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弃城逃跑杀不杀?曾国藩一番话让他头断菜市口 2024-04-27 23:53:47 1860年初春,太平天国传奇名将李秀成、陈玉成亲自率队,以“围魏救赵”之计一举摧毁清军苦心经营两年之久的江南大营,取得了太平天国晚期难得的一次胜利,让深陷内忧外患的洪秀全看到了一丝转机。当时,两江总督何桂清驻守常州。当太平军大举进攻之际,何桂清见势不妙,就想“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浙江巡抚王有龄察觉何桂清有弃城逃跑的苗头后,致信告诫他:“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然而,当太平军攻破丹阳,兵锋直指常州时,被吓破胆的何桂清还是坐不住了。布政使薛焕、总理粮台查文经等人深知何桂清的心意,便劝说他放弃常州,保存实力,日后再战。何桂清毕竟是两江总督,不便于直接弃城逃跑,便将苏州军事部署托付给钦差大臣和春,自己以到苏州筹集粮饷的名义离开常州。 两江总督何桂清 常州士绅得知了何桂清离开常州的消息,敏锐地判断他要弃城逃跑。两江总督倒是一走了之,常州老百姓又将怎么办?何桂清身为两江总督,对得起常州老百姓吗?于是,常州部分士绅将何桂清一行拦住,跪求他不要离开。何桂清哪里肯听常州士绅的苦苦哀求。他被士绅拦住后,恼羞成怒,竟然下令亲卫随从开枪,打死了19名常州士绅,才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常州。可何桂清来到苏州时,江苏巡抚徐有壬拒不打开城门,还上奏朝廷,弹劾何桂清“弃城丧师”。何桂清只好借口借外国军队,一口气逃到上海外国租界。当何桂清逃走后,常州老百姓自己筹备抵抗事宜。数日后,常州被太平军攻破,和春身受重伤,逃至无锡时自杀身亡。再过几天,苏州也沦陷太平军之手。徐有壬死于巷战之中,为国殉节。临死前,徐有壬再次上梳清廷,对何桂清进行严厉弹劾。在太平军攻陷江南大营的战事中,钦差大臣和春自杀,江苏巡抚徐有壬战死,与何桂清的弃城逃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咸丰皇帝震怒,着即将何桂清革职拿问。 不过,就在这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新阶段,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这件案子搁置了两年。1862年,当英法联军撤出北京后,何桂清的案子重新开审。新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将何桂清逮捕归案,送到北京听候处置。如何处置何桂清呢?众说纷纭。刑部直隶司郎中余光倬“引封疆大吏失守城池斩监候、秋后处决律,谓何桂清击杀执香跪留父老十九人,忍心害理,罪当加重,斩立决。”恭亲王奕訢,吏部尚书祁寯藻等朝廷重臣,以“一品大员,用刑宜慎”为由,建议免除何桂清一死。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会议此案,又维持刑部原判,大理寺卿李棠阶认为何桂清身为两江总督,罪不容诛,“刑赏大政,不可为谬悠之议所挠,今欲平贼,而先庇逃帅,何以作中兴将士之气?”双方说得都有道理,让那个慈禧太后感觉此案很是棘手,便下谕旨,称“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员,用刑宜慎,如有疑义,不妨各陈所见”。揣测慈禧太后本意,是想何桂清固然按律当诛,但当前正是用人之际,冒然诛杀两江总督这样级别的封疆大吏,难免会使得人心涣散甚至于人人自危。而且何桂清强力支持江南大营的建设,遏制曾国藩湘军的扩张,符合朝廷之意,能够不杀的话,不妨留他一命。 就在这时候,清廷令继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查复何桂清退往苏州的禀牍问题。一直关注此案的曾国藩,终于逮到机会发布自己的看法了。曾国藩与何桂清素有矛盾,在朝廷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何桂清的资格比曾国藩还老,他是1835年的进士出身。这一年,曾国藩也参加了会试,不料名落孙山。何桂清仕途很顺利,他性格骄横自大,向来看不起曾国藩,在江浙一带屡屡排挤曾国藩。曾国藩一度失宠于朝廷,更是被何桂清骑在头上,受尽奚落。这次,曾国藩出动了所有在北京的耳目,密切注视事态发展,就是打算一举击败何桂清。何桂清为官多年,在朝廷里自然会有一帮人支持。在曾国藩看来,支持何桂清的人越多,自己越要将他置之死地。于是,曾国藩向朝廷奏报,先是详细分析了督抚权重的弊病:“臣在外多年,忝任封疆,窃见督抚权重,由来已久,黜陟司道,荣辱终身,风旨所在,能使人先事而逢迎,既事而隐饰,不特司道不肯违其情,即军民亦不敢忤其意。” 接着,曾国藩说:“十年七月(咸丰十年,即1860年),嘉兴大营将弁联名数十具呈,请留何桂清在苏,暂不解京,求臣转奏,由王有龄移咨到臣。臣暗加察访,不过亲近军中数人,并非合营皆知,是以未及代奏,而王有龄已两次具奏。观营员请留之呈,则司道请移之禀,盖可类推,无庸深究。”最后,曾国藩针对公卿督抚为何桂清脱罪的理由之一,是何桂清弃城逃跑出于僚属的请求,阴恻恻地说:“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 意思是是封疆大吏,行止进退,应当自有主宰,不当取决于僚属。曾国藩一锤定音,成了压倒何桂清的最后一根稻草,何桂清就死定了。当年12月21日,何桂清在北京菜市口法场被执行死刑,弃市。《清史稿》不无惋惜地评论何桂清:“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桂清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身名俱陨,罪实难辞。”也算盖棺论定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论曾国藩与何桂清争夺江浙地盘的斗争》等】 赞 (0) 相关推荐 19岁考中进士的天才,41岁当上总督,比曾国藩名气更大却惨淡收场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八十六 请勿转载 曾国藩创建湘军,对抗太平军,虽然屡有战功,而且一度还收复了武昌,但是对于他来说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虽然是二品,却只是个虚衔,并没有 ... 李鸿章家里差点走出第三个封疆大吏,他自己退出了 清朝时期,总督和巡抚被视为封疆大吏,位高权重.特别是到了晚清,总督和巡抚掌管一省或者数省的军民政大权,隐然与清廷有分庭抗礼的趋势.清廷遇到重大事件,难以决策之际,一定会向各地总督和巡抚征求意见. 正因 ... 溥仪逊位后,手握重兵的9位封疆大吏下场如何?你可能永远猜不到 "万里江山万里营,一朝天子一朝臣."--<牡丹宁.虏谍> 清宪宗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就逐渐衰 ... 上海士绅出巨资请湘军前来助战,为何反而催生出李鸿章淮军一脉 ▲<太平天国>剧照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聚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将起义部队称为"太平军".随后,其与杨秀清 ... [人物传记]聊聊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时间:2021-05-12 16:32:46 来源:网络 作者:吾爱诗经网整理 说到于成龙这个人,可能大家有的听过,有的看过关于他的电视剧.对于他的印象可能就是非常崇拜和尊敬吧,而且 ... 两个同学当上大官,危急关头优等生当了逃兵,差生却杀身成仁 道光十五年,云南昆明府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当地的举人何桂清高中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名次相当不错.更令人振奋的是,此时的何桂清才18岁,清朝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7岁,而地处偏远的云南则更大,所以何桂清这么 ... “清末奇案”之“刺马案”——两江总督被杀,慈禧下令严查,审案官员:再查大清就完了 按:马新贻先后任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是清代回回中位居显爵第一人.同时在处理漕运.盐政弊政,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所建树,受到百姓拥戴.<回族人物志>有传,但学界关注不多. ... 太平军攻南京有多惨烈?两江总督陆建瀛被杀,五千八旗兵全部战死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浩浩荡荡离开武汉三镇,开始顺江东下,目标是进攻六朝古都南京. 太平军今非昔比,早已不是当初那支毫无目标.四处游走的乌合之众了.彼时的太平军,兵力迅速壮大,已经扩充至数十万众, ... 曾国藩当两江总督,每年收入不下十万两银子,为何还入不敷出 1860年,曾国藩授任两江总督.此后,曾国藩当了8年两江总督,直至1868年奉命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并于1872年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 曾国藩 曾国藩自从考中进士后,一生当了 ...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驻江宁(今南京),总管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正二品,加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 清代同治前的总督署所在地具体在南京何处有待考 ... 两江总督樊增祥72岁书法欣赏 樊增祥书法<题徐天池水墨写生长卷>,南京博物院藏.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 ... 清朝时期,两江总督何桂清在常州与太平天国... 清朝时期,两江总督何桂清在常州与太平天国对峙中,弃城逃跑被执行死刑,朝廷文武百官纷纷站出来替何桂清说情,可是曾国藩只用一句话,就要了何桂清的命! 1852年,当时太平军打到江南,何桂清给朝廷上书说了军 ... 原来清朝的两江总督,是如今的这个职位 于成龙是清朝官员,而清朝官员等级制度又分为"九品十八级". 所谓"九品十八级",就是一正.一从,比如正一品.从一品. 除了九品十八级,还有超品. 超品是清朝乾隆 ... 清朝最后一位两江总督,为什么被戏称为箩筐总督?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有一个堂叔,叫张人骏,是清朝最后一位两江总督. 张人骏,字千里,号安圃,生于1846年,直隶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大齐坨村人.张人骏出身书香家庭,从小发奋读书,19岁考中举 ... 李卫抄出2000斤人参,知道用途后,雍正痛心,即刻将两江总督斩首 雍正在位期间,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抄家.你一定要说雍正这个皇帝真是闲的没事干了,其实也不能怪雍正.他老爹康熙在位期间官员贪污腐败严重,造成国库空虚.结果康熙嘎嘣就去了,留给他儿子一个烂摊子.所以雍正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