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哲学艺术
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处理,有众多错综的关系需要协调。在有些事务的处理上,会出现进退维谷的情况;在有些关系的协调上,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如何将班级工作和学生管理做的得心应手,就需要讲一点儿哲学。
常规管理,要在普遍矛盾中抓主要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所包含的众多矛盾中,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班主任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也就是抓重点、抓关键。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须善抓典型事和典型人。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课后被老师留下请去办公室。对于这类学生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习以为常。这些学生对老师简单的说服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抗体,而且免疫力还比较强。要想对这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班主任必须要学会巧抓典型性事件,比如说打架事件只要发生就一定要及时处理,做好思想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要让学生在事件中感受到老师的苦心,明白自己的言行对老师和同学所产生的伤害。
另外,学生由于个性不同,所以每个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不服从老师管理的,有迷恋网络游戏的,所以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孩子都一一地进行教育,但是孩子的这些问题又是班主任所不能忽视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学会使巧劲儿,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对于每种类型的问题,班主任只要细心观察并找出其具有代表性的人进行处理即可,其他学生为了能免于处罚,就会立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改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要在具体分析中做到实事求是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同样,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必须做到“师出有名”。也就是说,老师在处理问题之前,一定要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在调查中要紧紧揪住学生的“小辫子”,否则面对那些善于狡辩或者爱钻牛角尖的难缠学生,班主任一定会陷入被动。并且,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哪里错了哪里了结”,既不能夸大,也不缩小,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学生找出改进方法,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教育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而翻“旧账”、“算总账”的做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不利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评价学生,要一分为二做到短中见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少数后进生。作为班主任,不能因学生只是一时成绩差或行为表现差,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就轻易地否定他;也不能因为学生只是做错了一件小事,就斤斤计较,大做文章,轻率地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教师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宽容学生,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要在教育学生理“短”的同时,深入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所隐藏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唤醒其内心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要在肯定孩子、承认孩子的基础之上,“量身裁衣”地为他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让他们有最多的机会取得最优秀的成绩,并最终使其走向成功。
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力求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当的形式对内容的表达和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当的形式则扭曲了内容,阻碍了事物的发展。
所以,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对其挑剔、不满,抑或训斥,而是要给予适当的宽容。但这里的宽容不是简单的纵容,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其性别、年龄等,视错误的性质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教育。
对存侥幸心理和无所谓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学生感到震惊。强烈处罚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待其猛醒过来后,再耐心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进一步加深认识。对有悔错和逆反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应尽量避免公开批评教育,采用勉励的口气与学生谈话,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心后再指出其错误,帮助其分析问题的利害。
(来源:中国校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