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别样风情
泉州蟳埔
唐宋盛繁日,泉州百万家。
城居中外客,港纳亚欧槎。
货殖生民富,文明促物华。
至今蟳埔妪,犹插满头花。
早听说泉州有个蟳埔村,那里的女人们长年头戴鲜花,居住着别具特色的"蚵壳厝"。16年元月二日,我们特意驾车前往一领当地独特的风情。
出门时间已近十点,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手机导航把我们带到了位于丰泽区的蟳埔社区。下车打望,沿着村道而建的都是水泥砖玻璃窗的现代小楼,因时近中午,道路上行人也不多,眼前景象与平时所见的小村镇并无差别,阿玲略带问询地看看我,跑这里来玩什么?说好的特色风情呢?
沿着社区道路转了一圈,只看到某人家门口一堵院墙上砌着传说中的蚵壳,反倒偶尔有几位路过的阿姨,她们头上佩戴着色彩艳丽的花环,吸引了阿玲的眼球,让她相信我所言非虚。或者是地段不对?试着向一位端着饭碗坐在门前的大叔打听,他却一问就明白了,用筷子指点着前方,浓重地瓜腔:唔唔唔!转告贵了菜系丢系~~(有啊有啊,转角过了菜市场就是)感谢热情的大叔!
沿着水泥道路前行,拐几个弯后就看到路中间这块偌大的石碑了,蟳埔村,这个位于晋江入海口的自然渔村,距泉州市区约10公里左右。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眼前的街道充斥着海水的咸腥味道,这是一条海鲜产品的交易市场,沿街三四层的小洋楼林立,两旁是临街的店铺,俨然已经是一个日益繁华起来的村庄,唯独不同的是街上的人群,以女性居多,大多身着大红的衣裳,头上别具风情的花环格外吸引我们的眼球。蟳埔渔村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蟳埔渔村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蟳埔女头戴簪花围的习俗据说源自阿拉伯人,相传在宋代有位生活在蟳埔的阿拉伯人,建了一个花园,园里有许多从西域引进的奇花异木,他经常将鲜花赠送给相邻的蟳埔女簪戴,于是蟳埔女就渐渐形成了发髻簪花的习俗。
漫步蟳埔街头,摆摊的、闲逛的、看店的……当然街头最多的还是坐着家门口挖海蛎的老妪,不管做什么的,每个女性的头发都是在后面绾成圆髻,中间插一根象牙色的筷子作发簪,或者再多插一根红筷子。圆髻的最外围,是漂亮的"簪花围"。簪花围大都是用应季的小朵鲜花扎成整齐的花环,有红、黄、白、紫等不同颜色,就像是头上顶着一个"小花园"。也有些不戴簪花围直接插花儿的,簪花围也有不用鲜花用绢花的,颜色更加丰富。似乎嫌簪花围还不够美,有的还在头上插上一支支或者一簇簇的绢花,一片姹紫嫣红。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蟳埔女簪花的习俗似乎也在渐渐消失,至少在我们眼里所见,头上簪花的大多是已经有一定年纪的女性,稍微年轻的妇女似乎已经不再对此有太多的讲究——我原以为这是当地的风俗,但是当我们步入街边一间小吃店午餐时,和身为土著的老板娘闲聊,我试着问询她为什么并不簪花,她报以我很不在乎的回答:现在谁还愿意每天费那么多时间呢?——或许若干年后,蟳埔女簪花的习俗就将变成难得的现象。
比簪花习俗更早消失的,也许是蟳埔最为鲜明的特色建筑“蚵壳厝”。沿街是已经看不到这些曾经是当地最为著名的符号了,经老板娘的指点,我们总算在街后这些幽深的巷子里寻找到慕名已久的建筑。蟳埔曾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到达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岸,然后再到北岸卸货。返航的时候,如果舱内不载货就会形成空船,重心不稳则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来后就堆放在蟳埔海边。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壳厝,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建筑奇观。“蚵壳厝”的建筑形制同传统的闽南红砖厝,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闽南红砖厝风格鲜明,民俗气息浓厚,蚵壳厝将大而中空的蚵壳垒砌在墙面,墙里隔绝空气多,起到冬暖夏凉的独特功效。
然而近年来,随着村民自建新楼的不断崛起,蚵壳厝已经渐渐式微,完整建筑已不多见,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悲哀?
徜徉于蟳埔村的曲折老巷之中,随处可以看见逼仄的巷道中藤蔓纵横的绿荫,或者在低矮院墙上盛开着的各色鲜花。不时从眼前经过的老妪,她们头上插着色彩鲜艳的花朵花环,忙着日常的生产活计,神态宁静而安详,时不时对过客的我们露出淡然而平和的微笑,这些爱花的族群,生命中自然赋予了许多的热情和色彩,眼前的一切,都在注解着岁月静好。
村庄的尽头却是泉州环城路,公路外面, 茫茫水色中舟楫往来,这是晋江的出海口,宋元时期,这里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所在地,清康熙年间曾在此设置鹧鸪巡检司。随着历史的变幻,蟳埔曾经的光芒早已褪去,到现在只剩下世代相传的些许别样风情,仍然默默焕发风采,让途经的我们,在惊艳的同时,发出几声浩叹。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