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班主任
武宏伟
从教近四十年,无论是担任班主任、科任,还是学校领导,我都一如既往的站在讲台上,都一如既往的探索和实践班级管理的新途径。因为“教”是思想上的疏导,“管”是行为上的约束,只有“管”“教”合一,才是真正的“教育”。但归根结底,教育还是要向“管”要效益、要质量。
戏里班主任
一、初出茅庐的班主任
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中小学生活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度过的,根本没学到什么知识。但是有几项素质是那时沉淀的,一个是参加了红小兵战地宣传队,白天到田间地头,晚上到农户家中去表演小节目,使我说、演、唱还都会那么一点点,这对后来从事教育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一个是玩,从小学到中学玩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多得多,尤其喜欢打篮球,好像从来不知什么叫做家庭作业,所以到现在一直热爱运动,每天必须保证近两小时的跑步做操时间,为我能写出这么多东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我在读高二,就是现在的八年级,当时还有些懵懂。因为第一年没有在学校里招生,第二年才开始在应届毕业生中招生,这时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出身不好”,不能上大学、不能当兵、不能当工人的人也有了希望。于是从学习拼音开始,向别人借了一本破烂得没头没尾,中间又缺页的新华字典就开始背字母。拼命学了一年,也不知道自己都学了些什么,会了些什么,高考都考些什么,就稀里糊涂地进了考场,结果是考到了省里的公安干校,又因为政审不合格而落进了县里的师范学校——这是1979年的事情。
师范两年,我因患急性阑尾炎手术而休学半年,实习半年,其实我就学习了一年时间。1981年我毕业回到家乡——一所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乡镇初中任初一语文兼班主任。那时的国家,刚刚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百废待兴;那时的我,刚刚由井底之蛙跳出来,还不懂教育还要讲艺术,只知道做班主任要管理学生好好学习,不能违反纪律,对学生“严”得很,动不动就“训斥”一番。但有些优良品质是那时形成的。
大约是1982年五六月份,初一第二学期,我们班一位衣衫褴褛,有点邋遢,少言寡语的住校女孩,连续几天没来上学。多方打听才知道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父母想让她在家种地帮做家务,“这怎么能行,这不是毁了她一辈子吗?”我回忆着女孩的在校表现,一个刻苦努力、成绩良好,从衣着就能看出家境状况的苦孩子的形象在头脑中回荡。“我的学生,我要让他们读书,这是我的责任!”
周日早晨八点钟左右,雨过天晴,乡村的沙土路上坑坑洼洼,积水很多,我骑着自行车向着15公里以外的小屯子进发。车轮在泥泞的沙土中陷进很深,左拐右拐,选择干爽、坚硬的路面艰难前行,狭路中又逢一同向而行的梳两条辫子、戴医生白帽子、肩扛锄头的女子挡住了去路。我赶紧按响车铃,叮铃铃、叮铃铃,女子靠边,回头朝我望来。苗条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浅色的衣着,浑然一体、相映成辉——此人莫非是几天前一位老教师给我介绍的对象,医院里的大夫?是,很可能是!擦肩而过的瞬间,我不禁一愣,暗自思量。
低矮的土坯房和四周的房舍很不协调,刚进屋子,一股潮湿发霉的气流扑鼻而来,昏暗的房间内,但见我的学生站在角落里抹着眼泪……这次家访很成功,我说服了她的父母为她申请减免了学杂费,她来上学了……二十多年后,我调入城市回老家探亲,途中打了一辆出租车,下车后司机说什么也不肯要钱,说:“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吧,我是您当年家访劝去上学并为她减免学费的学生的丈夫啊,我也是您的学生啊!”我望着已经陌生的面孔,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次家访,我不仅收获了师生真情,还巧遇了我的爱情——路遇的那位美女,就是陪伴我到现在的痴心爱人。此行不能不令人终身难忘。
二、二十年后的班主任
2001年,我辞去了内陆的领导职务,通过招聘考试来到深圳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二十年后再当班主任,总结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开始了探究和践行组织学生自我管理。这时我明白了学生不是任意摆布的木偶,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他们的权利也要得到尊重。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和需要,让他们的个性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既“解放”学生又是“解放”教师的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这时我懂得了成功的学生自我管理,应是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已内化为学生的个体自我约束目标,整体和个体目标高度一致,并形成班级管理中的自管和他管的和谐共鸣。如何实现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建立起了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了制度,学生的管理才能有“法”可依。我在班里推行“日通报月量化小组流动红旗制”,将学生分作若干小组,每天以70分为基准合格分,根据小组成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德育表现状况,在基准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将每天的加减状况列成表格上墙张贴。每个月进行一次统计,个人成绩按百分制进行折合,给总分第一的小组颁发流动红旗,对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奖励——这种举措既对学生有着制约、评价的作用,更具有激励的功能。
再如《德育考核成绩记入期中期末总分制》,每到期中或期末都要把前一个阶段的每个月的德育考核平均分以百分之三十的比例记入各科考试成绩的总分之中……这些新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实际效果也非常好。
二是建立健全了管理体系和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班级管理体系和模式。选拔、任用、造就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班干部的选拔我一般采取三种方式:指定班干部、民主选举班干部和竞选班干部。
中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这就离不开班主任的培养和组织训练。岗位培训我一般按几个步骤进行:学习期,学习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等;试用调整期,干中学习、干中班主任指导、干中调整方法及步骤;放手工作期,大胆使用班干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能力。
由科任教师、班团干部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监督评价委员会,在期末对班级干部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打分,然后再进行定性评议,根据评议状况,及时对班干部进行教育或调整。还设立了意见箱、班级管理日记等,让广大同学对学生干部工作进行评议,这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平意识,还可以使班干部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以便于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不断地成长。
三是讲究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为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特殊作用。我常任用一些“后进生”甚至是非常调皮的学生做班级干部,同时派一位比较有能力的同学或班团干部做他的顾问。对于这样的同学当班干部,不一定要求他把班级管理的很好,主要是让他自身在管理中有所进步,以达到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
再如实行“值日班长制”,让学生体验当班干部的过程。有了“值日班长”,班委会成员则主要是起监督保障作用,两者相互配合、分工合作。
无论怎样实施管理,都离不开“责任”二字,如果离开“责任”,任何一种办法都会失去“效果”。还记得2002年做初二班主任的一次细节问题,那是一次期中考试,看着刚刚评完的语文试卷,心里有些郁闷:全班平均75分,可聪明小凯只得了44分!比倒数第二的学生低了21分……夜已经很深了,窗外狂风大作,暴雨如注。这天下午气象台通知:因受强台风影响,中小学放假……这种时刻,这样的天气,看着这样的试卷,真是心烦意乱。
“铃……”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烦乱的思绪,我疲惫地抓起电话。话筒中传来焦急的声音:“喂!武老师吗?您好!我是小凯的妈妈,他到现在还没回家,您知道他去哪了吗?”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11点30分。我在头脑中迅速搜寻有关情况:下午我到班里巡视,发现小凯和几个男学生还在教室没走,我就告诉他们晚上有暴风雨,让他们马上回家。我是看着他们走出校门才回到办公室的呀!怎么还没有回家呢?我镇静了一下,安慰道:“您别急,等我向其他同学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我打遍了与他在一起的几位学生家的电话,结果这几个人都没回家,但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他们常去××网吧。此时,“到地球村去”几个大字猛然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那是下午我去班里督促这几个学生回家时,在黑板上看到的几个大字,当时我还有点不解其意,现在才恍然大悟;同时,我预感那烦心的“44分”也该有答案了。于是我抓起电话约那几位学生的家长一起去网吧。
我和学生家长顶风冒雨来到网吧大厅,这里空气混浊,烟雾缭绕。几位学生正在电脑前忙碌,抬头忽见我们落汤鸡似的出现在面前,顿时目瞪口呆。我和几位家长事先约定:尽管孩子们犯了错误,但此时一定要沉住气,不能发火。双方面面相觑了一两分钟,还是由我打破了僵局:“唉!你们一时不回家,家长就一时不安,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走,咱们回家吧!”几个学生蔫蔫地跟在我们后面……
此时,风雨似乎小了很多。几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没有马上回家,而是聚集在我那不满10平方米的宿舍里开了个座谈会。我们帮这几个学生分析了影响这次考试成绩的原因,制订了改进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明确了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孩子们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承诺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送走他们时已是凌晨1点30分,虽然我疲惫不堪,但却像刚办完喜事一样兴奋不已……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写成了《这是我的责任》的文章,获得了教育部举办的“班主任话细节”活动的一等奖,并在《班主任》《北京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纸杂志上刊载了此文。
戏外班主任
一、走上领导工作的班主任
1984年7月至2001年7月,我先后担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等职。此间虽然没有直接担任班主任,但是当班主任的经历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一所学校是由若干个班级组成的,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效益。所以我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管理就更加重视,更加讲科学和人性。
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不能第一年就当班主任,但必须做副班主任,必须拜师学艺,向优秀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经验。从第二年起,就择优选拔任用班主任。我把培养年轻教师做班主任的工作看成是胜过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因为我知道教学成绩是管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种操作方式和理念现在被许多管理者认可和运用。
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事班主任工作。现在许多50多岁的老师就不当班主任了,这实际是优质资源的极大浪费。50多岁的教师,正是经验最丰富、精力最旺盛的阶段。
一位53岁的优秀女班主任,由于生病住了半个月医院,出院后半年再次安排她担任班主任时,她一再以身体不佳推辞,我说:“我们不需要您的体力,但是十分需要您的智慧和经验,为了我们学校的发展,请您把您的聪明才智和经验传承下来吧,我给您配一位助手,事由他们来做,智慧和经验由您来出,您看怎么样?”她欣然接受了我的诚挚请求,一直干到了退休,带出了好多优秀的徒弟。
做班主任的坚强后盾,坚决维护班主任的权益。一名学习成绩比较好,父母又是我同村居住的老朋友的学生和班主任闹矛盾,还打了班主任。当这位老师哭着来找我,并说有这位同学就不能再当班主任时,我立即找来了政教主任,要求他马上和家长联系,一要赔礼道歉;二要停学回家教育。当他的父母来向我求情时,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理解我的做法。后来我帮他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就读。
学校上晚自习,一位班主任老师让两名写字比较好的女生到办公室去给老师刻钢板出练习题,一名女同学在去办公室外边的厕所时被一歹徒扼住脖子企图强奸时,恰好有几位男同学也去厕所,歹徒强奸未遂匆忙逃跑。家长强烈要求追究班主任的责任,我在这位受害女同学在医院观察治疗期间,陪同家长吃住在一起两天,家长感动,遂打消原来的念头。事件平息后,我们对这位老师进行了通报批评和处分。既保护了这位班主任,又教育了大家。后来这位班主任和我成了知心朋友,到现在虽然天各一方,但仍有联系和往来。
二、回归科任的班主任
近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活动的增多,学校没有再安排我当班主任。虽然前些年主动要求再当班主任也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在我心中,我任教哪个班级,我就觉得是哪个班级的班主任,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并且身体力行,努力做好戏外班主任。
1.要教育他们,首先要了解他们。我教语文,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的和学生、班主任及家长沟通,我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一般都要布置写自传,自传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爱好、各科学习成绩、最好的科目、最差的科目,获奖状况等;父母姓名、年龄、学历、职业职务,联系手机号码等。
自传的形式是把上述的内容生动、形象、真实的描述出来,不能写成填空式,或图表式,一般用第一人称,写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应用。
正因为我通过自传等方式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所以在和家长、班主任等交流个性教育方式方法时,往往比他们更了解情况、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传授经验和教训,做班主任的参谋和助手。36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班级管理的经验,当然也有教训。在工作中,发现班主任有哪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说给他们听,不强求他们照办,只供他们参考。不过多干涉,但须过多关照、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在他们有新的管理方法产生时,就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当班主任遇到棘手问题,尤其是与家长、学生产生矛盾时,我总能挺身而出,帮助班主任化解矛盾,尽管有时引火烧身也在所不辞。因为我深深懂得,只有与班主任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班级教育才更有力量。
班主任不在,学生有事找班主任时,我就担当起班主任的角色,能处理的事情,就尽量处理。
3.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是教语文的,这个学科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文章和写作,只要涉及思想教育的内容,我都会联系现实,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理解,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4.我的课堂我做主,不把矛盾上缴。在我的在课堂上,在我的视野范畴内,学生出现任何问题我都要及时予以处理,不把问题、问题学生上交给班主任就一走了之,不给班主任增加负担。问题处理完毕还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交流、沟通有关情况。
5.不发班级的牢骚。什么班级管理欠佳,纪律不好等等的话不要说,要知道我们科任也是班级的管理者,班级管理不好,我们每个教学人员都有责任;成绩不好不要怨天尤人,尤其不能怨班级管理,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从事班主任工作,我距离优秀班主任的标准还有蛮大的差距,比如我性格比较急,容易发火,有时还简单粗暴等;嗓门比较大,有时还不分青红皂白就大声训斥等。我要退休了,还在慢慢的改,但彻底改变的机会已越来越少了,而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师们,时日还长,是要力戒这些还毛病的,我现在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急不来的,非有耐性不可。
(本文刊发于《新班主任》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