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与化橘红
我们今天聊一聊橘红和化橘红,之前以为是同一个东西,后面发现性状差别很明显的。
【基源】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橙皮苷不得少于1.7%。
备注:
与其同来源的陈皮,药典要求含橙皮苷不得少于2.0%。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普通陈皮,存放的时间不久,含量值从2%-7%,其中4%及5%的偏多。
市场较少出现橘红,故暂时无相关数据。
想分析除去白色中果皮对橙皮苷的影响。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备注:
与其同来源的陈皮,功效如下: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注:栽培变种主要有大红袍、福橘。
【基源】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
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柚皮苷不得少于3.5%。
备注:
因毛橘红较贵,未购买样品做实验,暂无相关数据。
目前市场多见柚橘红,其值较高,从4%-17%都有,大部分的值集中在9%和10%。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备注:
功效与药典橘红一致,因橘红加工繁琐,目前已不多见。
古人说化橘红能化痰,柚子皮不是很强。
但柚子皮是目前市场主流,因产量较大。
【用法与用量】 3~6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处方】:
化橘红75g 陈皮50g 半夏(制)37.5g 茯苓50g 甘草25g 桔梗37.5g 苦杏仁50g 炒紫苏子37.5g 紫菀37.5g 款冬花25g 瓜蒌皮50g 浙贝母50g 地黄50g 麦冬50g 石膏50g
【制法】:
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
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含量】:
本品含化橘红以柚皮苷计,
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1.0mg;
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6mg;
大蜜丸每丸(1)不得少于1.9mg,(2)不得少于3.8mg。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每丸重3g),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1)3g (2)6g
【贮藏】密封。
备注:
目前大多数中成药配方为化橘红,且要求检测柚皮苷,主流普通柚子皮能很好的满足这两个条件。
橘皮去掉内层白色部分后的红色外皮称为橘红,此为宋、元、明、清主流医药学家的说法。
如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去白名橘红,兼能除寒发表”。
个别医家把新鲜橘皮当做橘红,《本草蒙筌·果部》:“新采者名橘红,气味稍缓,胃虚气弱者宜。久藏者名陈皮,气味辛烈,痰食气壅服妙”。
化橘红全名化州橘红,“化”者,言其出产于广东化州。
因本品与橘相类似,为外层果皮,故有化橘红之称。
因化州柚果皮密被柔毛,故又称毛橘红。
《植物名实图考》收载了化橘红,谓:“橘红产广东化州,大如柚,肉甜,刮制其皮为橘红。以城内产者为佳,然真者极难得。俗谓化州出滑石,树生石,故化痰有殊功”。
有学者认为化橘红并非来自于橘,但称为橘红,
或许是想借助宋、元以来橘红的声誉。
也有认为广东地区清代橘柚不分。
清代以后,化橘红兴起,橘红的来源增加了化州柚皮以及柚皮。
1963年《药典》橘红来源有芸香科植物柑橘,化州柚或柚,前者商品称为橘类橘红,后者称柚类橘红。
1977年《药典》橘红来源有化州柚或柚,删去了柑橘薄皮的橘红。
主要是市场上橘皮橘红供应不足所致,随着化州橘红(包括柚和化州柚)的兴起,传统的橘类橘红加工繁琐、费时,且止咳化痰功效远不及柚皮或化州柚皮,所以市场供应逐渐减少。
1985年起,《药典》开始将橘红、化橘红分成两种药,前者来源于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后者来源于化州柚或者柚的干燥外层果皮。
实际上目前橘皮橘红已经名存实亡,临床多以陈皮代替;化橘红的来源,并非完全是化州柚或者柚的外层果皮,未成熟的果实干燥后切片入药,则更为常见。
清代江世琳《橘红辨》谓:“化州所产橘红,医家以之利气化痰功于他药,人皆宝之”。
清光绪版《化州志》云:“化州橘红治痰症如神,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结实,循例报名上官,至期采摘批制,即官斯士者亦不易得”。
由于化州橘红为清代皇家贡品,且正宗化橘红产量太少,因此周边(广西)地区所产柚皮,也当作化橘红使用,且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部分医家不认可柚皮作为化橘红使用。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化州陈皮(应当是化州橘红),消痰甚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况此物真者绝少,无非柚皮而已”。
有研究表明:
化州柚的遗传特征与柚存在一定的距离,
化州柚来源的化橘红药材,
在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效方面,
均显著优于柚来源的药材。
一:清代以前主流的橘红:
二:被医家推崇的化州橘红
暂未遇见,可链接至承继堂文章:化州橘红
三:目前市场主流化橘红(普通近成熟的柚子皮)
超链接:柚子品种介绍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橘红及化橘红的本草考证 屈杰 王宝家 孔文霞 李培 陕西中医药大学 咸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绵阳
(2)2020版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