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经典文学加持,音乐剧电影奏响同档期口碑最强音
高温袭来,电影市场也进入火热的季节,本周有多部国内外电影同步公映,在票房榜上,好莱坞科幻IP巨制《侏罗纪世界2》一马当先,喜剧片《猛虫过江》和悬疑片《泄密者》紧随其后,而在好评榜上,却是一部充满学院气质的音乐剧电影成为口碑王者,刘红梅导演的中央戏剧学院原创音乐剧电影《家》来了,经典文学加持,新形式新面貌,赢得了影迷观众自发的交口盛赞。
这是一部能够让大家感到即熟悉又陌生的大电影,从故事来说,依然是围绕着觉新、觉慧、觉民的觉醒与抗争展开,每一个桥段都耳熟能详,而银幕上的歌与舞,时空调度与戏剧节奏,却是如此新鲜,孕育着强劲的活力。其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年轻的演员给经典带来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没有什么所谓的明星大腕,流量小生和小花,全都是初出茅庐的演技新人,他们让每一个角色、每一张面孔都变得生气勃勃。
音乐、舞台、故事,在大银幕上形成了交汇,充分体现了场面调度和叙事的艺术,并把视听技术发挥到极致,在强烈的节奏,让影片从一开场就把观众牢牢的吸引住,一直到曲终人散,完全沉浸在多维化的艺术时空中。很多观众都在观影后都在社交媒体上不吝赞美,比较专业的评分网站猫眼和豆瓣,几乎清一色的满分,大家的评论普遍集中在对原著的改编,有人说:“导演处理得很到位,和原著契合度高。”也有人说“不靠颜值,全靠演技,对人物,剧情的处理很棒。”“就应该多拍这种经典作品,这样才能更好的流传下去。”
对于演员的表演,观众也纷纷表示赞叹,虽然都是新人,但演技毫无瑕疵,特别是剧中高家三位少爷,全都凭着真挚饱满的形象圈粉无数,成为迷弟迷妹心目中的新宠。片中,大少爷觉新在压力下选择了妥协,接受了高老太爷的包办婚姻,放弃梅芬,迎娶瑞珏,三个人几经挣扎,还是不可避免的沦为封教礼制的牺牲品,不由得令人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二少爷觉民选择了与哥哥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与恋人琴远走高飞,两个人演活了年轻人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离家之路几经波折,就像一场家族版的越狱逃亡,在浪漫与紧张之间,还带着几分难得的诙谐和轻快,这是那一代新青年独有的青春气息。
如果说觉慧和觉民代表了那一代新青年的自由意识觉醒,那么三少爷觉慧则是真正的行动者,从封建家族的少爷,到真正变成投身到时代洪流当中,家族的悲剧没有打跨他的精神和意志,反而激发了他的热血和斗志。这也是影片所要传递给观众的核心主题,让年轻一代的观众可以通过故事,多了解一些历史,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珍惜大好年华,珍惜眼下的自由与爱情。
近几年来,随着电影市场不断成熟,国产片也走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十字路口,观众需要看到更多不同特点的佳片,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带有突破和进取意识的优秀作品,有《路边野餐》《相爱相亲》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文艺佳作,也有像《芳华》这样激发集体回忆的票房大片,而让人更加欣慰的是,在这一片创新新潮中,电影创作者们并非一味的追寻新奇,而是愿意去文学宝库中寻找营养和灵感,像之前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以黑白影像把一个荒诞腐朽的年代演绎得入木三分,这一次《家》又通过全新表现手法,把巴金先生的热血与抗争精神演绎得呼之欲出,对于国产类型片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因为题材和类型的限制,《家》在上映后排片率和票房都并不理想,其实影市场理应具有更好的多元和包容性,观众也乐于看到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好的作品不急于赢在一时一地,而是长久的流传,相信凭着强劲的收视率和口碑效应,《家》会成为一部长线卖座电影,陪伴所有喜欢电影的朋友一个美妙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