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解缙(1369年12月6日明太祖洪武二年十一月七日-1415年2月22日明成祖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朱见深下诏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桑》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王若水点评:
桑,桑树,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诗人在诗中吟咏桑树,借寄托桑树的情怀,讽喻人间的待遇不公。
桑树在一年之中有两次被人们砍伐枝条的经历,在万千林木中所受的苦难最多。它一生为国为民造福尽力,(没有受到应得的褒奖),却让桃花李树占尽春光,听尽颂扬。
诗人借咏桑以抒心中不平。“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两句,充满对那些真正为国为民效忠尽力之人打抱不平的义愤。
《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李都蔚点评:
这是一首解缙写的祖饯诗,“祖饯”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解缙在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再次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二月初五从南京启程,乘舟南下。他的外甥彭云路、好友王恭等特地为其饯行。他写下这首诗赠送外甥。诗中运用“渭阳”典故抒写甥舅情谊,《诗经·秦风·渭阳》中这样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人遂以“渭阳”来表示甥舅之情。“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是化用李白《赠汪伦》诗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长江采石矶的江水之深比喻甥舅亲情之深。
解缙虽然才高,但他心无城府并敢谏直言,在朝时不仅得罪很多同僚,还得罪过皇帝和皇帝的儿子。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解缙进京吊丧。明惠帝朱允炆临朝,听信朝臣诲言贬解缙为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卫吏。到了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由当时为朱允炆所信任的礼部侍郎董伦说情,解缙才被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内阁首辅。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解缙一句:“好圣孙!”(朱棣喜欢次子朱高煦,更喜欢长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成为明宣宗)将朱棣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次子朱高煦封为汉王,从此,朱高煦深恨解缙,漠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高煦却嫁祸解缙“禁中语”(指帝王在宫内与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永乐五年(1407年),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他在当时的大明首都南京为官六年,也与外甥在一起六年,临行前,他觉得这六年的时光太过匆匆,恍如一梦,别前的一夜一更更是亲情煎熬,“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其依依惜别的离情之意溢于言表,情真意切。解缙在广西还未上任,又遭诬陷,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今越南承天顺化省)。永乐八年(1410年),朱高煦又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在朱棣的授意下,锦衣卫将解缙埋到积雪中冻死,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之一的解缙年仅四十七岁。真是伴君如伴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