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同义词/判断句
——▲以上内容非正文▲——
❉
六、同义词的辨析
1.同义词:是指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2.同义词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不同。
如“人”和“民”,“民”的外延比“人”的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
“问、询、访”三个词中“访”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
2)性状情态不同。
如“坐、跪、跽”。
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
如“饥”是一般的饿,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长时间未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另外,一般的病叫“疾”,病重叫“病”。一般了解叫“知”,深刻了解叫“识”。
4)侧重的方面不同。
如“恭、敬”:“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5)感情色彩不同。
如“诛、杀、弑”“杀”是中性,“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
6)语法功能不同。
如“耻、辱”中“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
3.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
1)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
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
4)察看各自的反义词。
4.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讲的。一个词的词义系统包括该词的全部义项。不可能全部义项一一相同。如“盗”和“窃”。
2)词义是发展的,同义关系是可变的。如“履”和“屦”。由于词义是发展变化的,在考察同义词的时候,应该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和同义关系的可变性。
3)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别。意义有异有同的同义词,特指有别,泛指无别。如兽皮带毛的叫“皮”,去毛的叫“革”。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来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3.关于“是”字:
1)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至于古代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汉代后有所增加。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出现在“名词+是+名词”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
3)“是”字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系词“是”字正是从代词“是”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
4.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主+谓+也”,如:此王业也。
2)“主+者+谓+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者+谓”,如:兵者,凶器。
4)“主+谓”,如:兵,凶器。
5)“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主+为+宾”,如:“余为伯倏。”
5.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
(1)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
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