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㔚(kóu)”的厉害

我的同事刘红,有一回跟她的某个熟人叙闲话。她提出了一个“要是(如果)”。她说,亏得自己领(生)的是个儿子。要是领的是个闺女,一定要把她教的“㔚㔚的”。

她把那个“㔚”字叠加在一起,组成“㔚㔚的”,起到了一种强化的作用。我问她是怎么想起来这样说的,她说忘记了,但那个“㔚㔚的”,记忆犹新。

刘红说的“㔚”,在皖北村人那里,曾经是人们嘴边前的话。而且似乎有专门针对女性的意思。比如“㔚丫头”“㔚媳妇”“㔚老婆子”“㔚娘家妈”“㔚女人”。

这个“㔚”字,我一直疑心,就是“口”。在皖北,两个音一个样,而且“㔚”的人,也就是口上的功夫了得。至少,先得有口上的本事才行。如果是个拙嘴笨舌的人,她连话都讲不利索,她一定“㔚”不起来。

直到我在网上检索,与“㔚”一照面,就觉得就是它了。“舌”和“力”的搭配,一下子就把皖北人说的“㔚”,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

所谓“㔚”,一般而言是说,女子的嘴厉害。或者得理不饶人,或者在一些事情上挑理,不把别人挤兑到墙角不罢休。要么就是把骂人当成切菜,半天下来,都不带喘口气的;要么就是连打带骂(对自己的孩子),越骂越来劲,似乎没有尽头。这都是她“㔚”的表征。

通常,“㔚人”都会有典型的“㔚劲”。她跟人家挑理,其实多是她本就不论理,不占理。她在打骂过程中,因为嘴角的开合过于频繁,不大一会儿,就会在嘴角泛白沫。严重的“㔚劲”,当数皖北人称之为的“老牛大憋气”。骂着骂着,突然倒地,不省人事。人都说,那是“㔚劲”拿的,过去了。

皖北村人,往往对“㔚”多有害怕。小闺女说婆家,听说了老婆子“㔚”,是要退避三舍的;老婆家呢,如果听说女方是个“㔚丫头”,有个“㔚娘家妈”,这一桩亲事,恐怕也难做成。

又想起了一个“狠㔚”的词。它的描述对象,也许要广泛一些,不限于性别了。也就是说,无论男女,也无论老少,都可能“狠㔚”。尤其是那不孝顺的子女。眼见着自己的爹妈,行动不便,连饭都难吃到嘴里去,他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顾过自己的小日子。皖北乡人观念中,这样的“狠㔚”,不可饶恕,天理不容。他们看这样“狠㔚”的人,眼神一定是不屑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