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不下,当归补血汤
在记录片《本草中国》寻根篇中提到这样一个病例:产妇石惠,产后乳汁不足,为了保证孩子能有充足的乳汁进行母乳喂养,尝试过了各种办法:催乳师的手法治疗、机器治疗、食疗等,尽管如此,效果却不甚理想,后来经中医名家李秋艳诊断后,判定为血虚,后采用《内外伤辨惑论》中的当归补血汤为她进行治疗,效果却是非常显著。
当归补血汤,作为益气生血第一方,到底是为什么能治疗患者的缺乳少乳的情况的呢?
中医认为:乳者,来源于水谷精微,为血之所生,气之所化。气血充盈的人,乳汁则充沛,反之,如果气血不足,乳汁分泌没有了源泉,就会出现缺乳或者无乳。
一般而言,乳汁缺乏的原因除了气血不足之外,还有肝气郁滞、血瘀乳汁不下等。而案中石惠的缺乳现象,则属于是产后气血大失,气血不足,乳无以为生,固应补血生乳。
在当归补血汤中,虽然当归补血为君,黄芪补气为臣,但是黄芪的量却是当归的五倍之多,国家名老中医翁维良认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气旺则血生。当归用量小,养血和营,黄芪用量大,一方面可以专固肌表,以防阳气外亡,另一方面则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
当归补血汤,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促进造血、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及肿瘤等疾病。
当归、黄芪作是两味很常用的中药,其药用部位都是根部,而根脉这座地下工厂虽然看不见,其药效作用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在霜降来临后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片后即可入药。又以甘肃岷县产的最佳,称为“岷归”。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肠燥便秘等作用。
“当归当归,之子于归。”关于当归还有个小传说:丈夫出门数年,杳无音信,当归不归,结果妻子改嫁,回来后两人懊悔不已,丈夫将采来的药材治好了妻子的妇科病,而后此药则被命名为当归。
《本草纲目》亦有记载: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因其补血作用强,又有血中之圣药美称。
根据现代药理作用研究,当归补血活血功效既有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降血脂等对血液和造血功能的作用,也包括了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改善器官血流量等作用。当归所含的有效成分当归多糖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
药用部位不同,含有的有效成分不同,则功效各异。当归的归头主破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化瘀,一般血虚者用归身,血瘀者用归尾,血虚血瘀两者相兼者,则可服用全归。
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可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等。
黄芪为补气之圣药,可补气养血,起祛瘀散结之效,根据现代药理作用研究,黄芪的主要成分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皂苷类,氨基酸等,具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还能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成熟等。
我国很多地区早有食用黄芪、当归的历史。黄芪补气作用强,对于一些典型的气虚表现效果很好,比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等。平素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的药膳食疗。
‖ 黄芪当归羊肉汤
主治:用于各种贫血,血虚体弱,宫冷崩漏,脘腹冷痛。
配方:当归15g,黄芪25g,羊肉500g,葱、姜适量。
‖ 黄芪炖乌鸡
主治:用于脾气虚弱型带下,症见带下色白如涕、无臭味、绵绵不断,伴有面色淡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惫等。
配方:黄芪30g,白术20g,莲子50g,乌骨鸡1只。
‖ 黄芪猴头汤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乏力,气虚自汗,易患感冒者,或由于气血两虚所致眩晕心悸、健忘、面色无华等。
配方:猴头菌150g,黄芪30g,嫩母鸡250g,生姜15g,葱白20g。
‖ 归参山药炖猪腰
主治:用于气血两虚、经络瘀阻型颈椎病、腰椎病。
配方:猪腰500g,当归、党参、山药、熟地黄各10g,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各适量。
当归: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
黄芪: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需慎服。
参考文献
[1]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10-814,849-853.
[2]范文昌,梅全喜,葛虹.中医药膳食疗[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7:225-227,243-244.
许秀君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中药师
PSM药盾公益志愿者,专注于中药的合理使用工作。
袁学文 副主任药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
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从事医院药学工作二十多年,精通相关业务管理和技能。现担任广东省药理学会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开展多个惠州市科研立项研究。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许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