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温暖的一首词,治愈无数漂泊的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人们总是苦苦追寻幸福,走过海角天涯,看过世间纷繁,才发现,其实幸福很简单,

不过是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王小波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人生得意时,高朋满座,门庭若市,当喧嚣散尽,最终的归处,还是家。华筵可能会散场,家人,却永远守候。

那是辛弃疾隐居上饶的日子,人生已过四十,潇洒过、得意过,最终还是归于了这小小的平静乡村。戎马之梦已成往事,与家人相守的日子,倒是抚慰了不少心头的酸楚。

一日,天朗气清,辛弃疾漫步乡间,行至不远,便是溪流。青山环抱,流水轻盈,溪边茅檐叠叠,错落有致。眼见此番景致,辛弃疾不禁感叹,

外面,虽动乱迭起,但这小小的村落,却有难得的宁静。

正想着,突然传来一阵吴音,亲昵中带着欢笑。循声溯源,才发现是一对老夫妻在屋外饮酒谈天。虽然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但质朴的笑脸却让人备受感染。这对老人竟能如此悠闲,原来是有孩子们陪在身边。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稍大的孩子已懂得耕作编织,供养父母,年幼的孩子还在溪边贪嘴,天真无邪。眼前之景,一片和谐,念及自己与妻子、儿女的日常,

也是这般宁静而幸福,在短暂的时间里,竟忘记了外面的流离与荒乱。

回想当年,纵马扬鞭,挥刀斩小人,只身领兵,沙场作战,英勇无敌。半生戎马,无限豪情,至今日,却已成空。在外奔波多年,历遍朝堂冷暖,到头来还是只有家人生死相伴。这世间,最温暖的地方终归还是家啊!

曾看到一句话这样说:“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人年轻时,总嚷嚷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旦踏上旅途,往往忽略了静守家中的父母。直到醒悟,才发现“子欲养而亲不待”。

孟郊自幼家中清贫,父亲早亡,只有母亲不辞辛苦地抚养他。少年科考不中,为让母亲过上富裕生活,便四处漂泊,寻求机会。奈何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卑微小官。30年来,远离家乡,母亲双鬓越发苍白,

公事忧心,而自己还这般困窘,一气之下,心灰意冷,自甘堕落。

后渐渐安顿,望着周围青山秀水,忽想起多年前与母亲辞别之景。那时的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为自己备置衣衫,不求富贵而归,只愿儿子在外平安。不禁悲从中来,垂泪赋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父母的恩情,难以为报,能做的,只有趁时光尚存,多些照顾与陪伴。

有这样一首,名为《等》的小诗曾引发关注,

三岁时,你说让我等你五分钟。二十三岁时,你却还没回来。爸,我现在不要马路对面的冰糖葫芦了。

这是一个孩子写给父亲的。

曾经3岁的他,渴望着爸爸买的糖葫芦,但23岁的他,连爸爸都等不到了。“等一会.......”、“下次一定......”,这样的话对你来说熟悉吗?你是否也习惯了承诺而忘了兑现?

世间的冷漠有千万种,但最令人心寒的,则莫过于至亲之人的忽视。

《朗读者》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人生短暂,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风景要看。人们选择结缀成家庭,将自己最珍贵的年华倾注于彼此,

为的就是相互扶持,彼此温暖。

余生很贵,用来陪伴家人,从来都不是浪费。

汪曾祺说:“家中闲坐,灯火可亲”。家,不是作为归处才可贵,

而是因为家中之人才变得恬淡温馨。因为有往事的氤氲,家中的一景一物,才显出非凡。世界之大,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家人给了我们最贴心的温暖,愿你也能报之以陪伴。这世间什么都可以辜负,唯有家人,最值得珍惜。

希望你能够守住最简单的幸福,

心有可依,温柔有归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