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令人堪忧的中国家庭现状
前段,B站上一条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短片火了,片名叫《灯火之下》,讲的是一个患抑郁症的高中女孩纯子,在她得了抑郁症之后的生活变化和心声,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视频的主角纯子,是一名高三学生,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她没有想过,起初自己的那些不快乐会和抑郁症有关,只是觉得这件事就那样缓慢的发生了。
“一开始就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后来时间长了,就会因为一件小事持续难受一两周。”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学业压力比较大,再加上人际关系、家庭氛围不好等诸多原因,逐渐让纯子在那段时间产生了问题,慢慢就崩溃了。
她有时甚至会因为丢了一支笔而大发脾气。
纯子说,那个时候心情不好就是全部的生活。
临近诊断的那个月,纯子开始每晚失眠,失眠的时候就发呆,然后不自主的开始哭,每天就这样循环。
平时上下学走路的时候会摔跤、崴脚,被自行车撞,不会下意识地躲车,因此也被人骂过很多次。
对于纯子来说,她患上抑郁症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反而更像是漫长累积的过程。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抑郁症不是一天形成的。
她曾经分析过自己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有来自家庭的原因,也有来自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的问题。
抑郁症、父母、孩子,这三个关键词背后的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讲是无法言说的伤痛和阴影。
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疾病之一,但误解和忽视仍然存在。
家长们或许很难理解:小孩子懂什么抑郁呢?
他们被长辈捧在手心,没有经济压力、无需面对社会的毒打。与其说是抑郁症,倒不如说是“心理脆弱”和“青春期叛逆”。
事实远非如此,《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调查数据显示,9-18岁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4.81%左右。
这个高检出比例背后,是一群有苦难言的孩子,而导致孩子出现抑郁心理,和以下这3种日常家庭氛围脱不了干系。
父母的负面情绪
让孩子伤痕累累
前段时间因为一句“宇宙都有尽头,北京的地铁没有”而大火的北大才女李雪琴,就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她的抑郁情绪,跟她的母亲也有很大关系。
初三那年,她的父母离婚,从此以后李雪琴的生活便由不得她掌控。
妈妈离婚后情绪十分不稳定,时不时就会朝她发泄,甚至会用“不堪”的语言伤害着她。
她不但不能埋怨还得哄着妈妈。
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她每天都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连哭都要跑到家门外才哭。
很多人都不知道,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症。父母的说话方式,有时候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敏感、脆弱、自我牺牲、自卑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习惯发泄负面情绪的父母。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孩子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
问题下面总共有四千多条回答,这些回答里,有太多走不出父母的语言暴力阴影的成年人。
“我敏感,别人无心的举动会让我如临大敌,甚至反击。我刻薄,说话总是带着鄙夷且对人不对事,还会长时间的记仇,找后账。
我厌恶自己的做派,因为总能从中看到父母的影子,但是我改不掉,那都是从小熟悉的,下意识的行为模式。”
“我花了四年时间去证明自身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不需要靠父母的认可过日子。”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要身后有人经过就会忍不住全身发抖,会习惯性走在队伍的最后,会时常回头看身后的安全距离。”
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承受大人的愤怒和痛苦,情绪失控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心理阴影是无法估量的。
父母的高期待
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教育孩子上倾尽全力。
可当“希望”变成了“枷锁”,对孩子来说是苦不堪言的。
热播剧《小欢喜》中,宋倩是一个单亲妈妈,她把女儿英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就拒绝了女儿所有的要求。
长久压抑而沉重的母爱,让女儿活得懂事而小心翼翼。
最后再也承受不住,严重失眠,整整34天夜里无法安睡,患上了抑郁症。
那一句“我就是想逃离你”,让无数人泪奔,也让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实,父母给孩子做适当的规划,对孩子成长是有好处的。可一旦走入极端,把孩子的生活排得密不透风,给予孩子过高的期待,就很容易让孩子时时刻刻处于高压之下。
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
父母的贬低式教育
是帮凶
我看过一期少年说,有一位女孩上台吐槽了自己的“毒舌”妈妈。
她说,“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数学考试没考好,妈妈便冷嘲热讽: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下次再考这样,你就不用去学校了,哪凉快哪待着去!”
女孩喜欢一件连衣裙,便托爸爸买了回来,妈妈看到之后整个人脸色都变了:
“你眼睛长哪里去了?”
“你要是以后再买这种衣服,我就把你和衣服一起丢出去!”
更过分的是,妈妈总是会当着弟弟的面贬低她:
“不要以后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真的一塌糊涂!”
妈妈在台下听完女儿的吐槽,解释说自己并不是“毒舌”,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用了比较犀利直白的方式。
随后女儿一句话,让全场唏嘘:你的所谓犀利直白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
看见孩子不开心或是不服气,先不分是非训一顿,最后还要再补上一句:“我哪里说错了?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贬低、否定孩子,让他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信任,不应该被善待,这就是打击,才不是“打击式教育”。
打击带给孩子的从来都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对于一些父母来讲,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以及意识到子女患有抑郁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会将孩子的个人品质和精神状况与抑郁症挂钩,或者先孩子一步崩溃:“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
因此很多青少年即使确诊了抑郁症,也不敢轻易告诉父母。
自媒体“抑郁研究所”曾做过一份调查:根据318份病友的反馈,81.41%的子女不愿意和父母倾诉。
因为即便和父母说出实情,也得不到理解。
但是我希望看过这篇文章之后的父母,无论孩子的言行举止出现什么异常,或者给你们倾诉了什么小事,都需要认真用心地去接纳孩子的反馈,真诚地站在她们的处境想问题。
尹建莉老师曾分享过,从女儿圆圆三、四岁开始,家里每周都会开一次“提意见会”。
一家人心平气和地给对方提点意见,说说彼此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
孩子先给爸爸提,再给妈妈提,最后给圆圆提。
孩子非常喜欢这个会议,一家人也在沟通中更了解对方、体谅对方,获得了成长。
其次,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我有个朋友阿林,她家的小孩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成绩只得了59分。
阿林被老师叫到学校痛批一顿。
回家之后,她不但没有训斥女儿,还夸赞女儿数学有进步,并告诉女儿:“将来你长大了,到公司里边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板,不会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学四年级的某次考试是考59分还是考95分,这件事不重要。”
这种接纳的可贵之处,一方面是尊重了孩子的独特性,知道孩子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
另一方面是给了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未来的困难还有很多,一切的“不完美”只不过是微小的涟漪罢了,不要太放在心上。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一场冒险,父母是其中重要的倚靠。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由衷的希望所有的家长,都不是致病源,而是孩子最温暖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