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不可预测的将来(农村传统文化丢失)

前几天谈了打工经济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传统农业技术缺失问题,今天来谈谈打工经济引发的农村的传统文化丢失问题。

由于农村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型经济比重较大,加之长期的固定社会关系,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特别是诚信与对环境的尊重,恰恰这些是最容易丢失的内容,因此,中国的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保留在农村。

“打工经济”导致人口的流动,且这种流动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在流动过程中还涉及到分享或竞争资源。在劳动要素频繁流动过程中,农民与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发生着以经济关系为主的各种关系,通过农民作为载体加速了城市文化向农村的渗透,使得农村文化快速蜕变。这种蜕变一方面促进了农民消极观念转变,另一方面也让农民对原来自己认可的文化表示怀疑,让更多的文化元素渗透了经济的气息,特别是恶性竞争的观念在农村漫延。另外,一些以人性为中心的逆向思想占上风,“恶”成为惧怕的对象。

频繁的流动及多元文化的熏陶带来了农民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并且,这种多元化在“二元社会”及农民身份“二重性”的现实背景下很难在短时间带来新型农村文化的重构,容易造成农民道德失范和信仰缺失等问题。这一现象在第二代农民工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在打工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接触条件和新鲜感使相互吸引,形成跨区域婚姻。这种家庭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恰恰不是保留最优的内涵,反而是保留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内容。这不难理解,成年人已经有固定的行为思想和文化认知,在两个人的思想碰撞中,受社会的“有用有利”思想的影响,总是保留那些对自己最有用有利的内容。就像会学习的智能机器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一样,最先学习和选择的都是那些最利于自己存在的,但却可能是有损社会和他人的。

农民工“自由恋爱观念提升与婚育态度弱化并存”、“生活水平提高与情感生活迷失并存”等问题,以及“文化的同源性差异”、“两地分居”的生活模式,导致了农村夫妻情感沟通不足,农村离婚现象及农村婚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严重。两地分居造成夫妻沟通方式和频率很难满足情感维系的需求,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动摇“相互信任”这一婚姻基石,农村离婚现象日益突出,并且农村打工家庭离婚占农村离婚总数的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更为可怕的是由于受忠诚观念淡漠和生理需要的驱使,出现了类似“群婚”的现象,且逐渐被打工人群所接受。

如今的农民外出打工行为正逐步脱离最初的“增收”目标,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打工人群,更多的是外出增加视野,谋求城市生活,希望脱离与土地的关系。2006年9月26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新一代农民工打工为了挣钱的仅占17%左右;出来试试看、寻求发展机遇的占71%;其他占12%左右。这说明决心脱离农业,努力消除“农民”身份已经成为农民工特别是第2代农民工的共同追求。这一现象似乎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战略相吻合,但农村的“留守劳力”普遍表现为年龄明显老化、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因此受到挑战。

外出打工所得收益,虽然在农村建起了房屋,多数农民工却并没有回归农村的兴趣,也不再对本土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尊重。这些优良因素正在消失,让农村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失落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