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赣州·历史篇·四、唐、宋、元、明……(二)
加入时间:2005-5-10 点击:6862 [字体:大 中 小]
吉州位于赣江中游。吉泰盆地是著名的产粮区,也吸引了不少南来的北方移民,其元和户口比开元户口增加近10%。
洪州和饶州增设的新县都位于山区,即集中在信江和修水的上游,这一方面说明山区是避乱的理想之所,同时也表明,洪、饶2州所在的鄱阳湖周围平原地区开发程度已较高,人口也较密集,所以新来移民遂聚居于条件稍差的山区。这一流动趋向在五代及宋朝仍在延续。洪、饶、吉3州面积占赣中赣北的2/3,又地处江西条件最好的农业区域,元和间这3州户口的大量增加,表明安史之乱期间有大批北方移民到此定居。他们成为“客家先民”的直接源头之一。
而同一时期,江西南部的虔州户口反而减少,从天宝年间的37647户减少到元和年间的26260户,减少了1万1千多户。对照同一时期全国户数由天宝十四年(755年)的8914709户,减少至元和十五年(820年)的2375499户,元和户数只及天宝时的26%,而虔州元和户数为天宝户数的69%,下降幅度远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这一方面说明,这一时期赣南户口的减少与唐朝经济由盛转衰的大背景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时赣南受战乱影响较小,不正常死亡和逃离的较少,且还接受了一部分来自战祸最惨烈的中原和江淮的逃户。如:宁都曾氏,唐天宝年间由山东迁江西乐安再迁宁都东韶;宋氏,唐天宝年间由河南开封迁宁都湛田;朱氏,唐乾元年间(758~760年)由河南迁抚州再迁宁都洛口;管氏,唐中期由山东迁浙江再迁宁都肖田带源;谭氏,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由山东迁抚州再迁宁都石上斫柴岗;黎氏,唐宝历年间(825~827年)由陕西迁宁都东韶;古氏,唐文宗年间(827~840年)由山西迁洪州再迁宁都县城;崔氏,唐会昌年间(841~846年)由河北迁石城再迁宁都黄石营底,等等。他们都成为了“客家先民”的一部分。
2、唐末农民战争与客家先民的大批入赣
如果说,安史之乱引起的北民南徙的迁入地主要在江淮和赣中赣北,进入客家地区的尚属少数的话,那么,唐朝末年农民战争带来的移民则是大量进入到客家地区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对这一过程作些具体的阐述。
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从此由盛转衰,朝政亦日趋腐败。唐朝后期,宦官在中央掌权,藩镇在地方割据,社会更加黑暗。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均田制已遭破坏。到唐末,大量土地集中于贵族、官僚之手,而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大批农民沦为逃户。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潼关以东直到海滨的广大地区遭大旱,小麦只有一半收成,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入冬,农民只得吃草根、槐叶,很多人饿死。灾情这样重,官府却照样催逼赋税,加紧剥削,致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当时,山东一带就流传着一首歌谣说:“金色蛤蟆争努(怒)眼,翻却曹州(今山东曹县北)天下反”。这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起义风暴就要来临。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春,濮州(今山东濮县东)私盐贩王仙芝首先在长垣(今属河南)起义,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发布檄文,声讨官府的黑暗和赋役的沉重。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人黄巢起兵响应,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在王仙芝、黄巢领导下出山东,转战淮南荆襄间。王仙芝不幸战死,黄巢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展开了更大范围的流动作战。农民军先南渡长江进入江西,进军虔(赣州)、吉(吉安)、饶(波阳县)、信(上饶)等州。又转抵浙东,开仙霞岭700里山路进入福建。接着攻占广州,稍事休整后挥师北上,向长安进军。到荆门(今属湖北)时受阻,又转战到江西。调整部署后,由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渡长江北上。攻下东都洛阳,又西破潼关,直入长安。起义军的纪律好,民众夹路观看,一点也不惊慌。黄巢的将领向民众宣告说:黄王起兵,是为拯救百姓,不象李家不爱惜你们,大家应当照常安居乐业。黄巢在长安即了帝位,国号大齐。
因为起义军流动作战,没有建立根据地,不能巩固战果。起义军打了很多胜仗,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唐朝的主力部队。在黄巢称帝的同时,唐朝已调集各路兵马,包围长安,使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
僖宗广明二年(881年),黄巢派兵进攻凤翔,想要打开被包围的困境,但被唐军打败。这时,起义军的组织已经涣散,手中有实力的各部首领开始各自为战,不听黄巢的指挥。原属起义军的朱温,率领部下叛投唐朝。唐朝又招来李克用的沙陀兵,配合作战。李克用于883年从山西省北部渡过黄河,攻下一些州县后,逼近长安。黄巢率领起义军残部往东退到河南,战斗了一段时间,又退到山东。僖宗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被围困于泰山狼虎谷,自刎而死,起义失败。
这次起义前后经历十年,转战半个中国,对社会的震荡是空前的。起义失败后,紧接着是藩镇之间的相互攻战和并吞,搞得国无宁日,这一情况在唐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北方显得更为激烈。不堪忍受战争之祸的广大人民,只有避难逃亡。因此,由安史之乱造成的人口流动趋势一直在延续着。
黄巢农民军虽然两次进入江西,但均系流动性的,停留的时间很短,且波及面不大。第一次进军路线是:由北渡江至江州(九江),至洪州(南昌),再沿着赣江边至吉州、虔州;然后原路北返至洪州,又东折饶州、信州,再往浙江东而去。第二次由浙江进至饶州、信州,很快便北往安徽方向流走了。对于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几乎没有造成大的危害。所以,相对于中原和江淮来说,江西仍是较为平安的区域,吸引了不少北方流人来此避难。如,赣境腹地的泰和县,当唐末战乱之际,“四方大姓避地者辐辏而至,曾自长沙,张自洛阳,陈、严、王、萧、刘、倪等族,皆自金陵而占籍焉,而生齿之繁,遂倍蓰于旧。”
处于“地大山深”中的赣闽粤三角区,受战争影响更小。因为农民军在由浙江往福建、广东的流动过程中,越仙霞岭而直插建州,攻克福州;尔后循着漳州、潮州向广州方向流动。攻克广州后,因不服水土,又回军北上,经湖南、湖北而入中原。其进军路线均在赣闽粤三角区外围,这一区域可说是相安无事,堪称乐土。于是,大批移民从中原、江淮、荆襄乃至赣北赣中进入这一地区,成为了“客家先民”。而赣南处于赣闽粤三角区的北部,得接纳北来汉民之先,又成了“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正如罗香林先生所言“其地址踞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本自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复由闽徙粤,其与宁化石壁发生寄居关系”。如:
罗氏:“迨下唐僖宗之末,黄巢作乱,我祖仪贞公,致仕隐吉,因家吉丰。长子景新,徙赣州府宁都州(即今赣州市宁都县,此处名称错用——引者),历数十年,又迁闽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成家立业。”(《江西罗氏大成谱》)
钟氏:“向公为江阴太守,时因军乱大变,自颖川逃难,在江西于都县竹子坝阱?乡住。后流在福建宁化县白虎村,安家乐业。”(《松口钟氏族谱》)
吴氏:蓉江迎恩坊吴姓因避黄巢之乱,由安徽凤阳迁虔州,宋隆兴中(1163~1164年)复迁蓉江。(南康吴氏族谱)
孙中山的远祖孙 ,也是唐末因黄巢之乱迁居于宁都的,历五代至宋,子孙寝多,散布于赣闽粤各地。现宁都县城边仍保存着孙?墓。
又,宁都刘氏,唐末由陕西迁安福马迹;戴氏,唐末由金陵迁肖田坪湖岭;许氏,唐末由金陵迁石城乌都陀;严氏,唐末由浙江迁洛口厚田;李氏,唐末由抚州迁东韶琳池;胡氏,唐末由永丰迁小布、黄陂。
兴国王氏,唐末从吉安富田迁高兴小春;刘氏,唐末从福建迁社富东韶。
南康吴氏,唐末从遂川和年迁横市田心;卢氏,唐末从福建堪下迁唐江卢屋村。大坪南良邓姓,唐末从河南新野迁入;凤岗下雨塘陈姓,唐末从泰河柳溪迁入。
…………
这一时期进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亦不少。一方面是因为闽西紧贴赣南,自古两地交通便利。如:素有“闽粤通衢”之称的石城县,其县城距宁化县城仅一百里之遥;“客家祖地”石壁村就在两县城的中间,距石城县城仅五十里,可谓“鸡犬相闻”了。瑞金有黄沙隘等七大古隘口路通汀州。会昌则有著名的筠门岭古道直达武平。所以,一部分客家先民在抵达赣南后,继续前行而进入闽西。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还增加了一条从浙江方向进入闽西的道路,这就是前文提到的黄巢农民军开出的仙霞岭山道。公元878年,黄巢农民军在由浙江向福建进军时,在浙、闽交界处,绵延二百多里、海拔一千五百米的仙霞岭山区,挡住了大军去路。黄巢于是下令劈山开路,在一个月之内,修通了从衢州(今浙江衢县)到建州(今福建建瓯)的七百里山路。这条山路以后成为浙闽山区的重要通道。一部分客家先民正是顺着这条山路,沿武夷山东麓南行,进入闽西地区。如:
嘉应《刘氏族谱》首册《刘氏世系行实传》云:“一百二十一世祖讳祥公,妣张氏。唐末僖宗乾符间,黄巢作乱,携子及孙,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
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李氏”条云:“……而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于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同书温氏条云:“至九郎公(原住江西南昌)因避黄巢之乱,转徙闽汀之上杭”。
大埔《范氏族谱》载:“六十一世坤,……唐僖宗元年(874年),因乱,家口十八人居浙江杭州钱塘,后移南剑州沙县,再迁宁化黄竹径开基。”
…………
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则“黄巢与葛藤坑”的历史传说,很能反映这场农民战争与客家先民的关系。故事说:
黄巢造反的时候,到处杀人。当时有一位妇女,带着两个男孩,出外逃难,路上遇到了黄巢。黄巢看到她把更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反而牵着更小的孩子走,感到很奇怪,就问她这是为什么。这位妇女不知道是黄巢,就回答说:听说黄巢造反,到处杀人,早晚就要到这里了。这大点的孩子是我的侄子,父母都死了,我怕他落到贼人的手里,断了哥哥一脉的香火,所以把他背在身上;这个更小的是我自己的儿子,不敢放下侄儿子来背他,只好牵着走了。黄巢听了很感动,夸奖这位妇女深明大义,并安慰她说:不要怕!黄巢等邪乱,怕葛藤。你赶快回家,把葛藤挂在门上,黄巢的部队看到了,就不会屠杀了。妇女回到村子,赶忙在山坑路口,挂满葛藤。黄巢的部队从村旁经过,因为黄巢曾下令不要屠杀挂葛藤的村子的人,所以都不敢进村骚扰,一坑男女,因此得以存活下来,后人于是把这个地方叫做葛藤坑。后来各地客家,其先祖,都是葛藤坑居民。
这是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传说,从民俗学的角度讲,也是一则十分有价值的口碑资料。它生动地反映了客家先民因黄巢农民战争而避难迁入赣闽粤客家地区的历史背景。现在,赣闽粤客家地区仍保留着不少“葛藤坑”、“葛藤坳”、“葛坳”之类的地名,这说明,黄巢农民战争引起的客家先民南迁进入客家地区,不仅数量是大批的,而且其对于客家民系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深远的。
3、五代纷争与客家先民的南迁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在风雨飘摇中又延存了20多年。在这期间,原来的藩镇问题和宦官专权问题继续存在,并且交织在一起愈演愈烈,最终葬送了唐王朝。
藩镇将帅中有在农民起义中拥兵自保,趁机扩大了自己实力的旧镇,也有在战乱中新起家的,史称唐末时“藩镇废置,不自朝廷”,割据的倾向更为明显了。其中势力最大的是背叛黄巢、投降朝廷后发展起来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以及在镇压黄巢农民军中发展起来的沙陀贵族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公元907年4月,朱温废除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后梁,宣告了唐朝的灭亡,“五代十国”的历史由此开始。“五代”是指相继统治着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封建王朝;“十国”是指与此同时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过十个割据政权。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北方伴随着五代政权的更递,新老军阀不断兼并混战,广大人民备受兵燹之苦。战争使西起关中,东至山东,南及荆楚,北亘山西的广大北方地区人烟稀少,洛阳城里“城邑残破,户不满百”。契丹贵族侵袭过的河北诸地,更是“自涿州至幽州百里,人迹断绝”。人民被迫离开家园,逃亡外地,使唐末以来的北民南迁运动,象波浪一样地持续着。
五代数十年中,江西先后为杨吴与南唐所据有,政治局面相对安宁,加上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人口流动的重点区域之一。而地处赣江源头的赣南,更是避难者的理想乐园,招徕了一批又一批的流寓之人。如:
宁都廖氏,原居浙江松阳,五代后唐同光二年立籍肖田黄泥排;谢氏,五代后晋开运年间从吉州河口徙赖村女冠。彭氏,五代后唐从永丰迁蔡江山梨;王氏,五代后唐由豫章迁大沽牛角湾;徐氏,五代后唐由豫章迁石城。
石城毕氏,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避兵乱从抚州乐安迁石邑毕家屋;龚氏,五代南唐初从浙江迁石城屏山龚坊建村。
…………
这一时期,迁入与赣南相邻的闽西的姓氏也不少。如:
吴氏,后晋天福间(936~944年)从四川阆州迁江西临川县之石井,再迁汀洲宁化、永定等地。何氏,五代后梁时由庐江迁武平县。张氏,后晋天福年间从江苏姑苏迁宁化县。曾氏,南唐保大年间(943~958年)由江西永丰迁石城,再迁福建宁化。沈氏,唐末五代初由吴兴郡(浙江)随王潮入闽居汀洲。
唐末五代时期,迁达粤东部东北部的也有,如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中所列举的19姓中就有两姓,即古姓和罗姓。然而跟赣南闽西相比,仍属少数。
总之,由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战争造成的客家先民的南迁,其过程一直延续至五代之季。先民们成批进入赣闽粤三角区,成为客家民系的直接源头,对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赣闽粤边区的畲族与汉畲民族交融
唐、宋、元、明时期,赣闽粤边区活跃着被称为畲族的少数民族,他们在与汉族的长期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适应,最后融为一体,成为客家民系的一分子。
畲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漳州谕畲》,其文曰:“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剽劫,累政。”可见当时“畲民”与“輋民”两词并用,潮州所称“輋民”,与漳州的“畲民”,均同样指今日之畲族。
“畲族”名称虽然最早见于南宋,但并不等于畲族也是在这个时期才产生的。“其来久矣”,说明它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根据文献记载,赣闽粤边区在“畲民”名称之前还出现过“峒蛮”、“蛮僚”等少数民族名称。如:《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五云:“(唐昭宗乾宁元年)是岁,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黄连洞在汀洲宁化县南),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永勋将万人击之,蛮解去……。”清嘉庆《云霄厅志》曰:“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僚啸乱”。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不论是“峒蛮”还是“蛮僚”,都是说的同一个民族,即指“畲民”的先民。
关于畲族的族源,说法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说,一是“百越”后裔说,二是“长沙武陵蛮”后裔说。笔者赞同后说,即主张畲族不是赣闽粤边区的土著,而是外地迁入的少数民族。畲与瑶、苗同源共祖,最早,可溯源于远古的“荆蛮”,他们生息于古荆州地区。楚国时,居于楚境内的部分蛮族被迫向南、向西迁徙,从而加速了蛮族重心南移的过程。汉代,畲与瑶、苗的先人,被称作“盘瓠蛮”。盘瓠蛮的得名,因盘瓠传说而来。盘瓠传说,最早可溯源于《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卷一二说:“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郭璞注:“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此即盘瓠传说之雏型。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东晋郭璞的《玄中记》、干宝的《搜神记》、《晋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都有类似的记载。南朝宋人范晔将这一神话传说载入正史《后汉书·南蛮列传》,足见汉至南北朝其流传已相当广泛,颇具影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