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文化丨为什么说坟前烧纸百回,不如撰修家谱一次?

生活当中更有一种独特的语言,它就是俗语。“坟前烧纸百回,不如撰修家谱一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描述着社会现象,并且深谙大事大非的道理。时至今日,这些俗语依旧适用于当代生活,并且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为什么说坟前烧纸百回,不如撰修家谱一次呐?

“一坟管三代”现象的实质

一坟管三代,是我们广为接受的风水学说,但是其实质确是我们一般在墓地最多只祭祀三代。

根源就是封建社会时期,底层百姓,多数年景都生活在温饱线上,如果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者兵祸,稳定的底层社会结构就会被打破,等待着的只有就是逃荒,哪里还管的了祖坟,祖坟也就变成了孤坟!

这也就是为什么遭受兵灾人祸及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北方很多找不到自己高祖坟茔,而南方比较稳定的家族,坟茔一代一代保存完整的原因了。

再者中国人的感情不超过三代,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对于曾祖很少人会有印象,对于高祖连名讳都不知道了,高祖的坟茔早就消失不见,种上庄稼了!也就是往上在墓地祭祀三代是大多数家庭的“传统”!

祭身和祭神

中国人祭祀分为两种,一种是祭身,要到坟地去祭祀,比如清明节、寒衣节等。另外一种就是“祭神”,在家里或者祠堂而非墓地去祭祀,比如春节。

在北方的部分地区,每到大年三十,都会将记载先人名讳的家谱轴子请出供奉,等到大年初三或者过完元宵节,再将家谱轴子收起。

其实家谱轴子就是家谱的一种,祭家谱轴子就是祭家谱轴子上的先祖。

平常人家,到墓地祭祀,也就是祭祀到自己的曾祖,但是家谱不同,可以记载几代十几代的甚至更久的先人。

没有了家谱,即使身在之日,年年祭祀,几代之后终归会被子孙所遗忘,断了香火。

编修家谱,上对的起先人,使香火永续;下对的起子孙,让他们知根在哪里,魂归何处!哪怕坟茔已经消失,子孙还有祭神的场所,所以民间有坟前烧纸百回,不如撰修家谱一次的说法。

文化传承

(0)

相关推荐

  • 祭拜高祖余正裔

    高祖余正裔,"字根理,号公胄,生于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寅时,优廪生,同治癸酉(1873年)科选拔,朝考钦取知县,改授兵部正郎花翎,候选道,创办兴国炭山湾煤矿,卓有成效, ...

  • 坟墓 墓穴 坟莹有什么区别

    坟穴是错误的,不是词语. 坟墓.墓穴.坟茔的区别为: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坟墓: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2.墓穴:埋棺材或骨灰的坑. 3.坟茔:坟地. 二.出处不同 ...

  • 春节里挂“轴子(家谱)”

    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农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贴上了新请的灶码,家里的老人就会嘱咐孩子不能说不好的话了.全家着手打扫卫生采办年货,忙到大年三十(除夕)这天中午前要把水缸挑满水,把家里所有的门贴上新春联:而且要 ...

  • 刘志伟: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

    (本文承蒙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周鑫博士指正原稿的舛误并提供相关资料,谨此致谢) 文章来源于<学术研究>(广州)2012年第1期 第90-97页 内容提要:明清以来修撰的家族谱中"始祖 ...

  • 【随笔】又是一年十月一

    又是一年十月一 乾州蕞娃 时节临近寒衣节,恰逢周末休假,于是清晨早起,洗漱之后,归家省亲.祭扫(本地乡俗是祭祀需在正午以前完成).回到村中,不敢耽搁,赶紧沿着乡村小道朝公墓走去.入秋之后雨水丰沛,道路 ...

  • 谱牒文化丨修谱大会上的发言稿该怎么写?

    好多人为修谱大会上的发言发愁,不让在会上发言吧,千里迢迢过来一言不发,没面子:让在会上发言吧,又怕在会上说错话,丢面子! 也有很多人在会上滔滔不绝的念演讲稿,下边的人听的昏昏欲睡或者交头接耳或者&qu ...

  • 谱牒文化丨可以自立堂号吗?

    对于是否可以自立堂号,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堂号? 旧时,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 ...

  • 谱牒文化丨如何判断家谱真伪?(深度长文)

    判断家谱的真伪,不是为了否定老谱,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的家族,去伪存真.不至于上来就吹名人之后.如何去判断真假,本文从十一个方面去阐述: 一.官职 北宋著名学者汪洙曾说:" ...

  • 谱牒文化丨家谱中防伪标志之印章

    其实家谱是有防伪标识的,首先家谱是限发,不是今天只要钱给够,留一套家谱没问题,在以前有保存家谱的资格的人就是族长.各房房长了,领谱字号其实就是一种防伪标识. 每一套谱都会有一个字号,对应一个领谱人,不 ...

  • 谱牒文化丨家谱中的孺人是什么人?

    翻阅家族的老家谱或者去祖坟祭祀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家谱的世系传或者先人碑刻上中看到"张孺人"."李孺人"."方孺人"的字样. 那么有没有思考 ...

  • 谱牒文化丨修谱不是抄谱,无探究的更不可乱写!

    续修族谱,急不得,含糊不得,舍不得,更不可乱来!只能持之以恒慢慢得,有责任心地对得起祖宗及对后人有个交代,必须要搜更多资料而相互引证. 族谱家乘就是一个族群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史,没有血缘传承关系的族史 ...

  • 谱牒文化丨不按照字辈取名如何入谱?

    修家谱的家族在采集人丁信息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绝大部分90后.00后.10后的族人,很少再按照字辈起名了,在这里不讨论,年轻人该不该用字辈起名,这里只讨论,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一.征得同意,使用 ...

  • 谱牒文化丨家谱用词之授、封、赠、旌、赐

    在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祖上.妻室授予爵位.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含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皇帝或者朝廷授封给官员本人的 ...

  • 谱牒文化丨六十以上去世的人可以用殁吗?

    最近有人咨询,编修家谱的时候六十以上去世的人可以用"殁"吗? 其实我们知道,家谱编修用词,古人就非常注重.五十岁及以下去世的人,用词"年",书"卒于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