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62~长沙悲歌(三)
荆州支援的三万水军一到蜀地,便对李特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不足一月,李特兵败被杀,首级送至洛阳。但司马乂还未把气喘匀,蜀地又传来消息,流民军死灰复燃,李特之子李雄收拾父亲旧部,重新占领了益州。
蜀中战火复燃,荆州狼烟又起。公元303年5月,荆州传来消息,蛮人张昌作乱,已经占领了江夏郡。
张昌叛乱源于司马乂为蜀中李特叛乱颁发的“壬午诏书”。为平叛蜀中叛乱,司马乂于303年初派遣荆州水军前往蜀中,同时下诏,向荆州地区征兵以扩充蜀中的部队,这道诏书因于壬午日签发而得名“壬午诏书”。
荆楚之地民风彪悍,魏晋时期又是多战之地,西晋灭吴之初,吴人多次起兵复辟,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革命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当时的荆楚之地,流传着这样的童谣:“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宫门柱,且当朽;吴当复,在三十年后”、“鸡鸣不拊翼,吴复不用力”。
“壬午诏书”下发后,荆楚之地人民反应强烈,没人愿意背井离乡跑到遥远的益州去打仗。虽然阻力很大,但克服困难也要上,办事不力者,就地免职。为了保住官位,各级官员纷纷出马抓壮丁,然后像送瘟神一样把士兵们驱逐出境。受革命思想熏陶,被入伍的士兵在半路上纷纷逃亡,落草为寇。与此同时,为躲避战乱,蜀中百姓顺着长江逃到荆州,无处安生,只能沦为盗贼。一时间荆楚地区民怨沸腾,人心思变,只差一阵风,就能点起燎原之火。
张昌就是这个点火的人,他和陈胜吴广一样,骨子里就盼望着乱世到来,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蜀中作乱时,张昌拿着偷来的旌旗,谎称征兵去蜀中,一番折腾,张昌聚集了数千名走投无路只为混口饭吃的流民。同年,江夏郡的春粮大丰收,丰足的粮食招来了方圆数百里所有的流民。看到这么多饥肠辘辘、对生活失去希望、对社会极度不满的流民,张昌意识到机会来了,他改名为李辰,在江夏郡石岩山下装神弄鬼,借助道教招降纳叛,一时间从者日以千计。
见羽翼已丰,张昌便组织众人进攻江夏,连破郡兵、州兵,又占据了江夏府库。之后,张昌制造舆论,派人四处宣扬“当有圣人出为民主”的言论;又搞了个盛大的仪式,将“圣人”接到江夏,“圣人”不仅仙风道骨,而且有帝王之相,询问之下得知,“圣人”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圣人”到来后,忽听得天空一阵鼓噪,抬头一看,竟是百鸟从四面八方飞来,栖止于庭院,原来庭院中栖息了一只硕大无比、五彩斑斓的怪鸟,这只怪鸟无疑是传说中的凤凰了。
既然天降祥瑞,那么顺应天命也是理所当然。张昌遂拥立“圣人”为天子,立国为汉,年号为“神凤”。
造反不可怕,就怕造反有组织。张昌拥立了皇帝,组建了政府,就不再是是普通的流寇,他继续散播谣言,说朝廷要杀光江淮以南的百姓。随着谣言的迅速扩散,荆楚地区人心惶惶,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张昌,到了公元303年5月,张昌的部队已经超过三万。
张昌,本义阳蛮也,武力过人,每自占卜,言应当富贵。好论攻战,侪类咸共笑之。
……及李流寇蜀,昌潜遁半年,聚党数千人,盗得幢麾,诈言台遣其募人讨流。会《壬午诏书》发武勇以赴益土,号曰“壬午兵”。自天下多难,数术者云当有帝王兴于江左,及此调发,人咸不乐西征,昌党因之诳惑,百姓各不肯去。而诏书催遣严速,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由是郡县官长皆躬出驱逐,展转不远,屯聚而为劫掠。是岁江夏大稔,流人就食者数千口。
……昌乃易姓名为李辰。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山都县吏丘沈遇于江夏,昌名之为圣人,盛车服出迎之,立为天子,置百官。沈易姓名为刘尼,称汉后,以昌为相国,昌兄味为车骑将军,弟放广武将军,各领兵。于石岩中作宫殿,又于岩上织竹为鸟形,衣以五彩,聚肉于其傍,众鸟群集,诈云凤皇降,又言珠袍、玉玺、铁券、金鼓自然而至。
乃下赦书,建元神凤,郊祀、服色依汉故事。其有不应其募者,族诛。又流讹言云:“江淮已南当图反逆,官军大起,悉诛讨之。”群小互相扇动,人情惶惧,江沔间一时猋起,竖牙旗,鸣鼓角,以应昌,旬月之间,众至三万。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