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五所涉碣石等考略

C3

大河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西。《春秋左传.襄公十九年》:齐灵公废太子光而立公子牙,以夙沙卫为少傅。齐侯卒,崔杼逆光。光立,杀公子牙于句渎之丘。卫奔高唐以叛,京相璠曰:本平原县,齐之西鄙也。大河迳其西而不出其东,《经》言出东,误耳。

高唐县故城,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西晋废[1]

大河又北,迳张公城,临侧河湄,魏青州刺史张治此,故世谓之张公城。水有津焉,名之曰张公渡。

张公城,在今山东平原县南[2]

河水又北,迳平原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原,博平也,故曰平原矣。县故平原郡治矣,汉高帝六年置,王莽改曰河平也。晋灼曰: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故《经》言河水迳高唐县东,非也。按《地理志》曰:高唐,漯水所出,平原则笃马河导焉,明平原非高唐,大河不得出其东,审矣。大河右溢,世谓之甘枣沟,水侧多枣,故俗取名焉,河盛则委泛,水耗则辍流。

平原县故城,今平原县城西南15km[3]

甘枣沟,在今山东临邑县北古黄河之南[4]

故渎又东北,历长堤,迳漯阴县北。东迳著城北,东为陂淀,渊潭相接,世谓之秽野薄。

著城,古城名。秦置著县,治所在山东省济阳县西,属济北郡。西汉属济北郡。北齐废[5]。  

河水又东北,迳阿阳县故城西。汉高帝七年。封郎中万为侯国。应劭曰:漯阴县西南五十里有阿阳乡,故县也。

阿阳县故城,西汉置,治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属平原郡。东汉初省[6]

△又东北过漯阴县北。

河水自平原,左迳安德城东,而北为鹿角津。东北迳般县、乐陵、朸乡,至厌次县故城南,为厌次河。汉安帝永初二年,剧贼毕毫等数百,乘船寇平原。县令刘雄门下小史所辅,浮舟追至厌次津,与贼合战,并为贼擒。辅求代雄,毫纵雄于此津,辅可谓孝尽爱敬,义极君臣矣。

安德县故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认为西汉安德县,治今山东省陵城区东南郑家寨乡[7]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则认为西汉安德县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东北[8]结合百度地图等作方位校验会发现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陵城区郑家寨乡正位于今山东平原县东北方向。

鹿角津、厌次河与漯沃津,按《徒骇河演变》记:“厌次河源出安德县南临邑以北的洼地,称鹿角津。东流至惠民称厌次河,又东注于滨县蒲台之间的漯沃津。由于漯沃津是漯川经流的湖泊,厌次河当于津中注漯川,在黄河行漯之前为古漯支流”[9]

般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南。北魏为安德郡治[10]

乐陵县故城,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魏王城)。地节四年(前66)尝封史高为侯邑。东汉建安末为乐陵郡治。三国魏属乐陵国。南朝宋仍为乐陵郡治[11]

朸乡县故城,即汉朸县。“朸”又作“扐”。西汉文帝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武帝封城阳顷王子刘让为侯,置侯国。后改为县,治今山东省商河县东北龙桑寺(镇)。属平原郡。东汉初废入般县[12]。当地学者则进一步明确为今商河县棘城村[13]

厌次县故城,《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东汉厌次县地望大致标注于惠民县东桑落墅一带(即西汉富平县故城处,盖东汉明帝复改富平县为厌次县之故)。按注文所述作系统考量,本文从《地图集》。此处注文所指应为东汉厌次县故城。

厌次津,按注文系统考量,应为厌次县故城(今惠民县桑落墅)附近的古黄河渡口。

河水右迳漯阴县故城北,王莽之巨武县也。

漯阴县故城,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县在漯水之南,因名。西晋省[14]。而按《方舆纪要》漯阴县故城则在临邑县西十里。(《读史方舆纪要》:漯阴城,临邑县西十里。)故漯阴县故城地望仍待进一步的细致甄别。

河水又东北,为漯沃津,在漯沃县故城南,王莽之延亭者也。《地理风俗记》曰: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魏改为后部亭,今俗遂名之曰右辅城。河水又东,迳千乘城北,伏琛之所谓千乘北城者也。

漯沃县故城即湿沃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西北滨城西[15]

千乘县,秦置,属临淄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16]。而按注文“伏琛之所谓千乘北城者也”推析则千乘城很可能有南北二城。

△又东北过蓼城县北,又东北过甲下邑,济水从西来注之,又东北,入于海。

河水又东,分为二水,枝津东迳甲下城南,东南历马常坈,注济。《经》言济水注河,非也。

蓼城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利津县西南。西晋属乐安国。南北朝废[17]

马常坈,按注文“河海之饶,兹焉为最”结合附近分布的盐场,熊会贞推析 “马常坈”在古代应是盐泽(重要的产盐区)。(会贞按:叶圭绶云,乐安北有宽阔稍为小清河所汇,王家冈等盐场皆近其地。马常坈为河海之最饶,古亦盐泽可知[18]。)

河水自枝津东北流,迳甲下邑北,世谓之仓子城,又东北流,入于海。

甲下邑,约今广饶县花官乡北口村,南口村一带。(备注:先秦时期此地有个甲下邑,它的渡口于此,故立北甲下邑口子村和南甲下邑口子村。距今已有2500多年。后来简称北下口村和南下口村,现在更简称为北口村和南口村[19]。)

《淮南子》曰: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尚书.禹贡》曰:夹右碣石入于河。《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东流注入于河。

河之入海,旧在碣石,今川流所导,非禹渎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故班固曰:商竭周移也。又以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又徙东郡,更注渤海。是以汉司空掾王璜言曰: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侵数百里。故张君云:碣石在海中,盖沦于海水也。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王璜之言,信而有徵,碣石入海,非无证矣。

碣石,谭其骧在《碣石考》中认为:魏武以及秦皇汉武所登的碣石山,就是今天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但山前的地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在发生变化[20]。而黄盛璋认为《水经注》所描述的碣石现象与实际不符且碣石是碣立之石而不是山;并推析秦汉碣石应在今金山嘴附近[21]。

碣石山——中国北方的古代名山(图片摘自网络)

而按《水经.濡水注》: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文颖曰:碣石在辽西絫县。王莽之选武也。絫县并属临渝,王莽更临渝为凭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

絫县故城,有学者认为可能在今昌黎县小庄遗址一带[22]。《地图集》所示絫县方位亦大致如此[23]。右北平骊成县即今秦皇岛市抚宁镇汉城址[24]。大碣石山,按《地图集》所示应即今昌黎县碣石山[25]

本文以为按《水经.濡水注》中所述碣石山方位“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则大碣石山应即今昌黎县碣石山[26]

而《水经.濡水注》中郦道元所描述的碣石:“今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大致可理解黄盛璋先生所谓的碣石[27],即碣立之石应与大碣石山(即今昌黎县碣石山)区别对待;但郦氏却将其混为一谈。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杨国顺:《东汉黄河下游河道研究》,《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1991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7]《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陵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陵县水利志》, 1990.11,第67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2]《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

[13]《商河历史》,商河在线本地通网络,发布时间:2010/1/19

[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8]《水经注疏》,第493页

[19]宋久成主编:《千年古县概览》,2013

[20]谭其骧:《碣石考》,《学习与批判》,19762期,第62

[21]黄盛璋:《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06-30

[22]石守仁:《絫县探秘》,《昌黎日报》,2007年5月9日

[2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

[24]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81页

[2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

[2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

[27]黄盛璋:《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06-30

(0)

相关推荐

  • 卷五(3/3)

    中牟易魏,故<地理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故渎东绝大河故渎,东迳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京相璠曰:今卫国县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城,今属顿丘县.浮水故渎又东南,迳卫国邑城 ...

  • 《水经注》所涉弱水流沙等略考

    △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北.<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流沙,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山有石赤.白色,以两石相打, ...

  • 《水经.洧水注》所涉新郑地域考略(续)

    A4 洧水又东与黄水合,<经>所谓潧水,非也.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史记>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 ...

  • 《水经.洧水注》所涉新郑地域考略

    A3 洧水又东南流,潧水注之. 潧水,即溱水.又名郐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水经 · 潧水注>: "潧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潧水又东南流历下田川,径郐城西--又南注于洧. ...

  • 《水经.洧水注》所涉新密市地域考略(续)

    A2 洧水又东,襄荷水注之.水出北山子节溪,亦谓之子节水,东南流注于洧.洧水又东会会沥滴泉,水出深溪之侧,泉流丈余,悬水散注.故世士以滴沥称,南流入洧水也. 襄荷水(子节水),按<河南省密县地名 ...

  • 《水经.洧水注》所涉新密市地域考略

    A1 △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 水出山下.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领之统目焉.洧水东南流,迳一故台南,俗谓之阳子台.又东迳马领坞北,坞在山上,坞下泉流北注,亦谓洧别源也,而入于洧水 ...

  • 《水经.伊水注》所涉龙门石窟等考略(修订稿)

    A5 △又东北过伊阙中. 伊水迳前亭西.<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满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读为泉.周地也. 前亭,具体位置不 ...

  • 《水经.伊水注》所涉龙门石窟等考略

    A5 △又东北过伊阙中. 伊水迳前亭西.<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满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读为泉.周地也. 前亭,具体位置不 ...

  • 《水经.渭水注》所涉渭水源头考略

    卷十七 A1 ○渭水上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鸟鼠山. 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三源合注,东北流迳首阳县西,与别源合,水出南 ...

  • 《水经注》卷十四沽河考略

    沽河从塞外来,沽河出御夷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东南流,大谷水注之,水发镇北大谷溪,西南流,径独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 沽河,即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丹花岭. 御夷镇,成一农以实地勘察与有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