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第51期活动纪要:人是风景转瞬易逝的梦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文澜读书岛2020年第5期

(总第51期)活动纪要

分享嘉宾:书友王静静 

时间:2020年3月21日(周六)下午14时

地点:读书岛钉钉群视频直播

录音整理:何水燕

文字编辑:劳月

   

劳月:各位书友,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文澜读书岛!文澜读书岛是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浙江民生资讯广播提供媒体支持的一档阅读沙龙活动。我们的活动在每个月的第一和第三个周六下午定期举行,分享讨论有趣的好书。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今天是文澜读书岛今年的第五期活动,总第51期,也是我们的第三次线上云分享活动。今天的活动照例采取多群联播方式,在文澜读书岛钉钉群和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钉钉群同步播出,欢迎大家的参与!

今天分享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长篇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今天的分享嘉宾是读书岛书友,来自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王静静。

有请王静静来分享她的阅读体会!

王静静:各位书友,下午好!我是王静静。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名民航从业者,拥有10年的民航工作经验,曾经是一名民航媒体人,目前在萧山机场工作。我是一个阅读爱好者,每年大概阅读100本书,读书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结识了很多同样热爱阅读的朋友。其次,我还是一个写作爱好者,保持着每天早起写作的习惯。

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书,是波兰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这部小说的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出生于1962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最初以诗人的身份出道,直到1993年才出版第一部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不过,她一出手就赢得了波兰国内的文学奖。她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获得波兰文学最高奖尼科奖。

托卡尔丘克的小说创作之路很稳定。她20多年写了十几部小说,是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她的个人风格就异常鲜明。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里,特别提到了她在叙事上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表现在“怀着百科全书般的激情,穿越种种边界”,甚至说,她把“穿越边界”变成了一种生命的形式。

我分享的第一部分:关于这部小说。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数十个短小的特写、故事、随笔集结而成的一部多层次、多情节的小说,各种文体相互混杂,渗透。作者把民间传说、史诗、神话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读起来亦真亦幻,让人捉摸不透。但当我们多读几遍之后,就会发现,书中巧妙的隐喻一个接着一个,环环相扣,作者在最后一章《天空的预测》向读者暗示,这本书就是一个拼图游戏。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深有体会,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章,这副拼图就拼不起来。

要想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我们有必要了解一点下西里西亚的历史。书中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下西里西亚一座叫新鲁达的小城及附近一带。西里西亚位于捷克、德国、波兰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历史上它曾经属于捷克、德国、波兰,正如这本书里描述的那样:“新鲁达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座西里西亚的城市、普鲁士的城市、捷克的城市、奥匈帝国的城市和波兰的城市。”

可以说,这部小说暗藏着一部下西里西亚的史诗。从时间上来看,作者从远古时代写到中世纪,再到18世纪以及二战前后,一直写到了现代的下西里西亚,时间跨度近千年。即便作者是把各个时代相互穿插在了一起,但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极其鲜明。当我们读到小说的最后,会对这本书的时间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作者的笔下,本书各个时期的人物轮番上场,就像播放电影一样。整部小说中,作者重点着墨的有20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中有做假发会冬眠的玛尔塔、内心空虚能看得见鬼魂的“如此这般”、体内住着一只大鸟终日酗酒的马雷克·马雷克、爱上自己梦里的陌生男人的克雷霞、中世纪骑士时代长了胡须的修女和性别倒错的修士、带着家人从东部移居到下西里西亚的博博尔、死于寻根路上的德国人彼得、被战争打破脑袋的弗罗斯特、吃过人肉变成狼的埃戈·苏姆、在当地显赫一时的封戈埃特岑家族、小城的缔造者刀具匠顿奇尔等等。

我们通过作者所描写的这些人物,对下西里西亚这个地区的前世今生、宗教习俗以及风土人情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画面感。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物眼前出现的是同样重复的景色,如同千年一梦。正如译者序里所写的,人是来去匆匆的过客,不变的是大自然的景观,因为人是风景的转瞬即逝的梦。

第二部分:那些过目不忘的人物。

人物是一部小说的灵魂。这部小说中很多人物形象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独特的,让人难以忘记。接下来我就选取这本书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人物身上承载的历史记忆。

(1)玛尔塔

标签:做假发的女人、会冬眠的女人、智慧的化身

玛尔塔身材矮小,满头灰白发,牙齿缺了不少,皮肤皱巴巴的,总是穿一件扣眼儿被抻大了的灰色毛衣。玛尔塔是一个会做假发的老女人,平均一年做五六个。做假发的订单和原材料来自一个相识的理发师。由于常年做假发,玛尔塔对头发的理解也很特别。她说:头发,尤其是它长长的时候,会收集人的思想。戴假发需要勇气,头发来自某个人,就得接受那个人的思想。玛尔塔不喜欢染过的头发,她认为染过颜色的头发不再是思想的储存库,这样的头发没有生命,没有记忆,没有用处。

玛尔塔生活的皮耶特诺从10月到次年3月没有阳光。每年到了秋末万圣节这一天,玛尔塔把自家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进入地下室,开始为期几个月的冬眠。

玛尔塔无疑是这部小说中最有智慧的人。她是个什么都关心,对什么都知晓并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女巫。但她的知识不是来自学校和阅读,而是来自大自然,她本身就是大自然季节周期的化身。她意识到在大自然中任何东西都不是死的、无声音的和无知觉的。

此外,玛尔塔是历史的见证者。作者通过她把所有的故事串了起来。书中的许多故事,许多离奇、怪异的传说及轶闻,都是叙事者从年长的玛尔塔那里听来的。玛尔塔因此成了书中最关键的人物。

我本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非常期待玛尔塔出场,因为她每次出现都会给我们带来礼物。她会说出很多富有哲理的话,让人陷入思考。玛尔塔说:人最重要的任务是拯救那种正在瓦解的东西,而不是创造新的东西。

(2)圣女库梅尔尼斯

标签:骑士的女儿、嫁给上帝、长胡须的女人

中世纪圣女库梅尔尼斯的奇迹,可以说是这部小说中最令人震撼的故事了。库梅尔尼斯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的出生对父亲来说是不完美的。父亲原本希望是个儿子。她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死去了,母女在人生的旅程中彼此错过。父亲常年在外打仗。圣女在女人堆里长大,她的童年里只有姐姐、奶娘和女仆。有一次,父亲把她招呼到身边,却忘记了她的名字。后来,父亲娶了一位美丽的后母,圣女非常爱她的后母。有一次父亲打仗归来,杀死了出轨的后母,并在一天之内把5个姐姐全部嫁掉,而圣女因为不到结婚年龄被送进了修道院。

圣女集美貌与美德于一身,求婚者络绎不绝。然而,她只愿意嫁给上帝。为了躲避父亲的逼婚,圣女独自隐居在一个山洞里,期间她救过很多人,而这也成了她人生悲剧的起因。正是由于救人,圣女的行踪被暴露,最终还是被父亲抓走了。父亲将她囚禁起来,并唆使她的未婚夫强行占有她。圣女向上帝祈祷收回她的美貌,于是上帝把自己的容貌给了她,她变成了一个长胡须的女人。父亲恼羞成怒,把她摆成十字,用长钉把她钉在天花板的方木上,最后像耶稣基督一样死去。甚至在她死后也不让她安宁,在将她埋入坟墓之前,父亲命人把她脸上的胡须剪掉,但胡须却神奇地长出来了。

圣女库梅尔尼斯的故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它虽然讲的是一个宗教故事,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些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化的缩影。在强大的父权体制下,男性作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存在,女性生来就是被男性占有、被支配,从而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3)德国人彼得·迪泰尔

标签:生长在下西里西亚、四十年乡愁、死在寻根路上

18世纪,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曾是德国人。二战期间,波兰领土成为德苏两军角力舞台。战后,波兰收回西部失地,却失去了部分东部领土。220万德国人从波兰西部被遣返回德,400万波兰人迁居至此。因此,思乡情结是波兰人和德国人共同的感情。波兰人对留在东部的一切的记忆,压倒了对在西部遇到的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他们思念那片辽阔的土地,无论男女都常常喝得醉醺醺的。

下西里西亚也是德国人的故土。多年后,饱含乡愁的德国人故地重游,来这里寻找儿时的记忆。他们拿着手电筒在教堂周围晃悠,用照相机拍下空空荡荡长满青草的空间,试图唤起岁月的记忆。德国人始终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在这些德国人中,彼得·迪泰尔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彼得在妻子爱丽卡的陪伴下回到小镇。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彼得想再次看看自己的村庄,而爱丽卡却想看到见到了自己村庄的彼得。她考虑的是,只有到那时她才能从头至尾理解整个的彼得,理解他所有的忧伤,理解他那些简短的回答……理解他身上所有挥之不去、令她感到陌生的东西——在他们共同生活的40年中,这些东西始终没有发生过变化。”可见40年来,彼得一直将这份乡愁背在身上。

然而岁月变迁,村庄早已变换了模样,彼得认不得自己的村庄。最终,彼得由于不再习惯高山的稀薄空气,在爬山的时候心脏骤停,死在了波兰与捷克的分界柱旁,一只脚在捷克,一只脚在波兰。

这3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有着时代的烙印。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我们了解了这个地方所经历的时代变迁。

第三部分:那些反复出现的意象。

作者用了很多的隐喻和伏笔,分散在这部小说的角角落落。用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伏笔设计得非常巧妙,我们总能找到与之呼应的情节。因此,在第三部分,我将和各位分享我对梦、蘑菇以及房子这几个意象的理解。

(1)梦——人有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梦

本书开篇就讲到梦,梦在整部小说中穿插着,包括白天的梦,晚上的梦,网络中的梦。梦是永恒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只要稍作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些梦传达出了作者的哲学思想: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有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梦”。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作者的经历。托卡尔丘克在大学里学的是心理学,曾经的职业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涉足“梦”的研究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梦的本质是欲望的满足。荣格认为,梦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它并不怀有欺骗人的意图,而是尽其最大能力表达某种东西,甚至可以说梦是超越个人的,是通往集体无意识智慧的大门。托卡尔丘克年轻时是荣格的追随者,因此梦在她的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的小说作品经常在梦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她认为,这些梦是我们的财富。

“我身睡卧,我心却醒”是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克雷霞在乘坐火车的时候一觉醒来,作者写到:“梦关闭了旧的,敞开了新的,一个人死一般地睡去,另一个醒来。”克雷霞坚信:“梦总是有意义的,从来不会错,是现实世界没有成长到梦的正常状态。”克雷霞情愿活在梦里的世界不愿意醒来。但谁能说梦里的世界就不比现实世界更真实呢?醒着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经自己和别人的大脑加工过的。只有在梦里的世界,我们的潜意识才会浮现,可以说梦是最真实想法的表达。“我们的世界住的是熟睡的人,他们死了,却梦见自己活着。”这句话显得非常魔幻,也非常深刻,直击我们的灵魂。在梦与醒之间,再也没有一条清晰的边界。

通过对梦这个意象的解读,我们至少能得出三点启发:第一,不要忽视自己的梦,梦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梦中度过。第二,有时梦里的世界比现实更加真实。第三,可以尝试把自己的梦记录下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完整。

(2)蘑菇——假如我不是人,我便会是蘑菇

当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大家也许会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花这么大的篇幅写蘑菇。书里屡次写到有人吃蘑菇而中毒,还时不时穿插一些美味的蘑菇食谱,就好像作者的生活离不开蘑菇一样。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蘑菇这个意象呢?这里和大家分享两点。

第一,蘑菇是波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森林占波兰国土面积近30%,其中绝大多数是松树林,里面生长的蘑菇品位高、数量多。波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蘑菇出口国。波兰人秋天采蘑菇就如同法国人的葡萄酒节,或德国巴伐利亚人的啤酒节,采蘑菇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波兰,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都参与采蘑菇,蘑菇在波兰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非官方统计,每1000个波兰人当中只有4个人没有采过蘑菇。采蘑菇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谷歌发布波兰人2017年的热搜榜单,结果发现搜索最多的大都和蘑菇有关,比如如何晾干蘑菇、如何冷冻蘑菇、如何腌制蘑菇、如何烹饪蘑菇,真可谓“无蘑菇,不波兰。”

第二,在这部小说中,蘑菇还有另外一层隐喻。蘑菇在白天和夜晚最关键的时刻——黎明和黄昏时长大,那时其他的一切生灵都正忙于从梦中醒来或沉入梦境。蘑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生活在死亡了的东西上。作者的另一本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也有一章专门写菌丝体的时间:“菌丝体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不善于从太阳吸收力量,因为它的天性是与太阳为敌的。菌丝体是死亡的生命,是衰退、瓦解的生命,是一切死去东西的生命。”说到这里,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为何蘑菇总是频频出现在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中。蘑菇这种古老的生命形式,让生命与死亡之间不再有那么清晰的界限。

(3)“房子”——房子是人更大的身体

在这部小说中,房子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作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幢房子——一幢是具体的,被安置在时间和空间里;另一幢是不具体的,没有完工的,没有地址,也没有机会在建筑设计图中被永远保留下来的。我们同时生活在两幢房子里。”房子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不具体的。作为具体的房子,它是我们的栖息之所。而作为不具体的房子,它是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思想的容器,这里永远不会完工。纪伯伦说: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身体。作者还写道:“我大概在什么时候曾经吃掉了我的房子,因为它就在我的体内……我们相互住在彼此的内部。它住在我的内部,我住在它的内部,虽说我有时感到我住在它里面像个客人,而有时我也知道,我占有了它。”在这里,人与房子的边界不再清晰,二者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次,房子还代表着精神家园。时代变了,房子所在的这片土地一再更迭统治者,于是房子的主人也变了。这里的人们还没有从东部迁徙过来的时候,政府告诉他们,西边有许多完整的村庄在等待着他们,空出来的石头房子正等着他们去住。在这个动荡而快速变革的世界,充满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导致人群大规模迁徙。人们渴望拥有的,不过是一个稳定的角落,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

再次,房子还可以代表更大的时空。大自然的一天由白天和夜晚组成,人的一天由梦与醒组成。世界有两副面孔,它对于我们既是白天的房子,也是夜晚的房子。人生活在白天的房子和夜晚的房子里,白天的房子是清明,代表着醒;夜晚的房子是昏惑,代表着梦。作者告诉我们:“大地上的任何瞬间都不可能仅仅是明亮、紧张和有声有色的,在行星的另一面必定有个黑暗、流动、无声和混乱的瞬间跟它平衡。”这部小说中反复提到:“时间的每一瞬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睡觉。当人类的一半醒着的时候,另一半正纠结在酣梦之中。当一些人醒来的时候,另一些人必须躺下睡觉,这样世界才得以保持平衡。”

我认为,作者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作为这部小说的题目,正是为了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样子。这里既有空间的完整性,也有时间的完整性。

第四部分: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去中心化的写作方式,用大量的伏笔和隐喻巧妙地给读者呈现出故事的全貌。作者本人也将这样看似碎片化的书写方式,当成自己的文本特征之一。在她眼中,将迥异的、跳脱的讯息聚合在一起,远比“史诗式的庞大线性叙事要自然得多。

有人说,托卡尔丘克的大部分“长篇小说”都可以打个引号,他们更愿意称其为“星群小说”。因为她的作品都不是线性叙事,而是碎片化的,拼贴的,多线索的。这些碎片看上去松散,其实彼此之间有着隐秘的联系。它们彼此参照,彼此互文,彼此交织,又各自独立,就像群星通过万有引力共同组成了一个星系一样。作者其他的小说,同样是用的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给读者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

托卡尔丘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仅仅使用井井有条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叙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这样总会错过一些东西。生命很大程度上会超乎我们的控制,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现实的某个侧面、某个维度。”

接下来分享下我个人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第一,在没有读这部小说之前,我对波兰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虽然大学里学的是英美文学,但波兰文学却是非主流,这本书帮助我拓宽了知识的边界。一书一世界,感谢作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

第二,作者教给我们一个完整地看问题的视角。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总是一半白天,一半黑夜。有句话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就拿这两个月我们都经历的波折来说,这不是某个人、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事情,全世界的人都被卷入其中。我们要感谢那些奋战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大家的现世安稳。当我们和家人一起欣赏着满园春光的时候,别忘了那些守卫在昏暗的病房中的白衣天使们。

第三,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民族性。一个民族由一群分享着共同文化和共同记忆的人组成,同一个族群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一个切身的例子,整个2月份,我们都在忙着接收国外的华侨和商会捐赠给祖国人民的物资,但到了3月份,我们又开始忙着把物资运到国外去,送给当地的华侨,甚至还组织了援助意大利的医疗队。这也向全球的同胞传递出一个信念:你牵挂的祖国也在牵挂着你。

现在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在第一部分,我们介绍了作者和这部小说的概况,它描绘了发生在波兰边境小城的千百年来的故事,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千年不变的是这里的风景。第二部分,我们通过书中几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了解了下西里西亚地区的前世今生。第三部分,我们通过对梦、蘑菇、房子等意象的解读,了解了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传达的哲学思想。第四部分,我们对本书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这种碎片化、拼图式的叙事风格成了作者的一个标签,也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享受了一趟非凡的旅程。

最后,用作者在诺尔贝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演讲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痴迷于那些相互联结的结构……我迷恋着联想事实和寻求秩序。从本质上说,我相信作家的头脑应是整合的头脑,它顽强地把所有微小的碎片收集起来,试图把它们再次粘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宇宙。”——《温柔的叙述者》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劳月:非常感谢王静静!她今天给我们做的分享非常精彩。把这本《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给我们捋得非常清楚。无论是读过还是没有读过的朋友,都能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接下来在王静静分享的基础上,我做个简单的补充。

第一,怎么来认识波兰?刚才王静静讲到,这本书的其中一个特点,它是一部史诗,是一部下西里西亚的史诗,用文学的形式来讲下西里西亚的历史。书里面的新鲁达,就是下西里西亚的缩影,也是波兰的缩影。

所以我想有必要来说一说波兰的历史。波兰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非常独特的国家,非常奇葩的国家。波兰现在是欧洲的一个二流国家,有31万平方公里,3800万人口,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强。但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16世纪的时候,曾经是欧洲的一流大国。

1569年成立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又称为波兰第一共和国,是当时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将近1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的三倍,有1050万人口,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包括了现在的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的部分国土。到了18世纪,波兰先后遭到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三次瓜分,彻底亡国。一战结束后,波兰复国,叫波兰第二共和国,被协约国所承认。因为历史仇怨,波兰复国以后,立即对当时新生的苏联发动了战争,把苏联红军打败在华沙城下,但最后签订的停战协议它没有得到多大好处。当时的协议,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划归给波兰。

波兰夹在德国和苏联中间,是两个大国中间的一个小国。在一战以后二战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它扮演了一些不光彩的角色。先是助纣为虐,在1934年和纳粹德国签署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然后在1938年和德国、匈牙利一起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但是仅仅一年以后,德国闪电占领波兰,和苏联一起瓜分了波兰。大部分领土归了德国,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即波兰的东部地区,则给了苏联,再次亡国。

二战末期有一个很著名的“华沙起义”,就是波兰政府在大国之间搞政治博弈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件。1944年,苏联红军西进打到波兰首都华沙城下。为避免华沙落入苏军之手,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急急忙忙命令在华沙的地下国民军发动起义。起义军一直孤军奋战,不屑于和已经到了维斯瓦河对面的苏联红军联络会师,导致华沙起义失败。3个月后,苏军就占领了华沙。在华沙起义中死亡的1、8万名军人和超过25万波兰平民,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波兰民族始终有一种复杂的对辉煌历史的怀恋情结。现在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家,但是它曾经辉煌过,所以他们时不时地经常想借助外力来再现昨日的辉煌。在阅读《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时,我们也可以隐约看到这样的一些情绪。读一本波兰的小说,要对波兰有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它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第二,怎么去正确认识诺贝尔文学奖?《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作者奥尔加·托克尔丘克是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以我想来谈谈我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

2017年,媒体爆料,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阿尔诺涉嫌性侵丑闻。调查证实,阿尔诺不仅涉嫌性侵,还涉嫌7次对外泄露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名单。所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不会在2018年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保留到2019年一起颁发。去年的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把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克尔丘克,把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这是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因为丑闻而中断颁奖。

从1901年至今,已经有116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总体而言,它代表了全世界的最高文学水准,囊括了一个多世纪来的最优秀作家。但是,它是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的,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和民族、个人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观不为所有人认同。同时,文学与竞技体育不同,只有风格的差异,没有绝对的胜者,难以分出高下。所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者的作品,值得我们阅读,但未必值得我们赞同。

其实,不仅诺贝尔文学奖如此,奥斯卡电影奖也如此,对待任何一个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我们可以认可那些文艺奖的褒奖,认可那些评论家的评价,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就是百家争鸣的精神,也是文澜读书岛倡导的自由阅读和分享的方式。

文澜读书岛的阅读分享书目有多个系列,上一次分享的《鼠疫》是经典作品阅读系列。今天阅读分享的是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不仅诺贝尔奖,其他的文学奖我们也有可能拿来阅读分享。获奖作品和经典作品是有所区别的。经典作品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公认的,而新近获奖的作品只是一个优秀作品,不像经典作品那样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接下来是我们的互动讨论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让王静静给我们做解答。

书友李洪煜:这部小说其实我已经看了两遍。读第一遍,我觉得没怎么看懂。后来我又把前面的序言看了一下,今天王静静讲完之后,包括劳月老师的补充,好像又读通了一点。现在分享两个问题,也是刚刚读完第一遍的时候,特别觉得好奇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按照书上的说法,说玛尔塔其实就是作者自己。我当时的想法是,作者为什么给自己塑造一个老太太的形象?第二个,为什么玛尔塔的职业是做假发?书里讲了好多关于蘑菇的故事,玛尔塔会做很多传统食物,为什么给玛尔塔的职业是做假发?

然后我就开始读第二遍。听刚才王静静一说,我有点明白了。我觉得,因为要借老太太的这个形象来讲很多哲理或智慧。衰老可能只是外表,却意味着来自于生活的真正智慧,能够感动到我们。

关于为什么做假发?刚才王静静说的一句话,我摘下来了:头发尤其是长长的时候,会收集人的思想。假发需要有来源的,头发来自某个人就能接受某个人的思想。书里还有这样一个描述,说玛尔塔不喜欢染过色的头发。她说过,染过色的头发是空虚的,矫揉造作的,没有生命也没有记忆的。还讲到,玛尔塔会去清洗、整理、编织这些假发,然后把他们按照自己的设计,编织成她想要的一个发型。我的理解,编织假发可能意味着对自己的一些思想一些看法进行梳理归类。作者开始对假发虽然好奇,但实际上有点排斥,到了小说最后,作者还是带上了玛尔塔准备的那一顶假发。她对假发的描述是这样子的:深颜色,几乎是黑色的,把头发精心地编成许多小辫子的假发,这个正是我想要的发型。作者还打算带着这顶假发代替帽子。然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这正好是作者最典型的一个发型。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作者故意这样来写,用编假发来巧合她自己的发型。

劳月:李洪煜讲得非常好。玛尔塔和叙述者的形象,是这本书里唯一的从头连到尾的两个人物。她们就是书里面的灵魂,是千年时间当中,唯一活的人物,从古代活到现在。玛尔塔会冬眠,时间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印记,非常有意思。我们一遍遍读下去以后,就会读到书里更深一层的东西。这样的阅读非常好。我们互相启发,才能真正把书读得更深入,读出里面更多层的内涵。

王静静:李洪煜讲得特别好。我发现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我今天分享的那几个点,像梦、蘑菇、还有房子,其实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然后带着这些疑问去寻找答案。我发现大家也有相类似的经历,就包括刚刚李洪煜讲的,为什么作者要给玛尔塔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

我觉得不在于外表吧,我的理解。玛尔塔有一天对我说,她能记住不同的时期,记住许许多多的时期,甚至像瓦姆别日彩的还原画所表现的那些时期,她也记得。我觉得,只有经历了很多事的这样一个人物,她才有资格,把书中的这些所有的情节,所有的故事或者是神话或者史诗,串联在一起。

我特别想讲我自己的经历,我的奶奶今年80多岁了,她也没怎么认过字,没有上过学。但我所知道的很多故事,很多我小时候的经历,我身边我邻居的故事,都是我奶奶给我讲的。她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们小时候都喜欢听奶奶讲故事,类似于这样一个感觉。我觉得倒不在于她的一个外部形象,她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化身。作者想用这样一个有智慧的老者将整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这个应该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为什么做假发这个点我倒是没有去细想,可能也没有办法来做出更好的回答。这是我补充的一点东西。

(0)

相关推荐