“救赎”和“圣洁”。整座教堂坐东朝西,面临长江,气势雄伟。
这座天主堂初建时计划建为天主教江南教区中心大教堂,在教案发生前,这里已经建成了包括若瑟院、育婴堂、男女生寄宿学校、诊所等一大批中、西式建筑。光绪十五年(1889),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怀纶特意前来芜湖,为即将兴建的主教堂举行了奠基礼,结果不到两年,教案发生,教堂被摧毁。
教堂内部,通体采用混凝土和花岗岩结构,厅内两排石柱支撑大跨度穹窿顶,墙壁绘有彩色壁画。
神父楼依山就势而建,由主楼、东辅楼、北辅楼构成,建筑面积5100余平方米,东西走向,样式简洁,每层设有许多房间,楼前原设有一广场,楼后山上则建有凉亭,每年夏季,这里是各县、镇的神父都来芜湖歇夏的首选之地,楼内还曾开办有小型医院。教会在鹤儿山下挖了地窖,每年冬天收集冰雪藏于地窖,夏天就变成了冰室。鹤儿山上还设有一处牛奶场,所产牛乳供应教士们饮用,这就是鹤儿山脚下牛奶坊这一地名的由来。
主教楼、圣母院均位于芜湖市吉和北路19号第一人民医院内。主教楼,又称主教公署,建于1933年。两层券廊式建筑,建筑面积1612平方米。圣母院,又称修道院,建于1933年,由芜湖天主教会创建,西班牙人设计监造,外立面与主教楼砌筑方式一致,是芜湖市今存规模较大的教会建筑之一,建筑面积421736平方米。天主教修士楼位于芜湖市区大官山山顶,建造于1912年,东西对称,包括架空层在内共三层,建筑面积1859平方米。
该建筑由西班牙修士蒲庐设计并监造,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34),一年后竣工,主要功能是教学。依山而建,随形就势,山下五层,山上两层,阶梯状收减,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占地4133.88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3.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日”字形。该建筑在我省留存少,具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钢筋混泥土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多用拱券,将建筑物的压力分解到柱子上,力学原理运用十分到位。同时还兼顾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取向和表现形式,山墙采用徽派马头墙式样。是中西建筑形式完美结合的成功实例之一。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芜湖天主堂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38英驻芜领事署旧址
英驻芜领事署官邸位于范罗山西南侧的雨耕山山顶,始建于1887年,建成于1899年。它是芜湖最早的近代建筑,也是外国人在中国早期兴建的使馆建筑之一,其建馆的速度之快,在全国各通商口岸位居前列。芜湖近代建筑史也由此展开。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英国人在范罗山顶设计建造了一座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作为驻芜领事署。它采用了劵廊式。设计成“劵廊式”砖木回合结构房屋。
“劵廊式”是一种周边作拱券回廊的砖木回合结构的房屋形式,盛行于19世纪下半期外国殖民者所建建筑,流行于我国租界内。这是欧洲建筑传入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后,为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连续的拱券和宽敞的外廊,以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层基础,以古典柱式和拱券为要素,平面简介,脚线明朗,外部五其他特别的装饰。
英驻芜领事署(今市人事局办公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均有3.5米深的拱券回廊。建筑物下部为石砌基座,廊柱以优质红砖砌筑,挺拔圆润。四面破顶采用深色瓦楞铁皮屋面,配以白色门廊石柱和连续拱券,券顶夹砌青砖,色彩他陪协调柔和。
南面主入口有数级台阶,东西两侧有次入口,门厅为八角形大厅,大厅两面各有两间办公用房。大厅后面有装潢考究的三折木楼梯通往二楼领事官用房,楼梯平台下有出口通完后院附属用房。 楼上楼下所有的房间都是百叶门窗、木地板。木墙裙,屋顶天花上悬挂着华丽的大吊灯,墙上还有壁灯装饰,每间都有壁炉取暖。外走廊用彩色瓷砖铺出几何图案,卫生间地面用马赛克铺就,至今依然色彩艳丽,平整坚固。大厅西北角有辅助楼梯通往三层阁楼,登上阁楼,可以通过六个老虎窗观察四面八方。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英驻芜领事署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9.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位于安徽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8号,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内。安徽大学红楼1934年7月兴建,1935年9月竣工,原为民国省立安徽大学主教学楼,通体红色,人称安大红楼,总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见证了清末及民初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演变,在安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安大红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坡顶、红陶瓦、红砖外墙,平面呈倒置山字型。主门位于中部,有西洋风格的钟楼及山型门坊,雕饰精美 安徽大学成立于1928年,1934年7月至1935年3月,民国安徽省政府拨款兴建了安徽大学主教学楼,因通体红色,称“安大红楼”。该楼系砖木结构,墙壁由红砖砌成,楼二层。保存尚好,大门前两侧共有六根圆石柱。门檐呈半圆形。今为安庆师大中文系教学楼。
敬敷书院旧址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一座东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筑群,现存门坊、长廊、斋舍。
敬敷书院建筑为徽派风格,砖木结构,以长廊为中轴线,长廊东头为大讲堂,于1983年被拆除。讲堂两边分别为经正阁和宗儒祠,在抗战初期毁于日机轰炸。现存门坊、长廊和四进斋舍,总建筑面积937平方米。
清代安徽省省学敬敷书院由城内移建至此进行办学,是清代安徽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不久,这里又相继改办为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安徽武备学堂、安徽省公立法专等学校。1927~1938年,这里建起了安徽省立大学。1946年,办国立安徽大学。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著名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刘大櫆曾为书院院长。安徽近代名人房秩五曾受业于此。旧址位于安庆师范学院敬敷大道东,1897年移建于此。书院为一座东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筑群,包括门坊、长廊、斋舍与碑廊,原书院建院时讲堂正梁、考生试卷等均保存完好。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40.安庆天主堂
安庆天主堂,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占地面积为5841平方米,是天主教代表性建筑,由耶稣圣心堂、神甫楼、门厅及庭院组成。教堂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原占地3323平方米,现为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门厅、庭院、圣心堂、主教楼及神甫楼组成。门厅面西临街,门楣有“天主堂”楷书额。大门两侧嵌有清廷为保护外国传教士活动的“圣旨”碑文。大门两侧是八字形山墙,进门厅为十字形院落,南面有一小花园,环境幽雅。
迎门而立的庭院壁龛里供圣父塑像,北面为天主堂主体建筑圣心教堂。教堂坐北朝南,建筑呈十字形,宫殿样式,面阔3间11.7米,高19.75米,面积581平方米。正面开有3个拱券门,正门上嵌竖刻“万有真原”石额,东门竖刻“仁基远奠”、西门竖刻“圣域洪开”石额。教堂分前堂、中堂、后堂3部分。前堂是钟楼,高4层,顶层内装铜钟,二层是唱经楼;中堂是会堂;后堂有圣心、方济阁、依拉爵、若瑟、圣母5个祭台。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比利时国方济各会传教士卫方济到安庆设教堂传教。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庆教案发生后,教会与两江总督马新贻、安徽巡抚萨尔图·英翰签定《南京协定》,以官府赔偿4000元购黄家狮子土地给教会建教堂。清同治十年(1871年)“安庆耶稣圣心堂”破土动工,次年(1872年)落成。清光绪四年(1878年)安徽有安庆、宁国、五河三个传教中心,安庆总堂是皖西南中心,全省有总堂2处,会口11处。光绪十七年(1891年)耶稣圣心堂扩建,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完工,更名为“安庆天主堂”。
民国元年(1912年)安庆天主堂升为主教堂,处理六安、霍山、英山各教案及芜湖天主堂土地纠纷。民国十年(1921年)安徽天主教从“江南教区”划出,设芜湖代牧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21日,罗马教廷从管辖安徽全省教务的芜湖代牧区分出安徽省北部和西部,成立蚌埠代牧区和安庆代牧区。安庆代牧区由西班牙耶稣会神父负责。下辖安庆、合肥、六安、太湖、广德、贵池6个总铎区,111处宗教活动场所,有教徒近3万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11日,罗马教廷在中国建立圣统制,安庆代牧区升格为安庆总主教区。1950年,安庆总主教区直属有6个总铎区、24本堂口,111个公所。1997年,恢复安庆教区;2001年7月,安庆天主堂降为安徽教区安庆堂口。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安庆天主堂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