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关键所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杨澄甫先生之注解:
心为精神意气之总称,乃指走架时一拳一动以精神为主动,驱使其气,即每一开合之,开时必须直行之,则自然沉著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用功既久,气能随意而运动,则身之运动,为意之运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气)因以心行其气也,所有屈伸起落,务须曲线缓和,毋使身用内发生稜角之病,是之为顺遂,如此则身可从气,而气可从心矣。
允升园:
之一。
关于行功心解的释义,太极老人黄元秀先生的理解也是非常中肯。他说:
“行功心解四字,即道家炼气修心之法。行功是外,心解是内,即内外兼修,即是动静双修,便是性命双修。前人称为太极手法,今人改称太极拳。”
何谓心解?
我查了查字典,即心中领会的意思。之于太极拳,我们关键要领会什么?四个字,动静双修。
之二。
肾主骨,肾充则骨强。静养肾,心静才会让肾气充足。进而,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达到阴阳调和、水火相容的平衡关系。若如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生活中,烦躁是肾的克星。为什么肾虚的人脾气大,容易发火,情绪不稳定?心火和肾水阴阳失去调和所致。
清静,一是种强大的能量。
古人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又说:“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
站桩的好处就是这个道理。站桩静心,心静则养肾。人的肾气足了,则精气神就足了,顺之自然又是肾水生,肾水生则灭心火,心火灭则人清静。这样,人的身体就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而这个循环的关键所在,就是清静。
之三。
真正的静,乃是动中求静。
以前和拳友们聊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动为阳,静为阴。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因此,我们要体悟太极拳的静,须动中求静,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太极思维。
但是,动中求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人的大脑是个很难控制的东西。虽然难,但还需坚持体悟。
之四。
澄甫公释义说,“开时必须直行之,则自然沉著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从澄甫公这句话可以看出两点:
一是,杨氏太极拳也有缠丝劲,并非陈氏太极拳独有。
二是,行拳走出双螺旋缠丝劲,即是曲中求直,更能气敛入骨。
这也是我最想告诉拳友的内容之一。
——允升园记之太极篇(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