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读城墙
西安读城墙
张效雄
每次去西安都要读一遍城墙。
西安的城墙曾经是中国最完美的城墙,规矩周正,将一座古老的井井有条的城市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笼子之中。西安的城墙也曾是最不完美的城墙,现代社会的潮流将它折腾出几个带血的口子,几乎在一场动乱中毁于一旦。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任性地去追求完善。因此,每到西安都要细细地阅读方方正正的城墙。残缺的留下遗憾,完整的也留下遗憾。
西安的城墙是一部书,一部无字的书。它的这一头连接明天,那一头牵着历史。浩瀚的两千多年就在这方寸之间一览无余。凹凸不平的地砖记载着历史的脚步,是岁月的风雨流逝的痕迹。它刻下了呐喊与炮火,刻下了荣誉与耻辱,刻下了兴盛与衰亡。迈过每一砖一石,就像翻动一页页无字的书,字里行间静静地叙述逝去了的遥远的烽火岁月。
西安的城墙兴于战火。为了防御外族的侵扰,城墙是一堵用人的智慧、精力乃至白骨堆起来的屏障,力图以巍峨雄伟挺拔保护大国的威严,保住皇朝的兴盛。
西安的城墙毁于战火。朝代的更替使古老的城门几起几落,似在历史的长河中潮涨潮落。一代又一代帝王更替,城墙毁了再建,建了又毁,如此交替,好似一部交响诗。
历史就是这样,在悲剧和喜剧的更替中延绵前进。
西安的城墙也曾毁于兴盛。现代化的脚步容忍不了城墙的古老与顽固。在跃进的炮声中,在痴狂的口号中,城墙几乎成为理想者的牺牲品,几乎失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西安的城墙终究是幸运的,没有像北京的城墙那样为地铁所取代,仅存几处聊作象征的展览品。或许它太古老太顽固,或许三秦文化太根深蒂固。它终于躲过灭顶之灾,遍体鳞伤仍在风雨飘摇之中断断续续地苟延残喘,最后成为现代化的反面教材与参照物。
西安的城墙终于又兴于现代化的岁月。创造历史的人们将它断断续续的历史联结起来。几年前去西安,城门尤在,城墙却未成一统,似一幅残荷败叶图。今夏再去,终于可以在城墙上跑马行车了。城门与城墙浑然一体,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好一座辉煌的具有东方神韵的古都。
再登城墙,清脆的钟声从远古悠然地飘来。翘首西望,茫茫大漠遥远的深处,可有古城墙的延续!再西去吧,踩着座座烽火台,西出阳关、玉门关、嘉峪关,又有几多无言的书页等待人们去细读。岁月之风轻轻地将这一页又一页无字的书翻动,谁能细细品味出其中的神韵?
作者简介
张效雄,湖南湘阴人,写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出身的小说作家,高级编辑,湖南日报社(集团)原副总经理,以开放的视野、独特的视角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创作竞赛报告文学一等奖,著有各类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有畅销长篇小说《风起》(东方出版社201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