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近代哲学之四:曾国藩

中国近代哲学之四: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家,也是个毁誉悬殊的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不能不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骂;但就其思想来说,在清末至辛亥以后都有一定影响,所以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笔抹杀。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祖籍衡阳,先世后从衡阳迁至湘乡,遂为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曾" 师事" 理学大师唐鉴,从倭仁等讲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礼部、兵部侍郎,官至总督、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咸丰、同治年间,他奉清廷之命在湖南帮办团练,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死后清廷追赠其为" 太傅" ,谥号" 文正"。留有奏稿、书信、日记、诗文等汇编成的《曾文正公全集》。现岳麓书社有新版《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在哲学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其哲学思想主要渊源于程朱理学。他自称" 一代宋儒" ,在论述事物时,常以程朱之说为依据。这样,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自然表现出浓重的守旧性和落后性;但因其长期治政、治军的实践经验,又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带有注重实际的理性特点。

曾国藩承袭了程朱的理本论,把" 理" 、" 性命" 看作天地与人事的主宰。在曾国藩看来," 我与民物,其大体乃同出一源" ," 其理本同一源"。在谈到理气关系时,他说:" 理与气相丽,而命实宰乎赋畀之始。" 这与朱熹" 理是本"的思想相合。在程朱理学中," 理" 不是指存在于事物本身的规律性,而是指主宰万物的先验本体即" 天理"。

曾国藩宣扬" 顺性命之理" ,在他看来," 性命"为天地万物之主宰。他言道:" 盖自乾坤奠定以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静与动之妙,皆性命所弥纶。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静翁动辟之机,悉性命所默运。" 曾国藩在此谈到的" 理" 、" 性" 、" 命" ,在程朱理学中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名异而实同。何为" 性命" 。

曾国藩说," 仁敬孝慈为则,此性也;其所以纲维乎五伦者,命也。此其中有理焉,亦期于顺焉而已矣。" 在他看来,所谓" 性命" ,便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维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伦常关系的原则。从其规范和原则来说,也就是" 理"。他说:" 性浑沦而难名,按之曰理,则仁义礼智德之赖乎扩充者,在吾以已有条不紊也。命于穆而不已,求之于理,则元亨利贞诚之贯乎通复者,在吾心且时出不穷也。" 从这个意义上说," 性命" 主宰天地万物,也可说是" 理" 最终主宰天地万物以其社会道德伦理。

曾国藩宣扬以" 诚" 为本的思想,认为" 诚" 是宇宙万物及其变化的根源。在他的著作中," 诚" 被说成是一种具有客观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 窃以为天地万物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人德业所以大兴,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同时,曾国藩的" 诚" 说也带有陆王心学的痕迹。他在许多的地方把" 诚" 又解释为一种道德修养与主观精神。他说:" 程子曰:道之浩浩,何处下手。唯立诚才有可居之地,诚便是忠信。" 又说:" 君子之道,莫大乎忠诚为天下倡。"

曾国藩比较看中" 诚" 的主观属性的一面,主张充分发挥这种主观精神与运气搏斗。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他与太平天国长期对抗的实践经验。他把自己历经挫败,最终赢得胜利既看作是天意,又看作是主观精神奋斗的结果。

在认识论上,曾国藩承继了程朱的" 格物致知" 说,并有所发挥;在论述知、行关系时,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宋明理学的特色。

曾国藩对" 格物致知" 的理解,基本上与程朱一致。他说:" 格物致知之物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 ,"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 ," 格者,即格物而穷理也" ," 此致知之事也" 。在他看来,一切现象,不论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物质,皆为" 所格之物" ,而格物在于" 穷理"。

朱熹有言:" 心具万理,万理具于心" ,曾国藩也说:" 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 即把" 格物" 的目的说成是" 究其存心之理"。

曾国藩引用朱熹的话来论证" 格物致知" 的命题。他说:" 朱子曰:'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此言好恶之良知也。曰:'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此言吾心之知有限,万物之分无穷,不研乎至殊之分,无以洞乎之一理也。" 这里,所谓"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是就认识主体而言," 知" 乃是存于心中的" 天理" ,即曾国藩所指的" 存心之理" 、" 好恶之良知" ;而"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是就认识客体而言。如何识得" 天理" 。在朱熹那里,万物产生于" 一理" ," 一理" 统摄万物。因此,在曾国藩看来,只有认识" 至殊之分" ,才能把握" 一理" ,也就是说,只有认识到具体的事物,才能认识抽象的" 理"。而这统摄万物之" 理" ,在封建社会中主要表现为维护封建秩序的伦理纲常。这样,封建伦常也就成为" 格物" 的对象,而道德完善自然就是认识的最终归宿。

曾国藩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他认为," 知" 与"行" 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 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学亦在此"。就" 知"与" 行" 的先后而言,曾国藩主张" 知" 先" 行" 后。他在解释" 诚意" 时说:" 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可见,在" 致知" 与" 力行" 之间,他强调" 力行" ,认为" 行" 是" 知" 的根本目的。所谓" 力行" ,就是" 脚踏实地" ,不说空话," 知一句便行一句" ," 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因此,曾国藩很注重实效,主张" 凡程攻立事,必以目见为效" ,反对" 但凭心所悬惴者为高" 。为此,他认为,王守仁的" 即知即行" 说乃是" 任心之明" ,终将" 别无所谓实行" ;陆九渊强调的" 先立其大" ,站稳封建立场,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从具体小事先下手。在此,曾国藩发扬了理性维系封建纲常的传统,抛弃了理学的空疏及只讲心性的迂腐,表现出经世致用的鲜明色彩。

关于人性问题,曾国藩的观点承袭程朱理学。他认为,人性源于天理," 凡人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曾国藩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只是" 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日失" 。他同朱嘉一样,竭力主张" 力去人欲,以存天理" 。为了恢复善良的本性,他提出了" 格物" 、" 诚意"。他说:" 格物,则剖仁义之差等而缕晰之" ," 诚意,则举好恶之当于仁义而力卒之" 。他不仅要求人们认识恪守封建道德的规范,而且要求竭力实践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完全的封建仁义道德。

如何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封建道德规范,以" 天理之公" 克尽" 人欲之私" 。曾国藩很强调心性修养的工夫。他从孔孟、程朱出发,提出" 以敬恕为养心之法" 。他说:" 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体不外' 敬' 、' 恕' 二字。……此立德之基。" 在他看来,"'敬' 则存心不放,' 恕' 则不蔽于私" 。在此,他把" 敬" 、" 恕" ,看作是实现道德完善的重要手段,是封建伦常的根本所在。

由此出发,曾国藩提出了" 八德" 作为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这" 八德" 是:" 勤、俭、刚、明、孝、信、谦、浑"。他说" 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之事" 。

曾国藩的道德思想,总体上来看,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特别是在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有所发展的近代,其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作用是极为突出的;不过,由于它重视身心修养、品德节操,对于整顿封建地主阶级的恶劣、腐败作风,抑制统治者的奢靡与堕落,也多少起一定作用。

曾国藩虽" 一宗宋儒" ,服膺程朱理学,但并非象一般理学家那样,脱离实际事务,一味潜心于性理玄谈与" 存养" 工夫,而是" 详览前史,讲求经世之学" 。长期督军、治政的活动,使有着辅物济时抱负的曾国藩,在鸦片战争前后掀起的经世致用思潮的刺激下,超越了以讲求封建伦理为目的的理学圈子,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考察,从而把理学与经世之学统一起来。

曾国藩是主张" 理学经世" 的。他早在从唐鉴学习理学时就说过:" 镜海先生(指唐鉴)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致经济之学,即在义理之内。" 后来他一直坚持认为," 苟通义理之学,则经济该乎其中矣" ,反复强调经世之学应包括在" 义理之学" 内。在曾国藩看来," 义理" 包举" 经济" ," 经济" 服从" 义理" ," 义理" 与" 经济" 是体用本末的关系,理学为体,经世之学为用。他说:" 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分,特其施功之序,详于体而略于用耳。" 在《罗忠节公神道碑铭》中,他又把义理与经济视为内与外的关系,说" 大本内植,伟绩外充"。

基于理学经世的思想,曾国藩对儒学的" 礼" 作了独到的发挥,说:" 尝谓古人无所谓经济之学,治世之术,壹衷于礼而已。" 又说:" 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 在此,他把" 礼" 或" 礼治" 理解为" 治世之术" ,学" 礼" 也就是学" 治世之术"。曾国藩崇尚礼治,就是他理学经世思想的具体表现。

在理学经世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主张" 荷道以躬,讲求务实创新。他针对" 仕途积习益尚虚文" ,提出," 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 。因此,他" 于朝章国故,如《会典》、《通礼》诸书,尤以究心" ," 其在工部,尤究心方舆之学,左图右史,钩校不倦。于山川险要,河漕水利诸大政,详求折中" 。他还向清廷建议:" 欲人才振兴,必使士大夫考古来之成败,讨国朝之掌故,而力杜小楷试律工巧之风,乃可以崇实而黜浮。" 他反对不思变故,主张因时变通,提出" 道之废兴,亦各有时" ,认为"适时则贵,失时则损" ,而" 善趋时者,贵先时,不贵后时" 。他竭力主张:"前代之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代之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总之,曾国藩接受了经世致用之学的影响,其理学经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当时的实际需要,所以他能在晚清大厦将倾之际起突出的作用,成为" 中兴名臣" 之首。

(0)

相关推荐

  • 程朱理学晦涩难懂,该如何让百姓理解接受?朱熹:添加现实基础

    作为一种思想信仰或者说是道德学说,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曾听说过南宋时期被推崇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 而且伴随着时间的变迁,经历元朝.明朝.一直到晚清时期 ...

  • 周易程氏传研究概况

    "<周易程氏传>(以下简称"<程氏易传>")研究",是对北宋理学家程颐的易学著作,也是其唯一的哲学著作所做的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目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原始社会思想之四:最初哲学

    原始社会思想之四:最初哲学 原始人的思维,反映了在恶劣的环境下争取生存的历程,反映了在他们所不可理解的危险环境中有效地求生存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原始人的思维既有具体.细致观察的倾向,又带着种种神秘思索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派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希腊世界进入罗马世界,罗马人把它拿来加以改造,因而它的实践的和道德的原则更进一步得到了重视,伦理学也被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观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人文主义哲学之四:个性生动

    人文主义哲学之四:个性生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差不多个个神采飞扬,个性生动,可以说人人都有一段不凡的经历.他们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他们中有文学家,有艺术家,有神学家,有科学家,有僧侣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在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因为古罗马思想文化的形成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也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密切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公元前99- 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2.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无神论者 从原子论出发,卢克莱修针对当时罗马现实思想斗争的特点,展开了对宗教迷信的批判,他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就是要能用一切方法坚强不屈地抵抗各种宗教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从共和国的后期始,罗马人开始形成了几个唯心主义派别,如西塞罗的折衷主义.新斯多亚主义.新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等.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从希腊各派哲学中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时期出现的新怀疑主义,是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的继续和发展.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希腊时期爱利斯的皮浪(约公元前367-前270 年),所以怀疑主义也被称作皮浪主义. 皮浪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不是简单地复活柏拉图主义,而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取了斯多亚派.怀疑论及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揉合东方宗教的某些教义构成的一种神秘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人文主义哲学之一:巨人汇聚

    人文主义哲学之一:巨人汇聚 文艺复兴时代有什么特点?对此,恩格斯有过一段精采的论述.他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