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谈诗
几十年前的事,小学一年级开学,报名学杂费要1.2元,父母只给我1元,让我对老师说,欠下的2毛钱下次给,华老师接过钱,关切地问我,这一块钱是你爸爸打鱼换来的,还是挖藕换来的?我当时不知怎么回答,却永远记下了这个问题。后来想想,父亲挣的都是辛苦钱,供儿子上学确实不容易。母亲说,父亲天资聪明,如果有条件上学,也能考得功名。我也是这样想的,父亲早年常常给村民讲故事,已经显现了他非凡的才气。“一个财主选婿,要求以风为题作诗,正文中不准提到风字。”改开之初,本地村里人并未像外界农村人开始外出务工,大多还在家务农,农闲时有不少村民喜欢到我家闲聊,要求父亲讲故事,毕竟父亲在村民中算是少数有点文化的。有一次,父亲向村民谈了关于一首诗的故事,村民觉得有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父亲是典型的老农民,一生忙于农活,没读过多少书,只认识一些简单的方块字而已,不知在哪里听到的故事,也许是从私塾先生那里学到的,亦或是祖父和曾祖父教的。我那时上小学,偶尔也和村民一起听听父亲讲故事,印象较深的有两次,这是其一,在座的没人知道这首诗,还是父亲接着讲了下文,一位秀才作出了一首合意的诗,
《风》:
无形无影上树梢,沿途百木把头摇。
远望芦花总作揖,江河湖海泛波涛。
财主当即将爱女许配给秀才,村民都惊叹不已。
我上网搜索了这首诗的题目和诗句,却连一句也没有搜到,就算是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也会有不少人写进文章,传上网络的,我想应该能搜索到。这可能是搜索引擎的问题,例如,我在安庆日报发表了十余篇文章,当初大多能搜索到,现在几乎搜不到了。网上查不到这样的诗,没有印证,全凭我记忆,或许记错了个别字词,有待今后考据。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网上还真能搜到一首唐代李峤写的题为《风》而文中不提风的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内容和上文同题诗完全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还找到了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三折:“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这两句诗也是符合上文题意的,可是,一首古诗不该只有两句吧,其它诗句呢,我能力有限,查不到。没什么名气的人写的诗也许就是这样的,能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就不错了。史上名人写的正文不含题目的名诗当属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七步诗》,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逝,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仍对曹植耿耿于怀,想着法子要除掉他,要他以兄弟为题作诗,诗文中不准提兄弟,且要在七步内完成。《世说新语》原文 :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该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传不衰。后来有文人稍作改动,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魏文帝曹丕残害弟弟曹植,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警示世人,引以为戒。
第二次听父亲谈诗是皇帝考大臣的故事,皇帝问大臣,什么物体最红,什么东西最白,还有什么最轻,什么最重?一位大臣稍微想了一下,吟出两句诗,作为答案:“红是珍珠白是雪,轻是鹅毛重是铁。”皇帝说,还凑合,但觉得不理想。另一位大臣呈上了一首七言诗:
红是日头照九州,白是江水昼夜流。
轻是浮云头上盖,江山铁桶不用修。
皇帝一看,该诗写得大气磅礴,又有江山永固的意思,龙颜大悦,给这位大臣赏赐了千亩良田。父亲绘声绘色地读诗,时不时引发村民们阵阵喝彩。读初中的兄弟老二也来赶热闹,讲了他熟悉的关于生产队社员堆谷垛的歌谣:“稻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吃袋烟。”一位村民也不甘落后,把他知道的一段民谣讲了出来:“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白天吃的是一锅饭,夜里睡得是一个枕头。”据了解,这段顺口溜出自电影《李双双》,大家都开心地笑了,满屋子其乐融融的样子。父亲谈讲故事,尤其是谈诗,给村民提供交流的机会,活跃了乡村的气氛,密切了邻里关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
目前,老父亲身体还很健康,老母亲身体有不适,在成都住院,父亲陪着她。明天就是父亲节了,我给父亲写了以下一首诗,祝老父老母健康长寿!
父亲的苦和乐
生产队上工喇叭响了
你没吃完饭就往外跑
犁田挑土坝挣得工分
勉强换到全家人口粮
清晨去大圩捕鱼挖藕
挑担儿归来月黑风高
再苦也要养活一家人
再难也要送子进学堂
被烈日晒黑了脸
被重担压弯了腰
苦难没把你击倒
你的身体仍健康
村民把你当先生
听你讲故事乐陶陶
八十岁还爱干农活
自给自足有余粮
你是典型的老农人
忘记自己也会衰老
你的身后儿孙满堂
都在祝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