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腰骶部移行椎Castellvi分型

腰骶部移行椎在人群中较为常见,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不一,7%到36%不等。

1980年,Wigh于Spine上首先对胸腰椎和腰骶椎移行椎作出了概念的界定,明确脊柱序列,对于正确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1984年,Castellvi等学者提出了腰骶部移行椎的4分型法。依据最末的腰椎与骶椎在横突间连接的属性,而将腰骶部移行椎分为相应的类型。

Ⅰ型:L5椎体两侧横突肥大,无纤维性或骨性连接。

Ⅱa型:L5椎体一侧横突肥大,并与同侧骶骨纤维性连接。

Ⅱb型:L5椎体双侧横突肥大,并与骶骨纤维性连接。

Ⅲa型:L5椎体一侧横突肥大,并与同侧骶骨骨性连接。

Ⅲb型:L5椎体双侧横突肥大,并与骶骨骨性连接。

Ⅳ型:L5椎体双侧横突肥大,一侧与同侧骶骨纤维性连接,另一侧与同侧骶骨骨性连接。

腰骶部移行椎之判定

腰骶部移行椎之Castellvi分类法,基于传统的X线片:腰骶关节30度之X线片(Ferguson位),意在避免最末腰椎横突与骶椎的重叠。然则此拍片体位非标准拍片位,在脊柱外科学界普及程度并不高。如何精准的判定何种分类呢?

2014年,美国纽约特种手术医院的学者研究表明:冠状面腰椎核磁共振(MRI),在判定腰骶部移行椎方面,准确程度优于腰椎正位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