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典型案例分享(第三期)

审计

速递

case studies

内部审计典型案例分享

——第三期

采办业务(下)

本期主要围绕采办过程后期存在的瑕疵及问题

1.

供应商未按期履约后未作处理

2016年12月15日A公司与供应商签订装矿机买卖合同。经审计检查发现,供应商于2019年4月23日交货,延迟交货620天。A公司于2019年5月8日组织了试运行前检验,在未通过试运行验收的情况下仍在装置上使用该设备,期间多次出现运行故障,截至审计结束仍未解决。上述事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A公司在供应商长期不履约的情况下未及时作出处理;二是供应商延迟2年交货,且在货物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A公司仍接受供货,截止审计日尚未追究供应商违约责任。

2.

项目未达到合同约定技术要求、未通过验收,却僭越合同约定支付部分工程款

(1)2016年B公司与供应商签订合成氨节能改造项目合同,金额573万元,为BT模式。合同约定:“系统调整合格正常投运,并按照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性能考核后即为该工程竣工通过验收,随即进入工程移交以及支付阶段”,“分三次付款,验收合格45天内,支付30%;验收之日满1年,支付40%。验收之日满2年,支付30%”。项目改造后仍存在两项重大问题,导致项目实际未通过验收,但B公司已支付50%工程款。

(2)2016年B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造粒粉尘回收项目项目合同,金额365万元,为BT模式。合同约定:“完成竣工验收后再履行付款条件”。项目改造后仍存在一项重大技术指标未达到要求的问题,导致项目实际未通过验收,但B公司已支付50%工程款。

3.

未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产品不合格后仍验收入库

C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编织袋采办合同。合同中约定编织袋单价以及结算将根据按实际到货量进行结算,若产品经检验未达到技术协议约定的质量标准的,买方有权拒收该批编织袋并解除本合同,由此造成的损失均由卖方承担。但根据公司物资入库单显示,多个批次到货验收不合格,如底边缝针针距太大不符合标准、坏袋较多、个别包数量不够等问题。但公司仍将不合格的编织袋入库并用于生产销售,最终导致公司生产的产品出现爆袋、产品洒落等多种问题,造成损失。

4.

中标后中标人未履行责任且未对其索偿

D公司对某一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施工图进行询价采办,共有甲,乙,丙三家公司给出报价,分别为86万元、30万元、48万元。按照最低价中标原则,公司对乙公司发送了中标通知书并履行了相应的内部合同审批手续。之后乙公司提出因增加实验项目从而增加费用,因此公司决定将签约方改为次低报价方丙公司。本次中标方变更因未与丙公司进行价格谈判直接导致公司增加采购成本,同时也未向乙公司采取相应的赔偿诉求。

审计小贴士

1.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依法对未履约的供应商予以追责和索偿;

2.强化公司检验检查流程,严格按照规定对产品进行质量调查;

3.严格进行供应商考评,对不遵守制度规定供应商必须严肃处理,必要时加入供应商黑名单;

4.加强项目付款进度审核,对未完成验收的项目不予付款,最大程度维护公司权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