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令人铭记于心的爱

令人铭记于心的爱

——读杨青《父亲,儿子想您》

徐进成||江苏

凌晨,打开手机,点击《冬歌文苑》,文友杨青《父亲,儿子想您》跳入我的眼帘,看了开篇,睡意全无,索性打开床头台灯,披衣而坐,一气呵成读完。

《父亲,儿子想您》从字里行间并未看到一个父亲对子女“爱”的字眼,而是从品味中分辩出“爱”的多种味蕾,几个故事,融入生活,跃入纸中,让你掩卷回神,陷入沉思。会让你眼眶潮湿,仁慈中透着严厉凝重,睿智中不乏敦厚朴实,宽容中显现真谛父爱,敬业中凸显初心重任,虽是“平常故事”,也能让读者心灵震撼。

《父亲,儿子想您》,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细细品读,会使你潜移默化,启迪人生感悟,夯实人生基础,永扎记忆深处,撷取人生收获。

《父亲,儿子想您》,父亲的形象是熠熠发光的,是高大而伟岸的。整篇文章没有父亲对子女的生活关爱,溺爱,有的是严格尖刻,而对需要帮助的人又是那么大方慷慨,感恩相助。公家的钱不沾半分,挣得的钱要花之得当。忆父美文大多反映父子生活情感类而此文不与苟同,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之靓点。

已逝的杨老将"人″字的一撇一铿锵,一捺一世界写的堂堂正正。从中让人看到一位受人敬重的老父亲的大爱、深爱和真爱。

心存一个"公″字,站得直,行得远,体现胸中大爱

上世纪七十年代,社办企业在计划经济“夹缝”中求生存,供销人员满天飞,一个供销人员每年能订几万元的销售合同就很不错了,杨老一次出长差就签了52万元大订单,震惊了县内外五金同行业,本厂产能有限,就到邻近县社寻求合作加工,企业每年上交公社的利润超过国家拨款全社的财政款还要多,这下子“杨百万”出名了,其实是年业绩百万,不知底细的人误以为他本人年收入“百万”,其实,他只是拿工资和当时规定比例很少的百元奖金。笔者曾私下问及此事。他十分坦诚:组织上培养我多年,我生病了公社书记带医生到我家里为我治病,节假日出差在外亲自“送礼”慰问,子女出校门,组织就破例安排进厂工作,我若三心二意,良心何在?道德何在?还是党员?难怪他的亲友都说他外人叫他“杨百万”,而他生活上吃的普通饭菜,穿的粗布衣裳,住的砖土草房,骑的老旧“永久”。因为他对党忠诚,拉车不松套,决不徇私利,而对那些吃里扒外、搭集体顺风车发财的人不但颇有微词,嗤之以鼻,甚至深恶痛绝。他把对集体、公家的奉献当成自己的份内事。用他的话说只吃碗里的,不吃碗外的。

对子女的教育一个严字,读懂了才知是深爱

文中列举了自己刚上一年级时,因好奇心驱使,利用课间操时间,跑回队房会场,偷看当“村官”的父亲参加生产队社员大会的情景,被父亲撞见知原委后,抽出柳条,担心劈头盖脸挨打而佯举高高的柳条子最终没有落下。晚上父亲让他去邻居家探听吵架原由,得知真相,让他知晓读书的重要。不读书,认不识名字,辛苦干活就能“白搭”,付出了“劳而无‘工’”,向孩子内心里灌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这件事,有情有景,有言有声,让似懂非懂、懵懂孩童知道读书是生存的必须和首选,在幼小心灵里打下要好好读书的不可磨灭的烙印。这种微妙示儿里蕴藏着一种特殊爱,于无声处窥见一个农民父亲教子育人的睿智。

拿到第一笔薪水花八元钱买双皮鞋,本指望得到母亲的默认支持,然而在哪个困难年代,母亲不置可否,待父亲得知后,只能让皮鞋放橱柜存放二年再穿。两年后,已经嫌小不能穿了,这双皮鞋仍待柜中,只能留给弟弟穿了。父母这么严厉,看似不近人情,其实,用心良苦。入奢易,入俭难。有了钱不能大把花、随意花,挣了钱不能只想着“打扮”自己,不想着别人,更要有钱想着没钱时,知道需钱无钱啥滋味,这样循循善诱让孩子懂得有钱花钱要合理,要正当,要节俭,要未雨绸缪,细水长流,更要有爱心。一双没上过脚的皮鞋会让你铭记永远。

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体现对子女真爱

父子因公同路出差,儿子代付途中伙食费,这是人之常情,然而是为“公”出差,公家均有补贴,父许诺:路过山东德州,由他掏钱买只“德州扒鸡”名菜品尝,在德州扒鸡店只挑选了“鸡杂”,为的是省下几元钱,不能突破出差补助费,看起来,父亲在金钱上过于计较吝啬。仔细一想,买只“扒鸡”,就要透支差旅费,出差严格按规章开支伙食费用,不能越雷池一步,不能乱花一分钱,可不花的一分也不能花,“透支”了你就会动“歪脑筋”,设法“补平”,久而久之,你就会在金钱上“折戟沉沙”,从一只扒鸡防微杜渐,这也是底线,越过底线就会“湿鞋子”、“栽根头”,这样,你就能肌体强壮,健康成长。爱子女,让子女“勿以恶小而为之”,子女就能在人生道路上修正果,走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父亲,儿子想您》中为人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可见一斑,可寻“绿野仙踪”,可以窥视人生秘密,实现“非常名”的人生精彩。

一个好父亲就是一种好家风,一个普通父亲的特殊爱它能福及子孙后代及其它人。因为它非是语言而是用身教表达的“爱”则是高尚的道理,是一种令人铭记于心的爱。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徐进成,江苏滨海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曾在农村担任村组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塑料厂厂长、经济师职称;滨海县正洁分析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滨正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考取二胡八级证书、2015年考取机动车驾照、2015年暨2016年出版《父亲要我多读书》《进城留痕》两本纪实散文集;先后被国家级、省地县级二十多家媒体报道播发,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加入南京市作家协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