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彼取此
经典语录
如果仅仅用五官和心去感知有形物质,则大大降低了其功效,而且干扰了天门的开合。如果把五官、心和天门综合运用,则既能感知到有形物质,又能感知到无形物质,才算是懂得运用“无”。
【承启】
承接上一章,在本章,老子论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过感官表象感知本质。为此,老子提出了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的观点。
本章与佛教的五蕴皆空的思想相似。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只去感知色彩本身,
就会失去眼睛的功用;
只去感知声音本身,
就会失去耳朵的功用;
只去感知味道本身,
就会失去口舌的功用;
只去享受纵马打猎,
就会让心灵发狂,
(失去心灵的功用;)
只去珍爱财富本身,
就会让思想败坏,
(失去思想的功用。)
正因为如此,
圣人关注抱一的修炼,
(而不求感官的享受,)
所以选择感官“无”的功用,
舍弃感官“有”的感知。
【解析】
通常,人们把“五色令人目盲”解释为“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其他也一样。这种解释没有把老子的本义准确表达出来。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么画家、摄影工作者、电影导演等都眼花缭乱了,哪里还有艺术创造的灵感?我们必须把本章和十章、十一章,以及后面的十六章联系起来分析,就能发现其深刻的内涵——以价值为导向。
首先,和第十章的关系。第十章问了几个问题,包括你神能不能安,以至于不让“一”溜走?你气能不能专,以至于回归到婴儿状态?等等。如果有人沉迷于五色、五味、五音、驰聘畋猎、难得之货,人能安神吗?能专气吗?肯定不能。所以,沉溺于五色、五味就会让心神不安。
其次,和第十一章及第十六章的关系。第十一章提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个就是有无学说的基本思想。我们在第一章说了,“有”就是表象,“无”就是本质。用到十一章,就是“三十辐共一毂”仅仅是表象,“当其无,有车之用”才是本质。
OK,如果把这种有无学说套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张目以为视,当其无,有见之用”,“竖耳以为听,当其无,有闻之用”。这和第十一章的道理完全一样。这里的“视”是眼睛的基本功能,而“见”才是其根本作用;这里的“听”是耳朵的基本功能,而“闻”才是耳朵的根本作用。所以老子在第十六章讲“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他是把这些概念分开的。这个怎么理解?通俗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听锣听声,听话听音”。
“话”和“音”是完全不同的。“话”表达的是具体的意思,是说话者的意识,而“音”表达的是说话者的内心世界,是说话者的潜意识,所以“话”是“有”,是表象,而“音”是“无”,是本质,如果只关注“话”而不关注音所携带的潜意识的信息,怎么能算是“耳聪”呢?所以说,“沟通,从心开始”。其他道理也一样。
所以如果仅仅用五官和心去感知有形物质,则大大降低了其功效,而且干扰了天门的开合。如果把五官、心和天门综合运用,则既能感知到有形物质,又能感知到无形物质,才算是懂得运用“无”。
比如孔子向师襄子学琴,没想到孔子弹奏一首曲子,居然能感知所弹曲子的作者是一个黑脸大个子,志在四方的人,这就是不但听之而且闻之的奥妙。
十一章讲“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那么,大道创造人的躯体,凿眼、耳、鼻、舌、身、意作为这一躯体的户牖,才有人这个室。人如果把身躯和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有”太当成一回事了,就无法发挥这个室的用处了,唯有关注到这个室的“无”,才能让这个室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就是第十章所讲的,“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天门开阖”,以至于“明白四达”,等等。
老子这个观点,和佛教极为相似。比如,《心经》中提到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和六识,即色身香味触法,在本章全部涉及到了,即:五色对应色,目盲对应眼;五音对应声,耳聋对应耳;五味对应香、味,口爽对应舌、鼻;驰聘畋猎对应触,心发狂对应身(即动作);难得之货对应法(即偷盗方法),行妨对应意(即打主意)。
在最后,老子用“目”统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识——色身香味触法。用“腹”代表“空”。故而“去彼取此”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
但是要说明一下,佛教对感官和外在的感知物采取排斥的态度,这就和《道德经》截然不同了。比如,佛教把五色、五音、五味等称为六尘,提倡六尘不染;把对应的目、耳、舌等感官称为六根,提倡六根清净;把六根对六尘的感知称为六识,认为六识引起分别心,导致心性不净,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而《道德经》则不然,它认为这些都是“有之以为利”,不排斥,而且还要善加利用。怎么利用,就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道家和佛家的一个重要区别。
同理,本章只是修炼者处于初级阶段的感受。到了中级阶段,修炼者就能感知到“夷希微”这些无形物质。到了高级阶段,就能感知到“寂兮寥兮”的“道”了。到了玄级阶段,就能感知到“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