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三髯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荐入明史馆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记述明三百年间诏狱、廷杖、立枷、东西厂卫之害。又从徐乾学在洞庭山修《大清一统志》。在京因得罪大学士明珠受冷遇。康熙三十六年70岁始成进士,以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越两年为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被连累下狱死。著有《湛园集》、《苇间集》、《海防总论》。
●康乃心(1643—1707),字孟谋,又字太乙,号耻斋,郃阳(今陕西合阳县)人。力学好古,后崇尚程朱理学,不讲词章,但其诗作意境深远,人莫能解,晚清诗人顾曾烜《郃阳杂咏》诗赞曰:“太乙名高三李上”。康熙三十五年(1696)王士祯奉使到陕,偶游荐福寺,在小雁塔壁观太乙题诗倾倒,回京后逢人皆谈,太乙因此而诗名大震。王赞其“文章有神交有道,少陵不诬也!”康熙三十八年(1699)乡试中举,隐居不仕,尝与李颙、李因笃、顾亭林等漫游大江南北,以诗名扬海内。太乙少年泛滥词章,与迦陵(陈其年)玉樵(钮琇)诸词人相驰逐。中年则考殿覆金石文字,精研经史志乘,致力于训诂考据之学,间亦傍及诸子百家。晚年皈依宋明性理之学。对于二曲,自侪于弟子之列,《学统辩》是此时著作。康珍藏古籍七八千卷。著述宏富,已刻行世者近50种,如《莘野诗集》、《五台山记》、《毛诗笺》等。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 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1]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